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暗紫贝母植物药材及其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与规范化栽培技术,尤其涉及暗紫贝母植物药材及其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青藏高原复杂的地理地貌构成了高原特有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特有的植物类群,这些植物绝大部分是藏药材。由于高原气候条件特殊,特别是太阳辐射强烈,平均气温较低,导致植物具有生理上和形态上的特异性及不可替代性。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的生长依赖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因而存在极大的脆弱性。近年来全球性气候变化,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加剧,使高原药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并影响了药用植物资源的正常再生,从而造成了资源下降和枯竭,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濒临灭绝,一些优良品种资源正在消失或解体。暗紫贝母是是青藏高原传统地道中药材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常用的大宗珍贵药材之一,其在中药成方制剂中使用频率较高,目前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收载的含有暗紫贝母的制剂品种共有121种,占其制剂总数的2.99%。由于暗紫贝母具有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喉痹乳难、金疮凤痉、撩腹中结实、咳嗽上气、止咳热渴等功效,特别是在止咳化痰上有独到的疗效,因而药用需求量很大。据不完全统计,临床用药及成方制剂对暗紫贝母的年需求量应在1500吨以上,而目前市场能提供的暗紫贝母在50吨左右,且绝大部分为野生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其价格逐年上涨,2007年野生药材已经达到2000-2400元/kg。由于长期过度采集使其野生资源急剧下降,从而造成了价格的大幅上升,而价格上升又更进一步地刺激了掠夺性开采,导致野生资源更趋日益稀少,主要产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己经被国家列为三类濒危保护药材品种。为了保护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国家自2005年全面开展和实施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程,目前,暗紫贝母地道产区均已被列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范围,国家和地方对包括暗紫贝母药材在内的许多地道药材实行禁采或限采的保护性措施,进一步加剧了暗紫贝母药材的市场紧缺程度。因此,开展暗紫贝母药材的人工种植与生产已经成为保障暗紫贝母药材市场供给的唯一途径,也是迫切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鼓励发展的地方特色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之一。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种子萌发率、可规模化生产的暗紫贝母植物药材及其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l)平整土地后施用有机底肥进行耕翻,再进行箱式整地或小畦整地;(2)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将种子放入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后用清水淘洗,再与经过灭菌处理的细砂按照l:3~6的重量比混匀并使其含水量达到50%以上,放置在0-C-15-C低温储藏室内储藏60~80天;(4)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步骤U)所述的箱式整地指降水量小于550mm地区采用lm宽、10~15cm深进行。步骤(l)所述的小畦整地指降水量大于550mm地区采用lm宽、10~15cm高进行。步骤(3)中的赤霉素溶液浓度为50ppm100ppm。步骤(4)所述的直播是指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经步骤(3)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种子以8cm10cm行距进行条播于海拔2800m4500m水浇地或旱作耕地,播种量为510g1000g/亩,播种深度35cm。一种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鳞茎采收后,选择无腐变、无霉病、无损伤的鳞茎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进行分级;②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多菌灵溶液浸泡后用清水冲洗,按照一层细砂一层鳞茎平铺在容器内;③将处理后的鳞茎种球进行大田直播。步骤②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3%。5%>,多菌灵溶液为将浓度50%的多菌灵溶液稀释200~400倍后的溶液。步骤③所述的直播是指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步骤(2)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种球按照直径0.6cm以上、0.3M).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以35cm、5~8cm、8cm10cm行距进行点播于海拔2800m4500m水浇地或旱作耕地,播种量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为20kg/亩30kg/亩、30kg/亩40kg/亩、50kg/亩60kg/亩,播种深度5~8cm。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暗紫贝母种子进行处理,可以使种子萌发率提高到85%以上;通过施用有机底肥、采用条播播种方式,可以生产出符合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AP)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的优质暗紫贝母植物药材产品,并且经实验证明,野生与人工栽培的暗紫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相似。不同地区野生与人工栽培暗紫贝母中总生物碱(贝母乙素计)含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2、当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时,可以快速生产出产量稳定、质量可控的暗紫贝母植物种子,为规模化、大面积生产暗紫贝母植物药材产品提供优质种子,可满足建立符合国家GAP规范的暗紫贝母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和优质种子生产基地的要求。