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杆喷雾机,特别是一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棉花、大豆等作物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中,特别缺少高地隙 的精准、高效施药机具,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现有的喷杆喷雾机 还存在以下缺点
地隙高度低,与现有拖拉机配套使用,通过性能差,不能适应各种田间管 理农艺要求;
雾滴飘移严重,造成药液大量浪费,同时还造成环境污染; 都是定量喷雾,不能根据需要实现变量喷雾,不能满足农业病虫草害防治 实现变量喷雾技术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该喷 雾机作业方便,改善了雾滴在作物上的附着性能,还实现了变量施药,有效提 高了农药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包括自走式高地 隙底盘、喷杆喷雾系统、气流辅助风幕系统和精准变量施药系统,所述自走式 高地隙底盘连接并驱动所述喷杆喷雾系统、气流辅助风幕系统和精准变量施药 系统。
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包括发动 机、传动系统、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行走及转向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液压 悬挂装置及动力输出轴,所述发动机连接并驱动所述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传 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动力输出轴,所述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所 述液压悬挂装置和所述喷杆喷雾系统的液压折叠机构和液压升降机构,所述传 动系统连接并驱动所述行走及转向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所述精
准变量施药系统的控制箱,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并驱动所述风幕系统液压驱动 装置的增速箱。
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辅助风幕系统悬挂在所述 液压悬挂装置上,该风幕式气流辅助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液压驱动装置、轴 流风机、风筒,所述液压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动力输出轴,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通过液压马达连接并驱动所述轴流风机,所述风筒安装在所 述喷杆桁架上,所述风筒的进风口端与所述轴流风机固定并连通。
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准变量施药系统包括变量施 药决策装置,施药监控装置及变量施药执行装置,所述变量施药执行装置进一 步包括药液箱、药液输送装置、喷量调节伺服系统、喷杆及喷头;所述自走 式高地隙底盘的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箱控制所述变量施药决策装置和施药 监控装置,所述变量施药决策装置和所述施药监控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变量施 药执行装置的喷量调节伺服系统,所述喷量调节伺服系统通过所述药液输送装 置连接所述喷杆及喷头。
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喷雾系统包括液压升降 机构、液压折叠机构、喷杆及喷头,所述液压升降机构进一步包括升降油缸、 升降框架,该升降油缸连接所述升降框架,所述液压折叠机构进一步包括折叠 油缸和折叠拉杆,该折叠油缸连接折叠拉杆和喷杆桁架,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 盘的液压输出控制系统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油缸和所述折叠油缸,所述喷杆桁 架通过喷杆连接喷头。
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增 速箱、液压齿轮泵、液压油箱和液压马达,所述增速箱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自走 式高地隙底盘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增速箱连接并驱动所述液压齿轮泵,该 液压齿轮泵通过油管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另一端与所述轴流风机轴端连接的 液压马达连接,该液压马达通过回油管连接至所述液压油箱。
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四 缸隔膜泵、调压分配阀和输液管,所述四缸隔膜泵的一路连接所述药液箱,另 一路通过所述调压分配阀和输液管分别连接至所述喷杆上,并在喷杆上等间隔 安装多个喷头,该四缸隔膜泵通过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增速箱及皮带传动机构 连接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动力输出轴并接收动力。
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架通过吊臂与喷杆桁架 连接,该升降框架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该升降框架与所述吊臂之间还设置一 喷杆桁架锁定装置。
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冷 却液压油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轴流风机出口处的风筒内,所述散 热器通过油管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和所述液压油箱连接。
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的底部沿所述喷杆桁架上 的喷幅方向有多个设置在喷头上方出风孔,沿喷头的喷幅方向垂直向下形成一 道出气风幕。
上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是可转位组合式喷头,喷
头体上安装有3个不同喷量的喷嘴。
