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384506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卉和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蕨类植物也称羊齿植物,它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是产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具有精子器和颈卵器。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并且有根、茎、叶的分化和由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构成的输导系统。蕨类植物产生孢子,而不产生种子,则有别于种子植物。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现在地球上生长的蕨类约有120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为草本植物。在我国生长的约有2600余种,多数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以及台湾等地。
蕨类植物姿态幽雅,青翠碧绿,不仅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很受人们喜爱。但目前蕨类植物的繁殖利用孢子在人工培养基或基质上进行萌发和培养,繁殖系数低,操作烦琐、费时、费力,限制了蕨类花卉和药材的生产。
苔藓植物是石灰岩地区的先锋植物,具有极强的抗干旱能力。附生在裸露岩石上苔藓植物,由于长期进化,形成更强的保水和抗干旱能力。一方面,苔藓植物在岩面上丛集或形成垫状,可以滞留落于其上的孢子和种子。另一方面,通过其繁多如丝状的假根,分泌有机酸等物质,加速岩石的风化成土过程和富集土壤。同时,由于其重叠或丛集生长,植株间的毛细吸管作用强大,其群丛含水量可达到该植物干重的15-25倍,为落在它上面的孢子和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提供了水分条件。再者,由于苔藓植物的丛集或垫状结构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因此也提供了落在它上面的孢子和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的温度条件。利用石灰岩地区的岩石上附着的苔藓植物所提供的蕨类植物孢子萌发和生长的“天然温床”,可以实现蕨类植物的繁殖。本发明就是通过仿自然的方法来实现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的繁殖。经检索,国内外目前尚无类似专利申请或文章发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繁殖方法,以解决目前蕨类植物利用孢子在人工培养基或基质上进行萌发和培养所带来的繁殖系数低、操作烦琐、费时、费力等缺点。
具体如下在蕨类植物的孢子成熟季节采集孢子,装入干净容器内,置于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收集散落在容器的孢子,置于干燥环境下保存待用;于春季2-3月将孢子播种到附生在阴面岩石上丛集的葫芦藓或墙藓中,待葫芦藓或墙藓上可见到孢子体后,再使孢子体生长到20天~30天,连带葫芦藓或墙藓一起移栽到温室或花卉圃中。
本发明的优点(1)本方法繁殖效率高、繁殖量大。
(2)操作简便、节省劳动力、节省空间、成本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在10月下旬份,将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Sm.)含孢子的叶片剪下,吹弹掉附着在叶片两面的尘埃和杂物,最后装入事先备好的干净的培养皿内,置于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收集散落在培养皿的孢子,装入硫酸纸袋中,置干燥器中,于0℃下保存待用。于2月中旬将孢子撒播到附生在阴面岩石上丛集的葫芦藓(Funaria hysrometrica Hedw.)中,孢子播种后65天后可见到配子体,经过105天后在苔藓植物上可见到幼小的孢子体,再使孢子体生长到20天,连带葫芦藓一起移栽到花卉圃中。
实施例2在10月中旬,将石韦(Pyrrosia lingua(Thunb.)Farwell)含孢子的叶片剪下,吹弹掉附着在叶片两面的尘埃和杂物,最后装入事先备好的干净的培养皿内,置于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收集散落在培养皿的孢子,装入硫酸纸袋中,置干燥器中,4℃保存待用。于春季2月上旬将孢子撒播到附生在阴面岩石上丛集的墙藓(Tortula muralis Hedw.)中,孢子播种后60天萌发,形成配子体,经过65天后在墙藓上可见到幼小的孢子体,再使孢子体生长到30天,连带墙藓一起移栽到温室中。
实施例3在5月下旬,将紫萁(Osmundajaponica Thunb.)含孢子的叶片剪下,吹弹掉附着在叶片两面的尘埃和杂物,最后装入事先备好的干净的培养皿内,置于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收集散落在培养皿的孢子,装入硫酸纸袋中,置干燥器中,2℃保存待用。于3月中旬将孢子播种到附生在在阴面岩石上丛集的葫芦藓中,孢子在播种后20天后萌发,形成配子体,经过90天后在葫芦藓上可见到幼小的孢子体。孢子体生长到30天后,连带葫芦藓一起移栽到花卉圃中。
实施例4在10月上旬,将岩凤尾蕨(Pteris deltodon Bak.)的孢含孢子的叶片剪下,吹弹掉附着在叶片两面的尘埃和杂物,最后装入事先备好的干净的培养皿内,置于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收集散落在培养皿的孢子,装入硫酸纸袋中,置干燥器中,1℃保存待用。于2月下旬将孢子播种到附生在阴面岩石上丛集的墙藓中,孢子在播种后30天后萌发,形成配子体,经过53天后在墙藓上可见到幼小的孢子体。孢子体生长到26天后,连带墙藓一起移栽到温室中。
实施例5在11月上旬,将江南星蕨(Microsorium fortunei(Moore)Ching)的含孢子的叶片剪下,吹弹掉附着在叶片两面的尘埃和杂物,最后装入事先备好的干净的培养皿内,置于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收集散落在培养皿的孢子,装入硫酸纸袋中,置干燥器中,4℃保存待用。于3月上旬将孢子播种到附生在阴面岩石上丛集的葫芦藓中,孢子在播种后14天萌发,形成配子体,经过50天后在葫芦藓上可见到幼小的孢子体。孢子体生长到22天后,连带葫芦藓一起移栽到花卉圃中。
实施例6在11月中旬,将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Bak.)Christ.)的含孢子的叶片剪下,吹弹掉附着在叶片两面的尘埃和杂物,最后装入事先备好的干净的培养皿内,置于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收集散落在培养皿的孢子,装入硫酸纸袋中,置干燥凉爽处待用。于3月中旬将孢子播种到附生在阴面岩石上丛集的墙藓中,孢子在播种后15天萌发,形成配子体,经过210天后在墙藓上可见到幼小的孢子体。孢子体生长到30天后,连带墙藓一起移栽到温室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蕨类植物的孢子成熟季节采集孢子,装入干净容器内,置于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收集散落在容器的孢子,置于干燥环境下保存待用;于春季2-3月将孢子播种到附生在阴面岩石上丛集的葫芦藓或墙藓中,待葫芦藓或墙藓上可见到孢子体后,再使孢子体生长到20天~30天,连带葫芦藓或墙藓一起移栽到温室或花卉圃中。
全文摘要
一种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繁殖方法,涉及花卉和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在蕨类植物的孢子成熟季节采集孢子,装入干净容器内,置于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收集散落在容器的孢子,置于干燥环境下保存待用;于春季2-3月将孢子播种到附生在阴面岩石上丛集的葫芦藓或墙藓中,待葫芦藓或墙藓上可见到孢子体后,再使孢子体生长到20天~30天,连带葫芦藓或墙藓一起移栽到温室或花卉圃中。本方法繁殖效率高、繁殖量大,操作简便、节省劳动力、节省空间、成本低。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069468SQ20071002319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
发明者吴沿友, 李萍萍, 王纪章, 许文祥, 毛罕平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