3、本发明易于实施,可以应用在海拔2800m4500m暗紫贝母药材原产地,在恢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资源的同时,也可实现保护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和拯救暗紫贝母濒危植物药材资源的目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l)平整土地后,按3000kg/亩施用青海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酵素有机肥,该有机底肥是专业厂家利用牛、羊等家畜粪便经过发酵腐熟添加生物菌素生产的有机肥,其有机质含量》30%,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大于28%、27%和18%,并进行30cm浅层耕翻,将肥料埋入土壤中,再进行lm宽、1015cm深的箱式整地(降水量小于550mm地区)或进行lm宽、10~15cm高的小畦整地(降水量大于550mm地区);(2)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将种子浸泡在50ppm赤霉素溶液(简称GA溶液)中2448h后,用清水淘洗三次;将处理后的种子与经过阳光曝晒灭菌处理的细砂按照1:3的重量比混匀并喷洒水分使其含水量达到50%以上,放置在0"C低温储藏室内储藏60天,可以使种子萌发率达到85%以上;(4)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即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经步骤(3)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种子以8cm10cm行距进行条播于海拔2800m4500m水浇地,播种量为510g1000g/亩,播种深度3~5cm,播种后1~2年内持续采用遮阳网进行遮阳(架设高度5~10cm),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强光直射烧苗。实施例2—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l)平整土地后,按3000kg/亩施用青海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酵素有机肥,该有机底肥是专业厂家利用牛、羊等家畜粪便经过发酵腐熟添加生物菌素生产的有机肥,其有机质含量》30。%,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大于28%、27。%和18%,并进行30cm浅层耕翻,将肥料埋入土壤中,再进行lm宽、1015cm深的箱式整地(降水量小于550mm地区)或进行lm宽、10~15cm高的小畦整地(降水量大于550mm地区);(2)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将种子浸泡在100ppmGA溶液中2448h后,用清水淘洗三次;将处理后的种子与经过阳光曝晒灭菌处理的细砂按照l:6的重量比混匀并喷洒水分使其含水量达到50%以上,放置在-15r低温储藏室内储藏80天,可以使种子萌发率达到85%以上;(4)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即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经步骤(3)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种子以8cm10cm行距进行条播于海拔2800m4500m旱作耕地(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以上地区),播种量为510g1000g/亩,播种深度3~5cm,播种后12年内持续采用遮阳网进行遮阳(架设高度510cm),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强光直射烧苗。实施例3—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l)平整土地后,按3000kg/亩施用青海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酵素有机肥,该有机底肥是专业厂家利用牛、羊等家畜粪便经过发酵腐熟添加生物菌素生产的有机肥,其有机质含量》30%,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大于28。%、27%和18%,并进行30cm浅层耕翻,将肥料埋入土壤中,再进行lm宽、1015cm深的箱式整地(降水量小于550mm地区)或进行lm宽、10~15cm高的小畦整地(降水量大于550mm地区);(2)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将种子浸泡在80ppmGA溶液中2448h后,用清水淘洗三次;将处理后的种子与经过阳光曝晒灭菌处理的细砂按照l:4的重量比混匀并喷洒水分使其含水量达到50%以上,放置在-10t:低温储藏室内储藏70天,可以使种子萌发率达到85%以上;(4)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即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经步骤(3)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种子以8cm10cm行距进行条播于海拔2800m4500m水浇地,播种量为510g1000g/亩,播种深度3~5cm,播种后用稻草或麦草编制的宽1.2m草席平铺于地面,来年4月初去除遮盖草席并架设距离地面5~10cm高的遮阳网,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率和促进种子的提前萌发,增加暗紫贝母生长发育周期710天。实施例4一种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①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鳞茎采收后,选择无腐变、无霉病、无损伤的鳞茎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进行分级;②用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45min后用清水冲洗3次,放置在经过灭菌处理、通透性良好的容器内,按照一层细砂一层鳞茎平铺在容器内并保持湿润,防止鳞茎脱水根系死亡;③将处理后的鳞茎种球放置到温度0-C低温暗室或地窖内储藏,来年春季或秋季进行大田直播,即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步骤(2)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种球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以35cm、58cm、8cm10cm行距开深沟(沟深8~10cm)点播于海拔2800m4500m水浇地,播种量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为20kg/亩30kg/亩、30kg/亩40kg/亩、50kg/亩60kg/亩,播种深度58cm,播种后加盖宽L2m草席平铺于地面,来年4月初去除遮盖草席可以提高鳞茎种球保苗率,使鳞茎种球保苗率达到95%以上,同时增加暗紫贝母生长发育周期10~15天。