该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采用自走式高地隙底盘,底盘地隙高度比较高,适合 于棉花、大豆等农作物中后期施药的要求;采用液压驱动轴流风机使得风幕出 口风量大、风速高,有效的增大了雾滴的穿透力,而且在有风(小于四级)的 天气状况下工作,也能有效的防止细小雾滴的飘移,减小了农药对农药生态环 境的污染;采用了药液喷量调节伺服系统,能根据需要调节喷药量,有效提高 了农药利用率。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流辅助风幕系统示意框图3是本实用新型精准变量施药系统示意框图4是本实用新型喷杆喷雾系统示意框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系统原理示意框图6是本实用新型风筒结构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风幕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 图7,本实用新型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包括:自走式高地隙底盘、
气流辅助风幕系统、喷杆喷雾系统和精准变量施药系统,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 盘连接并驱动所述喷杆喷雾系统、气流辅助风幕系统和精准变量施药系统。如
图1和图5所示,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包括发动机101、传动装置107、 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103,行走及转向系统102,电气控制系统104、液压悬 挂装置108及动力输出轴105,所述发动机101通过所述传动装置107连接并 驱动所述行走及转向系统102、电气控制系统104及所述的液压传动及控制系 统103,通过所述动力输出轴105连接并驱动所述气流辅助风幕系统的增速箱 2011,所述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103连接并驱动所述液压悬挂装置108。
参考图1和图2,所述气流辅助风幕系统悬挂在所述液压悬挂装置上,该 气流辅助风幕系统进一步包括液压驱动装置201、轴流风机202和风筒203,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201进一步包括增速箱2011、液压齿轮泵2012、液压油 箱2013、液压马达2014,所述增速箱2011与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动力输 出轴105连接,所述增速箱2011连接并驱动所述液压齿轮泵2012,该液压齿 轮泵2012通过油管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20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轴流风机 202轴端连接的液压马达2014连接,该液压马达2014通过回油管连接至所述 液压油箱2013。所述风幕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用于冷却液压油的散热器204,所 述散热器204安装在所述轴流风机202出口处的风筒203内,所述散热器204 通过油管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2014和所述液压油箱2013连接。所述风筒203 安装在喷杆桁架404上,该风筒203的进风口端与所述轴流风机202固定并连 通,该风筒203有多个出风孔沿所述喷杆桁架404上的喷幅方向排列,位于所 述风筒203底部,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动力输出轴105驱动所述液压驱动 装置201通过液压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轴流风机202,因所述出风孔设置在喷 头3035上方且沿喷头的喷幅方向垂直向下形成一道出气风幕。
参考图1和图3,所述精准变量施药系统包括控制箱300、变量施药决策装 置301、施药监控装置302及变量施药执行装置303,所述变量施药执行装置 303进一步包括药液箱303K药液输送装置3032、喷量调节伺服系统3033、 喷杆3034及喷头3035;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电气控制系统104连接控制 箱300,控制箱300控制所述变量施药决策装置301和施药监控装置302,所 述变量施药决策装置301和所述施药监控装置302连接并控制所述变量施药执 行装置303的喷量调节伺服系统3033,所述喷量调节伺服系统3033通过所述药液输送装置3032连接喷杆喷雾系统的喷杆3034及喷头3035。所述药液输 送装置3032进一步包括四缸隔膜泵3036、调压分配阀3037和输液管3038, 所述四缸隔膜泵3036的一路连接所述药液箱3031,另一路通过所述调压分配 阀3037和输液管3038分别连接至所述喷杆3034上,然后连接至组合式的喷 头3035,该四缸隔膜泵3036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增速箱2011并接 收动力。
参考图1和图4,所述喷杆喷雾系统包括液压折叠机构、升降机构、喷杆 桁架404、喷杆3034及喷头3035,所述液压折叠机构400进一步包括折叠油 缸406和折叠拉杆407;所述液压升降机构进一步包括升降油缸401和升降 框架402,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103输出端连接所述 升降油缸401及折叠油缸406,该升降油缸401连接所述升降框架402,该升 降框架402通过吊臂106与所述喷杆桁架404连接,所述升降框架402与所述 吊臂106之间还设置一喷杆桁架锁定装置403,所述折叠油缸406,通过折叠 拉杆407连接喷杆桁架404,该喷杆桁架404联机喷杆3034,喷杆3034连接 组合式喷头3035。
参考图1 图7,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当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 动力输出轴105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增速箱2011及皮带轮,增速箱2011驱动 液压驱动装置201的液压齿轮泵2012运转,同时皮带轮传动装置驱动药液输 送装置3032的四缸隔膜泵3036运转。液压齿轮泵2012将液压油箱2013内的 液压油吸入,经加压后,通过高压油管将高压油输送到装在轴流风机202轴端 的液压马达2014驱动轴流风机202高速旋转,产生足够的风量与风压,经过 沿喷杆桁架404安装的风筒203及其底部的出风孔沿喷幅方向垂直向下形成一 道出气均匀的风幕,四缸隔膜泵3036将药液箱3031中的药液吸入泵腔内,加 压后通过喷量调节伺服系统3033及五路输液胶管,将药液同时输送到喷杆 3034上的组合式喷头3035进行喷雾,并沿喷幅形成雾滴均匀的雾幕洒向耙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自走式高地隙底盘发动机101的动力为55kW,底盘地隙高度 为lm,该自走式高地隙底盘自身的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103控制升降油缸 401 ,从而控制升降框架402及喷雾系统的喷杆桁架404在离地或距离作物的 适当的高度进行喷雾。另外,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103还控制折叠油缸405, 从而控制喷杆桁架404及风筒203的同时展开或折叠。由电气控制系统104
按照设定的单位面积施液量要求,计算出所需的喷雾工作压力,输出给变量施
