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苗木根系施肥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脚踏式 苗木根系施肥器。
背景技术:
在农、林育苗生产中,为了加快苗木的生长,提高苗木的质量, 苗木施肥是一项主要的培育技术。在苗木施肥技术中,苗木根系施肥是主要方 式,大多数采用耕、挖、撒、浇等方法。当采用耕作施肥和挖沟施肥时,易碰 伤或碰断苗木茎、叶和损伤根系;当撒施和浇灌施肥时,肥料落在地表面,易 分解和挥发,并随雨水进入土层中,被无苗木根系的土层大量过滤掉,多数肥 料到不了苗木毛细根系所处的土层,造成土壤板结,并容易被杂草吸收,肥料 利用率低,导致苗木生长参差不齐。因此,采用一种施肥工具把液体肥直接施 到苗木根系附近,供苗木根系直接吸收养分的方式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目前,苗木根系液体施肥器种类很多,大多数施肥器是单锥头的,并借用 人手臂的力量,把施肥器的锥头插入在苗木根系附近的土壤中,再将肥液注入 在土壤中。该施肥器较费力,每次只能给一株苗木施肥,而对一行多株苗木施 肥就费时费力,效率低,并且施肥器锥头不易拆卸、更换和维修,降低了施肥 器的利用率,增加了施肥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者可采用脚踏助力式的直立 操作方式,用多锥头同时给苗木根系进行深层施肥,省力省时省肥,并且可实 现锥头易拆卸、更换和维护的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它包括手杖式主杆,其特征是所述手杖式 主杆下端套装在管套内并伸出,由锥头连接杆将主杆与锥头机构连接在一起;管套外设有脚踏式助力机构和施肥控制机构,脚踏式助力机构与主杆相连接; 主杆上部和主杆下部内装有肥液输送机构,肥液输送机构与锥头施肥机构相连 接,锥头施肥机构与施肥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的锥头机构是由锥头杆、锥头杆上延伸出的锥头杆接头、锥头杆上固 定的锥头体组成。所述的锥头体由活动锥头和固定锥头组成,活动锥头和固定锥头分别呈倒 半锥体,二者铰合成锥头体,固定锥头通过螺栓固定在锥头杆上,活动锥头的 上端与施肥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的脚踏式助力机构是由脚踏连杆、脚踏板、脚踏支杆、撑柱和撑垫组 成,脚踏连杆上端与固定在主杆上的脚踏连杆套相连接,下端与脚踏板上的脚 踏支杆的铰合点相连接,脚踏支杆与撑柱在撑垫处通过铰合点相连。所述的肥液输送机构是由计量筒、计量筒的上接头连接的输肥管及肥料桶、 计量筒下接头连接的杆肥管组成。所述的锥头施肥机构是由与杆肥管相连的锥头肥管、锥头肥管通过锥头肥 管接头分别连接的各个固定锥头内的锥头内肥管、在活动锥头中有锥头内肥管 开关和锥头内肥管开关弹簧组成,锥头肥管与锥头杆等长,锥头肥管的接头数 量等于或多于锥头体的数量,活动锥头内装有内肥管开关。所述的施肥控制机构是由施肥杆套、在施肥杆套中装有施肥杆和施肥杆套 弹簧、施肥杆在推拉杆连接点处相连的推拉杆、推拉杆通过推拉杆铰合点相连 的张合杆组成,张合杆通过锥头铰合体与活动锥头相连,锥头内肥管开关一端 插在固定锥头内肥管中,另一端与活动锥头上的锥头内肥管开关弹簧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能够将液体肥料按规定的 施肥深度和施肥数量, 一次注入到苗木根系分布的土壤层中,使苗木根系快速和有效地吸收养分,施肥能够保持等量、等深、等距,施肥均匀,减少了苗木 根系的损伤,提高了苗木质量,有效防止了在施肥过程中造成的地表肥料残留 和土壤板结,大幅度地提高了施肥作业效率。本施肥器采用脚踏式助力方式, 操作简便,省力省时省肥。不仅可对单株苗木根系施肥,而且也可对一行多株 苗木根系同时施肥。不仅是一种对苗木根系施肥的工具,而且还是一种苗木地 下害虫防治施药工具和旱地苗木根系抗旱注水工具。本施肥器的锥头方便拆卸、 更换和维护,提高了施肥器的利用范围,降低了使用成本,具有实用性和经济 性。
