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埋茬换向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旋耕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秸杆还田埋茬旋耕机的作业方法是将旋耕机刀滚轴正向旋转改为刀滚轴反向旋转,与手拖配套的旋耕机是在手拖底盘与旋耕机挂接之间加装一装有一只齿轮的反转齿轮箱来实现旋耕机刀滚轴反向旋转,1米以上辐宽的旋耕机不能直接安装大直径的水田防滑轮,为了消除水田防滑轮引起的与旋耕机相碰干涉现象,需在手拖底盘与旋耕机挂接之间加装一装有2只齿轮的正转接长齿轮箱,来实现刀滚轴正转和加大驱动轴与旋耕机的中心距,安装大直径水田防滑轮,国家专利ZL01230979.6调整旋耕机虽能直接安装大直径水田防滑轮,但反转作业时还是需要加装一装有一只齿轮的反转齿轮箱,这样水田早地作业时需拆换装部件,既不经济又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换向齿轮箱上的操纵杆左右拨动就能实现刀滚轴正反转的埋茬换向旋耕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换向齿轮箱、两侧的侧边传动箱和支臂、侧边传动箱和支臂的下部支承着刀滚轴的两端,所述的换向齿轮箱内装有一过桥齿轮、传动齿轮、换向齿轮、双联齿轮、双联齿轮滑套在传动轴上,操纵杆拨动双联齿轮,双联齿轮分别与换向齿轮和过桥齿轮相啮合,操纵杆左右拨刀滚轴为正反转挡位,中间位置为空档。
本发明的优点是水早两用不要拆换装部件就能实现刀滚轴正反转,可直接安装大直径水田防滑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省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例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支臂2、壳体3、换向齿轮箱4、双联齿轮5、换向齿轮6、传动齿轮7、过桥齿轮8、传动轴9、侧边传动箱10、操纵杆11、刀滚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例图所示本发明以壳体2固定着两侧的侧边传动箱9和支臂1,换向齿轮箱3位于侧边传动箱9和支臂1之间并固定在壳体2上,侧边传动箱9和支臂1的下部支承着刀滚轴11的两端,换向齿轮箱3与手拖底盘挂接,过桥齿轮7与手拖底盘齿轮相啮合并传递动力给传动齿轮6换向齿轮5和双联齿轮4,双联齿轮4滑套在传动轴8上,传动轴8上的双联齿轮4拨向右位,双联齿轮4上的右端齿轮与过桥齿轮相啮合,这时刀滚轴11作反向旋转,达到旱地反转旋耕埋茬的需求,当操纵杆10将传动轴8上的双联齿轮4拨向左位,双联齿轮4上的左端齿轮与换向齿轮5啮合,通过传动齿轮6过桥齿轮7传递动力,这时刀滚轴作正向旋转,正向旋转既能水田耕整作业,也能在不需要埋茬的情况下旋耕作业。增加了过桥传动,加大了埋茬换向旋耕机与手拖驱动轴的中心距,能安装大直接的水田防滑轮,换向齿轮5与传动齿轮6和双联齿轮4成三角形布置,不影响正反转齿轮间的啮合关系。这样机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省事。
权利要求
1.一种埋茬换向旋耕机,包括固定在壳体(2)上的换向齿轮箱(3),两侧的侧边传动箱(9)和支臂(1),侧边传动箱(9)和支臂(1)的前下部支承着刀滚轴(11)的两端,其特征是所述的换向齿轮箱(3)内装一过桥齿轮(7)、传动齿轮(6)、换向齿轮(5)双联齿轮(4),双联齿轮(4)滑套在传动轴(8)上,操纵杆(10)拨动双联齿轮(4),双联齿轮(4)分别与换向齿轮(5)和过桥齿轮(7)相啮合,操纵杆(10)左右拨为刀滚轴(11)正反转挡位,中间位置为空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茬换向旋耕机,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换向齿轮箱,两侧的侧边传动箱和支臂,侧边传动箱和支臂的下部支承着刀滚轴的两端,所述的换向齿轮箱内装有一过桥齿轮,传动齿轮、换向齿轮、双联齿轮,双联齿轮滑套在传动轴上,操纵杆拨动双联齿轮,双联齿轮分别与换向齿轮和过桥齿轮相啮合,操纵杆左右拨为刀滚轴正反转挡位,中间位置为空挡,增加了过桥传动,加大了手拖驱动轴与埋茬换向旋耕机中心距,达到反转旋耕埋茬作业和安装大直径防滑轮的需求,这样机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省事。
文档编号A01B33/02GK101223842SQ20071000455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7日
发明者王森豹 申请人:王森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