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大豆窄行密植技术,该技术是在引进、消化嫁接国外平作窄行密植技 术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的自然特点生产条件,探索出来的大豆窄行密植高 产栽培技术。其核心是选择矮秆品种縮小行距、增加密度的种植技术, 一般比 一垄三行栽培增产15%以上。常规播种方式选择机械平行窄行密植播种可采用24行播种机或John Deer公司生产的联合播 种机,也可采用东农研制的依靠小四轮驱动的1.4米精量点播机。大豆窄行密植,即采用机械垄上按行等距精良播种,即三垄变二垄的垄距 为90-150厘米的大垄,可以采用海伦农修造厂等生产的垄上等距四行播种机进 行播种;也可以采用二垄变一垄的垄距为120~140厘米的大垄,用桦丰2BKM-IB 型大垄窄行专用播种机垄上播种,裙种方式为等距6行,平行窄行密植。这些种植方式在生育期间不能进行铲趟,增温、抗旱、抗涝等能力减弱。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 合高产栽培技术。该新技术是黑龙江省推广大豆精量播种取得成功的基础上, 借鉴"八一"农垦大学研制"三垄"耕播机能进行土壤深松的做法,结合七十 年代推广深松技术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大豆产区推广, 一般比常规栽培增产20% 以上。三是实行精量播种能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做到植株分布均匀,解决了 以往大豆生产上存在稀厚不匀、缺苗断空的问题,改善了大豆植株生育环境, 使群体结构进一步合理、较好地协调了光、热、水、肥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铲趟,提地温,垄上的小行距宽,小行距内能 松土,根系发达,对豆类生长有利的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其组成包括选地整地深松、深施肥,起垄 播种和平地播种,机械准备,除草,趟地追肥,喷药,收割,垄距为62-70厘 米,每陇上两行,行距为16 24厘米。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垄距为单垄64厘米和垄上小行距19 厘米。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垄距为66厘米和垄上小行距20厘米。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所述的趟地追肥包括出土后及时趟头 遍地,二遍地如底肥下量不足,或有条件追施尿素3~5公斤,如不施尿素就趟 二遍地,趟二遍地要把深松钩放在趟地犁后,做成犁云一体装置,深松钩趟65 厘米,垄上双行内的深松,深浅一致,追施尿素可使用背箱播施,施肥处防在 深松钩上做到松土施肥,趟地一体进行,三遍地正常趟地,65厘米垄上双行不 松土,及时打虫口药剂并加入二氢钾一起叶面喷施。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所述的除草为采用化学除草,或者化学封闭除草。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1. 经过多年农艺摸索,从宽行到密植,农业上有了很大的飞跃。但是,由 于密植使得行距内不能松土。相互遮挡,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随着密度的提高 而提高产量。本发明的方法,抛开了种的越密,产量越高的传统理念,变三行 为两行,使得豆类生育期间可以铲趟、增温、防旱、抗涝等,垄上小行距内能 松土,产量显著提高。2. 宽行精量播种能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做到植株分布均匀,解决了以 往大豆生产上存在的稀厚不匀、缺苗断空的问题,改善了豆类植株生育环境, 使群体结构进一步合理,较好地协调了光、热、水、肥的矛盾。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其组成包括选地整地深松、深施肥,起垄播种和平地播种,机械准备,除草,趟地追肥,喷药,收割,垄距为62-70厘 米,每陇上两行,行距为16-24厘米。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垄距为单垄64厘米和垄上小行距19 厘米。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垄距为66厘米和垄上小行距20厘米。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所述的趟地追肥包括出土后及时趟头 遍地,二遍地如底肥下量不足,或有条件追施尿素3~5公斤,如不施尿素就趟 二遍地,趟二遍地要把深松钩放在趟地犁后,做成犁云一体装置,深松钩趟65 厘米,垄上双行内的深松,深浅一致,追施尿素可使用背箱播施,施肥处防在 深松钩上做到松土施肥,趟地一体进行,三遍地正常趟地,65厘米垄上双行不 松土,及时打虫口药剂并加入二氢钾一起叶面喷施。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所述的除草为采用化学除草,或者化学封闭除草。整地深松、深施肥,克服种肥同位烧苗烧种现象,同时可也可减少化肥挥发、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精量播种做到分布均匀。分为起垄播种和平地播种两种都可以播种时采用双行精播机播种。中南部地区保留23~33万株/公顷。北部保留32~38万株/公顷,另外还要注意选适宜的品种精细整地,加强田间管理,搞好虫害防治。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种植完成后,依照天气情况决定是否 化学封闭除草。出土后及时趟头遍地,除草如没封闭或者封闭好,采用化学除 草,选择好化学除草剂。二遍地如底肥下量不足,或有条件追施尿素3 5公斤, 如不施尿素就趟二遍地,趟二遍地要把深松钩放在趟地犁后,做成犁云一体装 置,深松钩趟65厘米,垄上双行内的深松,深浅一致不要太深,为了松土使根 系有条件发展,如追施尿素可使用背箱播施,施肥处防在深松钩上做到松土施 肥,趟地一体进行节约燃油,节约时间三遍地正常趟地,65厘米垄上双行内不 松土,及时打虫口药剂并加入二氢钾一起叶面喷施,及时收割。应用实例
2006年春天申请人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北联镇民兴村一组的东西垄地位置种 植15亩,南二分地位置种植1.4亩,在刀把地位置种16亩,在沙沟北位置种植 30亩,在二良辨边位置种植13亩,平均产量在330斤以上,和当地以45厘米 垄距采用垄三种植相比较,本种植方法下种、下肥都基本相当,只是种子播量 略高3 4斤,产量分别为240斤和260斤。经2006年种植一年观察发现比其他 种植方法好,在下种时多播种3斤,它的亩分布均匀,长的一样,分布均匀, 株数多一些,产量有大幅度提髙。
权利要求
1.一种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其组成包括选地整地深松、深施肥,起垄播种和平地播种,机械准备,除草,趟地追肥,喷药,收割,其特征是垄距为62-70厘米,每陇上两行,行距为16~24厘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其特征是垄距为 单垄64厘米和垄上小行距19厘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其特征是垄距为 66厘米和垄上小行距20厘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其特征是 所述的趟地追肥包括出土后及时趟头遍地,二遍地如底肥下量不足,或有条件 追施尿素3 5公斤,如不施尿素就趟二遍地,趟二遍地要把深松钩放在趟地犁 后,做成犁云一体装置,深松钩趟65厘米,垄上双行内的深松,深浅一致,追 施尿素可使用背箱播施,施肥处防在深松钩上做到松土施肥,趟地一体进行, 三遍地正常趟地,65厘米垄上双行不松土,及时打虫口药剂并加入二氢钾一起 叶面喷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其特征是 所述的除草为采用化学除草,或者化学封闭除草。全文摘要
豆类单垄上宽双行栽培技术,现有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在生育期间不能铲趟、增温、防旱、抗涝等。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垄上行距不够宽,对大豆生长不利。本技术组成包括选地整地深松、深施肥,起垄播种和平地播种,机械准备,除草,趟地追肥,喷药,收割,垄距为62-70厘米,每陇上两行,行距为16~24厘米。本发明用于农业上种植豆类。
文档编号A01B79/00GK101283651SQ20071007200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9日
发明者生 崔 申请人:生 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