图l是本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施肥器的管套机构和脚踏式助力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施肥器的锥头机构示意图图中l一手柄;2—主杆;3—计量筒;4一量筒套;5—杆肥管;6—管套; 7—施肥杆套;8—弹簧套;9一管套弹簧;IO—脚踏连杆;ll一脚踏板;12—脚 踏支杆;13—撑柱;14一撑垫;15—施肥杆;16—锥头杆;17—锥头铰合体; 18—锥头体;19一肥料桶;20—输肥管;21—脚踏连杆套;22—施肥杆套弹簧; 23—深度环;24—管套圈;25—铰合点;26—主杆螺栓;27—杆肥管下接头; 28—连接杆肥管上接头;29—连接杆接头;30—锥头连接杆;31—锥头杆接头; 32—连接杆螺栓;33—连接杆肥管;34—连接杆肥管下接头;35—锥头肥管;36—锥头肥管连接头;37—张合杆;38—张合杆铰合点;39—锥头内肥管开关弹簧;40—锥头内肥管开关;41一活动锥头;42—锥头内肥管;43—固定锥头;44一推拉杆连接点;45—推拉杆;46—推拉杆支点螺栓;47—推拉杆铰合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实施例&该施肥器的基本结构是由手杖式的主杆2、主杆2上套装的管套6、与主杆2相连接的锥头机构、管套6外的脚踏式助力机构、主杆2上和套管6内装有的肥液 输送机构、与肥液输送机构相连接的锥头施肥机构、与锥头施肥机构相连接的 施肥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主杆2的顶端上装有手柄1,下端套入管套6内伸出与锥头杆16相接, 锥头杆16通过锥头铰合体17与锥头体18相接。在主杆2的上部用两个量筒套4把 计量筒3固定在主杆2上;计量筒3的上接头通过输肥管20与肥料桶19相连,下接 头连接杆肥管5后与锥头体18中的锥头肥管相连。在主杆2和管套6上连接有由脚 踏连杆IO、脚踏板ll、脚踏支杆12、撑柱13和撑垫14组成的脚踏式助力机构。 在管套6的上部装有施肥杆套7;在施肥杆套7中装有施肥杆15;管套6内安装弹 簧套8和管套弹簧9。如图l、图2所示,可以看到本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的管套机构和脚踏式 助力机构。在管套机构中,管套6的顶端安装深度环23,管套6上部安装施肥杆 套7,在施肥杆套7中装有施肥杆套弹簧22,当施肥杆15完成向后运动后,施肥 杆套弹簧22将施肥杆15弹回到原来位置。在管套6下端装有管套圈24和撑柱13, 撑柱13与撑垫14相连。脚踏连杆10的一端与固定在主杆2上的脚踏连杆套21相 连,另一端与脚踏板11上的两个脚踏支杆12的铰合点相连接,两个脚踏支杆12 分别与两个撑柱13在撑垫14处通过铰合点25相连。如图3所示,在锥头机构中,主杆2下端从管套中伸出后,通过两个主杆螺 栓26将主杆2与连接杆接头29相固定;锥头连接杆30下端和锥头杆接头3l通过连 接杆螺栓32相固定;在锥头杆16上通过锥头铰合体17将活动锥头41和固定锥头 43组合起来形成锥头体,活动锥头41和固定锥头43分别为半锥体,活动锥头41 和固定锥头43铰合在锥头杆16上,二者组合成锥头体,通过螺栓将固定锥头43 固定在锥头杆16上,活动锥头41的上端向外延伸部分与张合杆37铰接。该锥头机构可方便地实现锥头的拆卸和更换,锥头杆16因需要可长可短。在锥头施肥管控制机构中,连接杆肥管33的上接头28与杆肥管5的下接头27 相连,连接杆肥管下接头34与锥头肥管35相连,锥头肥管35通过锥头肥管接头 36分别与各个固定锥头43内的锥头内肥管42相连,内肥管42设有内肥管开关40, 内肥管开关40由活动锥头41控制,在活动锥头41上设有锥头内肥管开关40和锥 头内肥管开关弹簧39,锥头内肥管开关40—端插在固定锥头内肥管42中,另一 端与活动锥头41上的锥头内肥管开关弹簧39相连。锥头肥管35与锥头杆16等长, 锥头肥管35的接头数量等于或多于锥头体的接头数量,多出的锥头肥管35的接 头封堵作为备用。施肥杆15在推拉杆连接点44处和推拉杆45的一端相连,推拉 杆45中有一个空槽,在空槽中安装有推拉杆支点螺栓46;在推拉杆45另一端通 过推拉杆铰合点47与张合杆37相连,张合杆37通过张合杆铰合点38分别与活动 锥头41连接在一起。当施肥杆15向前推动时,推动推拉杆45和张合杆37向前运动,张合杆37便 带动活动锥头41张开,锥头内肥管开关弹簧39拉开内肥管开关40,使内肥管开 关40打开,肥液便从固定锥头内肥管42流出;当施肥杆15向后拉回时,通过推 拉杆45、张合杆37带动活动锥头41闭合,锥头内肥管开关弹簧39使内肥管开关 40完全关闭,肥液停止流出。在施肥之前,应安装和调试好主杆和管套机构、锥头机构、肥料输肥管和 控制机构等部件,各连接部件要固定紧密。调整好深度环达到苗木根系施肥深 度的预定位置,调试各锥头上肥管开关闭合情况,保证开关开启和关闭正常; 将肥料配比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后,装进肥料桶中,检查肥料输肥管接头有无渗 漏现象。在施肥时,使用者肩背肥料桶19,手拿施肥器的手柄l,将施肥器的锥头体18靠近到苗木一定的距离后,用脚用力向下踩脚踏板ll,使锥头体18插入土壤 中,到达预定的深度后,向后拉动施肥杆15,打开锥头内肥管开关40,掌握药 液流出量,保持每次施肥量一致,当药液达到预定的数量后,放开施肥杆15, 便关闭锥头内肥管开关40,脚抬起脚踏板ll,主杆2和锥头体18恢复到原来位置, 便完成一次施肥操作过程。