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水产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饲料,尤其涉及一种水产生物词料;此外,本发 明还涉及该水产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确切地说是一种分别接种二联有益 微生物的二次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和重金属超标已成为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两大亟需解决的问题。 滥用和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体内含量超标的问题已成为食品安全关注的 焦点之一。此外,环境污染携带的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转 移到人体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同样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
为了给鱼、虾生长营造一个营养丰富的水体环境,施用生物词料无疑 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常用作肥水的有畜禽尿粪等农家肥,及经过堆 制腐熟的有机肥,这些肥料虽能起很好的肥水作用,但它们没有意识到水 体也是一个需要生态平衡的小环境。现在市面上也有为了保证水体生态平 衡而推出的水产生物饲料,可是这些水产生物饲料要么是在发酵生产时, 将所有的有益菌一起加入共同发酵;要么就是将发酵好的多种有益微生物 按一定量与传统饲料混比。前者是一种没有综合考虑菌种特性而盲目组合 的方法,难以保证水产生物饲料所含的有益菌群在各自的菌体水平上符合 要求;后者则因为没有经接种发酵而非真正意义的水产生物饲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产生物饲料,其解决了水产生 物饲料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搭配的有益菌群因出现优、劣势菌而使得单个 有益微生物菌体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问题。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水产 生物词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生物词料,以有益微生物 作为主要活性成分,每克水产生物词料含有益微生物的量枯草芽孢杆菌 >6个亿,沼泽红假单孢菌》4个亿,产朊假丝酵母菌^6个亿,嗜酸乳 杆菌^4个亿。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水产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二次发酵、每次接 入互利生长的两联菌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两次发酵过程,第一次发酵过 程为:在食用菌菌糠培养基中接种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孢菌的 二联菌剂,混匀后进行发酵;第二次发酵过程为等第一次发酵结束时, 再接种含有产朊假丝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的二联菌剂,混匀后进行发酵; 第二次发酵结束后,将培养物晒干或阴干、粉碎,得到水产生物饲料成品。
其中,培养基原料则选用营养丰富、透气性良好pH中性的食用菌菌 糠废弃物。
所述的培养基在接种后的含菌量为:每克培养基含枯草芽孢杆菌和产 朊假丝酵母菌分别达0. 05个亿,每克培养基含沼泽红假单孢菌和嗜酸乳 杆菌的分别达0.1个亿。
第一次发酵中培养基的配比(重量比)为菌糠92%,青糠7%,红糖 1%,石灰少量,添加适量的水,使培养基含水50%-55%。
第二次发酵中,在第一次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以下重量比的成
分1%的过磷酸钙,5%的麸皮,以及少量水使培养基含水50%-55%。
所述的两次发酵过程采用槽式发酵。
所述第一次发酵结束时,培养基的PH值为7.5;所述第二次发酵结 束时,培养基的PH值为4.5。
本发明水产生物词料的制备方法,特点主要体现在菌种搭配和发酵方 式选择上。
在菌种搭配上,考虑到微生物培养后pH变化和不同菌对溶氧的要求 差异,选择了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孢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和嗜酸乳 杆菌作为两联菌组合。在pH变化上,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孢菌在 发酵结束后,均能使pH上升,而产朊假丝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恰好相反;
另外,在对溶氧要求上,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是好氧菌,而沼 泽红假单孢菌和嗜酸乳杆菌是兼性厌氧菌,前后者正好在溶氧上互利共
补。这样的搭配,避免了优、劣势菌出现的机会,能保证目的有益菌在各 自的菌体水平上达到质量要求。
在发酵方式上,考虑到多株菌共同发酵,若菌体特性有较大差异,必 然会出现优劣菌,则难以保证产品质量。为了使水产生物饲料中的微生物 在总体和单个数量上均能满足菌体数量的要求,选择了二次发酵方法。
通过本发明方法,利用食用菌菌糠为主要原料,经两次发酵生产的水
产生物饲料,不仅每克含益菌数》20个亿,而且富含有机质、N、 P、 K、 S 等多种营养元素。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水产生物饲料,具有两大主要作
用1、净化水质,同时兼具独有特色的肥水功能,改善水中生态环境,
保持水质良性循环利用的状态,达到肥水增产作用,能使鱼生长周期縮短
半个月,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均没有被检出。2、改善机体微生态系统,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增加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病菌的 滋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使用本发明生产的水产生物饲料,能使