药决策装置301,变量施药决策装置301控制变量施药执行装置303的喷量调 节伺服系统3033自动实现变量喷雾。所述风筒203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轴流 风机202上(如图6所示)。喷杆折叠机构可将喷杆桁架404的两端向后折叠 180度的同时,将两侧的中段桁架向前折叠90度,然后搁置在悬挂架的喷杆 托上。喷杆桁架404还设置有喷杆桁架自动平衡仿形机构。所述的自动平衡仿 形机构可以保证自走式底盘在不平地面行走时喷杆桁架始终与地面平行,以满 足药液分布均匀性的要求。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弥补了在棉花和大豆等作 物生长中后期,普通地隙喷雾机无法进入地块内部实施喷雾作业的缺陷。
参考图7,图7仅示出了风幕系统喷杆桁架的半边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喷 杆3034由多节组成,分别安装在多段喷杆桁架404上,喷杆桁架通过三点联 结悬挂在自走式底盘的液压悬挂装置上,采用液压折叠和平行四边形液压升降 机构,以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采用"三位一体"组合式防滴喷头,每个可转 位喷头体上同时安装三个不同喷量的喷嘴3039,根据喷洒除草剂、杀虫剂、 杀菌剂及叶面肥料等不同作业对不同喷雾量的要求,只需将选定的喷嘴转位到 喷嘴冲下的喷雾位置即可。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走式高地隙底盘、喷杆喷雾系统、气流辅助风幕系统和精准变量施药系统,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连接并驱动所述喷杆喷雾系统、气流辅助风幕系统和精准变量施药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行走及转向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液压悬挂装置及动力输出轴,所述发动机连接并驱动所述液压 传动及控制系统、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动力输出轴,所述液压传动及控 制系统连接并控制所述液压悬挂装置和所述喷杆喷雾系统的液压折叠机构和 液压升降机构,所述传动系统连接并驱动所述行走及转向系统,所述电气控制 系统连接并控制所述精准变量施药系统的控制箱,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并驱动 所述风幕系统液压驱动装置的增速箱。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辅助 风幕系统悬挂在所述液压悬挂装置上,该风幕式气流辅助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液压驱动装置、轴流风机、风筒,所述液压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自走式高地 隙底盘的动力输出轴,所述液压驱动装置通过液压马达连接并驱动所述轴流风 机,所述风筒安装在所述喷杆桁架上,所述风筒的进风口端与所述轴流风机固 定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准变量施药系统包括变量施药决策装置,施药监控装置及变量施药执行装置,所述变量施药执行装置进一步包括药液箱、药液输送装置、喷量调节伺服系统、 喷杆及喷头;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箱控制所述变量 施药决策装置和施药监控装置,所述变量施药决策装置和所述施药监控装置连 接并控制所述变量施药执行装置的喷量调节伺服系统,所述喷量调节伺服系统 通过所述药液输送装置连接所述喷杆及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喷雾 系统包括液压升降机构、液压折叠机构、喷杆及喷头,所述液压升降机构进 一步包括升降油缸、升降框架,该升降油缸连接所述升降框架,所述液压折 叠机构进一步包括折叠油缸和折叠拉杆,该折叠油缸连接折叠拉杆和喷杆桁架,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液压输出控制系统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油缸和所 述折叠油缸,所述喷杆桁架通过喷杆连接喷头。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 装置进一步包括增速箱、液压齿轮泵、液压油箱和液压马达,所述增速箱通 过联轴器与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增速箱连接并驱动 所述液压齿轮泵,该液压齿轮泵通过油管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另一端与所述 轴流风机轴端连接的液压马达连接,该液压马达通过回油管连接至所述液压油 箱。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输送 装置进一步包括四缸隔膜泵、调压分配阀和输液管,所述四缸隔膜泵的一路 连接所述药液箱,另一路通过所述调压分配阀和输液管分别连接至所述喷杆 上,并在喷杆上等间隔安装多个喷头,该四缸隔膜泵通过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 增速箱及皮带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的动力输出轴并接收动力。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架 通过吊臂与喷杆桁架连接,该升降框架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该升降框架与所 述吊臂之间还设置一喷杆桁架锁定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 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冷却液压油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轴流风机出口 处的风筒内,所述散热器通过油管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和所述液压油箱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的 底部沿所述喷杆桁架上的喷幅方向有多个设置在喷头上方出风孔,沿喷头的喷 幅方向垂直向下形成一道出气风幕。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是 可转位组合式喷头,喷头体上安装有3个不同喷量的喷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包括自走式高地隙底盘、喷杆喷雾系统、气流辅助风幕系统和精准变量施药系统,所述自走式高地隙底盘连接并驱动所述喷杆喷雾系统、气流辅助风幕系统和精准变量施药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采用的底盘地隙高度比较高,适合于棉花、大豆等农作物中后期施药的要求;由于采用液压驱动轴流风机使得风幕出口风量大、风速高,有效的增大了雾滴的穿透力,同时还采用了精准变量施药系统,能根据需要调节喷药量,有效提高了农药利用率。
文档编号A01M7/00GK201064149SQ20062015798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30日
发明者严荷荣, 周海燕, 徐赛章, 杨学军 申请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