之后,移动施肥器到下一处苗木施肥的位置继续重 复进行施肥操作。为加大肥液的流速,可将肥料桶19改为手摇式气压桶。在施肥过程中,如果锥头间距大、苗木间距小时,可按苗木株距分数次调 整施肥器锥头放置位置与苗木位置进行错位施肥;如果锥头间距小、苗木间距 大时,可把锥头杆上的锥头卸下数个,将锥头调整到适宜苗木施肥间距为止; 如果苗木间距很大时,可将锥头连杆卸下,安装一个单锥头对苗木进行施肥。在苗木需要防治地下害虫时,施药方法同施肥方法,只是将肥料桶中的肥 液装成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即可。在干旱季节,当苗木无灌溉条件且需要水 分时,在肥料桶中装入水,按施肥方法直接把水分注入在苗木根系分布的土壤 中,既保证苗木需水要求,又能节约用水。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 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 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它包括手杖式主杆,其特征是所述手杖式主杆下端套装在管套内并伸出,由锥头连接杆将主杆与锥头机构连接在一起;管套外设有脚踏式助力机构和施肥控制机构,脚踏式助力机构与主杆相连接;主杆上部和主杆下部内装有肥液输送机构,肥液输送机构与锥头施肥机构相连接,锥头施肥机构与施肥控制机构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锥头 机构是由锥头杆、锥头杆上延伸出的锥头杆接头、锥头杆上装的锥头体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锥头 体由活动锥头和固定锥头组成,活动锥头和固定锥头分别呈倒半锥体,二者铰 合成锥头体,固定锥头通过螺栓固定在锥头机构的锥头杆上,活动锥头的上端 与施肥控制机构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脚踏 式助力机构是由脚踏连杆套、脚踏连杆、脚踏板、脚踏支杆、撑柱和撑垫组成, 脚踏连杆上端与固定在主杆上的脚踏连杆套相连接,下端与脚踏板上的脚踏支 杆的铰合点相连接,脚踏支杆与撑柱在撑垫处通过铰合点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肥液 输送机构是由计量筒、计量筒的上接头连接的输肥管及肥料桶、计量筒下接头 连接的杆肥管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锥头 施肥机构是由与肥液输送机构中的杆肥管相连的锥头肥管、锥头肥管通过锥头 肥管接头分别连接的各个固定锥头内的锥头内肥管、在活动锥头中有锥头内肥 管开关和锥头内肥管开关弹簧组成,锥头肥管与锥头杆等长,锥头肥管的接头 数量等于或多于锥头体的数量,活动锥头内装有内肥管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施肥 控制机构是由施肥杆套、在施肥杆套中装有施肥杆和施肥杆套弹簧、施肥杆在 推拉杆连接点处相连的推拉杆、推拉杆通过推拉杆铰合点相连的张合杆组成, 张合杆通过锥头铰合体与活动锥头相连,锥头内肥管开关一端插在固定锥头内 肥管中,另一端与活动锥头上的锥头内肥管开关弹簧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踏式苗木根系施肥器,它包括手杖式主杆,其特征是所述手杖式主杆下端套装在管套内并伸出,由锥头连接杆将主杆与锥头机构连接在一起;管套外设有脚踏式助力机构和施肥控制机构,脚踏式助力机构与主杆相连接;主杆上部和主杆下部内装有肥液输送机构,肥液输送机构与锥头施肥机构相连接,锥头施肥机构与施肥控制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脚踏式助力方式,将施肥器的锥头插入在苗木根系分布的土壤层中,把肥液直接注入在苗木根系附近处,不仅可对单株苗木根系施肥,而且也可对一行多株苗木根系同时施肥,省力省时省肥,还具有锥头易拆卸、更换和维护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G29/00GK201097491SQ20072012620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6日
发明者李进军, 马存世 申请人:马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