专利名称:山地牛脚形农机底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是一种山地牛脚形农机底盘。
背景技术:
我国山区农村山地颇多,且为小块,田间道路崎岖狭窄,大中型农机无法行驶并进入田间作业,而小型农机尚待开发,限制了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阻碍山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发研制适于小块山地作业的农机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山区现状,为便于山区农田的机械化耕作而提供一种适于山地使用的山地牛脚形农机底盘,以利于实现山地农业的机械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山地牛脚形农机底盘包括构架、驱动装置和耕作部件,构架后上部为变速箱安装座,中部为发动机安装座,头部安装耕作部件,构架后下方为齿轮箱,传动轴从齿轮箱上部插入,轴下端带有锥齿轮,齿轮箱上装有驱动轮轴,驱动轮轴两端装有驱动轮,轴中部装有锥齿轮,该锥齿轮与传动轴下端的锥齿轮啮合,构架后上方装有扶手。
工作时装上合适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动力由传动皮带传至变速箱,经变速后经传动轴及锥齿轮传到驱动轮轴上,带动驱动轮运动,驱动轮上的驱动片如牛脚插入地下推动耕作部件(犁铧等)前进而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两驱动轮轮距小,适宜在山间小道行走,宜于在坡地和小块地上耕作;2、驱动轮和耕作部件间距离适中,整体结构紧凑,重心低,运行平稳;3、从变速箱到驱动轮轴间动力由一对锥齿轮传递,避免了皮带或链条传动故障多的缺陷;4、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
图1-山地牛脚形农机底盘结构简图图2-图1中的A向视图图3-图1中的B向视图图面说明图1中1-构架 2-传动轴 3-变速箱安装座 4-发动机安装座5-作业用具安装座 6-作业用具悬挂架 7-驱动轮8-齿轮箱 9-扶手图2中2-传动轴 8-齿轮箱 9-扶手 10-驱动片11-锥齿轮 12-锥齿轮 13-驱动轮轴 14-口盖图3中5-作业用具安装座 6-作业用具悬挂架 15-作业用具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的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构架式用薄钢板剪切、折弯、焊接而成,其上部变速箱安装座3和发动机安装座4上设有相应的安装孔,前部作业用具安装座5上安装作业用具悬挂架6,用螺栓固定,悬挂架6用钢板剪切而成,构架1中部两侧面开有减轻孔,构架1后下方为齿轮箱8和驱动轮7,齿轮箱8用薄钢板焊接而成,构架1的后上缘设有操作扶手9,用钢管弯制。
如图2所示,传动轴2工作时上端与变速箱输出轴联接,传动轴2从齿轮箱8上部伸入齿轮箱8,其下端装有锥齿轮11,驱动轮轴13装在齿轮箱8的两侧壁上,轴中部装有锥齿轮12,锥齿轮12与传动轴2上的锥齿轮11啮合,以传递动力,驱动轮轴13两端安装驱动轮7,驱动轮7由圆形轮盘和驱动片10组成,驱动片10平面形状为半梯形,其平面相对于轮盘径向成一定角度焊在轮盘外缘上,轮盘和驱动片均为钢板制成。齿轮箱8的一侧面有口盖14,用以装卸锥齿轮。
作业用具15可根据作业需要选定,如犁铧、收割部件、播种部件等。
权利要求1.一种山地牛脚形农机底盘,包括构架、驱动装置和耕作部件,其特征在于构架(1)后上部为变速箱安装座(3),中部为发动机安装座(4),头部安装耕作部件,构架(1)后下方为齿轮箱(8),传动轴(2)从齿轮箱(8)上部插入,轴下端带有锥齿轮(11),齿轮箱(8)上装有驱动轮轴(13),驱动轮轴(13)两端装有驱动轮(7),轴中部装有锥齿轮(12),锥齿轮(12)与传动轴(2)下端的锥齿轮(11)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牛脚形农机底盘,其特征在于驱动轮(7)由轮盘和驱动片(10)构成。
专利摘要山地牛脚形农机底盘是农业机械的一种。为解决山区山地大中型农机无法作业、致使其机械化难以实现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小型而宜于山地作业的农机底盘。该底盘包括构架、驱动装置和耕作部件,构架上面为变速箱和发动机安装座,头部安装耕作部件,构架下方为齿轮箱,齿轮箱上装有驱动轮轴,轴上装两个驱动轮,轴中部装一锥齿轮,传动轮从齿轮箱上部插入,其下端带有锥齿轮,并与驱动轮轴上的锥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用于山区山地农田作业,如犁地、收割、播种等,选装不同的作业部件可进行不同的作业,亦可用于平地作业。
文档编号A01B51/02GK2927637SQ20062012140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8日
发明者吕元林 申请人:吕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