鱼生长周期縮短l个月,成活率提高15%,鱼发病率下降70%,抗生素残 留量远远低于国家规定量,而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也没有被检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92kg,含水量为60%的菌糠接种发酵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 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微生物的来源如下枯草芽孢杆菌,编 号ACCC10619;沼泽红假单孢菌,编号ACCC10649;产朊假丝酵母菌, 编号ACCC20059;和嗜酸乳杆菌,编号ACCC10637。上述四种有益微 生物均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处购买得到。
实施例1
菌糠92 kg,青糠7 kg,红糖1 kg,石灰0. 2 kg,加水80 kg,混 匀,pH自然,灭菌,形成培养基。
上述培养基冷却后接种含100个亿单位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90g和含 100个亿单位的沼泽红假单孢菌菌剂180g,混匀,进行槽式发酵,从第二 天起每天早中晚各翻堆一次,pH上升至7. 5后,加入1 kg过磷酸锌和5 kg 的麸皮和10 kg的水,混匀,接种含100个亿单位的产朊假丝酵母菌菌剂 90g和含100个亿单位的嗜酸乳杆菌菌剂180g,进行第二次槽式发酵,第 二次接种后,从再接种的第二天起每天早中晚各翻堆一次,等pH下降到 4.5时停止发酵,将培养物晒干或阴干、粉碎,得到每克含益菌数》20 个亿水产生物饲料成品。
实施例2
菌糠92 kg,青糠7 kg,红糖1 kg,石灰0. 2 kg,加水80 kg,混 匀,pH自然,灭菌,形成培养基。
上述培养基冷却后接种含500个亿单位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18g和含 500个亿单位的沼泽红假单孢菌菌剂36g,混匀,进行槽式发酵,从第二 天起每天早中晚各翻堆一次,pH上升至7. 5后,加入1 kg过磷酸钙和5 kg 的麸皮和10 kg的水,混匀,接种含500个亿单位的产朊假丝酵母菌菌剂 18g和含500个亿单位的嗜酸乳杆菌菌剂36g,进行第二次槽式发酵,第 二次接种后,从再接种的第二天起每天早中晚各翻堆一次,等pH下降到 4.5时停止发酵,将培养物晒干或阴干、粉碎,得到每克含益菌数^20 个亿水产生物饲料成品。
实施例3
上海合庆刘家鱼苗场,面积15亩,2006年2月上旬施用上述实施例 1制备得到的水产生物饲料,结果3月下旬即可出售鱼苗。与其它育苗户 相比,早售鱼苗约12天,而且鱼苗的存活率比往年提高了 15%。
实施例4
上海合庆李、韦、朱三家养鱼户,2006年3月下旬均从实施例3的 刘家鱼苗场均进鱼苗。其中李、韦两家在放进鱼苗前,先用上述实施例2 制备得到的水产生物饲料泼撒鱼塘,等过两天后再放鱼苗;朱家未施用肥 就直接放入鱼苗。半个月后,朱家鱼塘鱼浮头现象增多,部分鱼出现了疾 病症状;而李、韦两家鱼活泼、吃食正常未见鱼有带病症状。
2006年5月底,李、韦、朱三家都施用了实施例l、 2制备得到的水
产生物饲料,在整个养鱼阶段,与其它养鱼户比较,鱼少用药3-5次,每
亩用药成本节约180元;成鱼早上市20-25天,且耐运输,鱼肉味鲜美,
腥味淡。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产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以有益微生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每克水产生物饲料含有益微生物的量枯草芽孢杆菌≥6个亿,沼泽红假单孢菌≥4个亿,产朊假丝酵母菌≥6个亿,嗜酸乳杆菌≥4个亿。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次发酵过程,第一次发酵过程为在食用菌菌糠培养基中接种含有 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孢菌的二联菌剂,混匀后进行发酵;第二次发 酵过程为等第一次发酵结束时,再接种含有产朊假丝酵母菌和嗜酸乳杆 菌的二联菌剂,混匀后进行发酵;第二次发酵结束后,将培养物晒干或阴 干、粉碎,得到水产生物饲料成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培养基在接种后的含菌量为:每克培养基含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 丝酵母菌分别达0. 05个亿,每克培养基含沼泽红假单孢菌和嗜酸乳杆菌 分别达0. 1个亿。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生物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次发酵中所述培养基所含成分的重量比为菌糠92%,青糠7%,红糖1%,石灰少量,添加适量的水,使培养基含水50%-55%。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次发酵中,在第一次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以下重量比的成分1% 的过磷酸钙,5%的麸皮,以及少量水使培养基含水50%-55%。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两次发酵过程采用槽式发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次发酵结束时,培养基的pH值为7.5;所述第二次发酵结束时, 培养基的pH值为4.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生物饲料,以有益微生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每克水产生物饲料含有益微生物的量枯草芽孢杆菌≥6个亿,沼泽红假单孢菌≥4个亿,产朊假丝酵母菌≥6个亿,嗜酸乳杆菌≥4个亿。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水产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食用菌菌糠为主要原料,经两次发酵生产的水产生物饲料,不仅每克含有益菌数≥20个亿,而且富含有机质、N、P、K、S等多种营养元素。本发明是一种以二联菌为接种剂,二次发酵生产水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水产生物饲料,既能给鱼、虾体提供良好的水体生态平衡环境,同时还起到鱼、虾增产和降低鱼、虾发病率的作用。
文档编号A23K1/00GK101099543SQ20071009400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日
发明者余世贤, 吴奇能, 吴瑞兵, 汪红兵, 雷耀霞 申请人:吴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