实施例5—种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①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鳞茎采收后,选择无腐变、无霉病、无损伤的鳞茎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进行分级;②用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45min后用清水冲洗3次,放置在经过灭菌处理、通透性良好的容器内,按照一层细砂一层鳞茎平铺在容器内并保持湿润,防止鳞茎脱水根系死亡;③将处理后的鳞茎种球放置到温度-rc低温暗室或地窖内储藏,来年春季或秋季进行大田直播,即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步骤(2)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种球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以35cm、5~8cm、8cm10cm行距开深沟(沟深8~10cm)点播于海拔2800m4500m旱作耕地(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以上地区),播种量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为20kg/亩30kg/亩、30kg/亩40kg/亩、50kg/亩60kg/亩,播种深度5~8cm,播种后加盖宽1.2m草席平铺于地面,来年4月初去除遮盖草席可以提高鳞茎种球保苗率,使鳞茎种球保苗率达到95%以上,同时增加暗紫贝母生长发育周期10~15天。实施例6—种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①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鳞茎采收后,选择无腐变、无霉病、无损伤的鳞茎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进行分级;②将浓度50%的多菌灵溶液稀释200倍后用来浸泡暗紫贝母鳞茎,30min45min后用清水冲洗3次,放置在经过灭菌处理、通透性良好的容器内,按照一层细砂一层鳞茎平铺在容器内并保持湿润,防止鳞茎脱水根系死亡;③将处理后的鳞茎种球放置到温度0'C低温暗室或地窖内储藏,来年春季或秋季进行大田直播,即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步骤(2)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种球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以3~5cm、5~8cm、8cm10cm行距开深沟(沟深810cm)点播于海拔2800m4500m水浇地,播种量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为20kg/亩30kg/亩、30kg/亩40kg/亩、50kg/亩60kg/亩,播种深度5~8cm,播种后加盖宽1.2m草席平铺于地面,来年4月初去除遮盖草席可以提高鳞茎种球保苗率,使鳞茎种球保苗率达到95%以上,同时增加暗紫贝母生长发育周期10~15天。实施例7—种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①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鳞茎采收后,选择无腐变、无霉病、无损伤的鳞茎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进行分级;②将浓度50%的多菌灵溶液稀释400倍后用来浸泡暗紫贝母鳞茎,30min45min后用清水冲洗3次,放置在经过灭菌处理、通透性良好的容器内,按照一层细砂一层鳞茎平铺在容器内并保持湿润,防止鳞茎脱水根系死亡;③将处理后的鳞茎种球放置到温度-rc低温暗室或地窖内储藏,来年春季或秋季进行大田直播,即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步骤(2)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种球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以3~5cm、5~8cm、8cm10cm行距开深沟(沟深810cm)点播于海拔2800m4500m旱作耕地(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以上地区),播种量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为20kg/亩30kg/亩、30kg/亩40kg/亩、50kg/亩60kg/亩,播种深度58cm,播种后加盖宽1.2111草席平铺于地面,来年4月初去除遮盖草席可以提高鳞茎种球保苗率,使鳞茎种球保苗率达到95%以上,同时增加暗紫贝母生长发育周期10~15天。权利要求1.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平整土地后施用有机底肥进行耕翻,再进行箱式整地或小畦整地;(2)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将种子放入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后用清水淘洗,再与经过灭菌处理的细砂按照1∶3~6的重量比混匀并使其含水量达到50%以上,放置在0℃~-15℃低温储藏室内储藏60~80天;(4)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l)所述的箱式整地指降水量小于550mm地区采用lm宽、1015cm深进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l)所述的小畦整地指降水量大于550mm地区采用lm宽、10~15cm高进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赤霉素溶液浓度为50ppm100pp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直播是指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经步骤(3)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种子以8cm10cm行距进行条播于海拔2800m4500m水浇地或旱作耕地,播种量为510g1000g/亩,播种深度35cm。6、一种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鳞茎采收后,选择无腐变、无霉病、无损伤的鳞茎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进行分级;②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多菌灵溶液浸泡后用清水冲洗,按照一层细砂一层鳞茎平铺在容器内;③将处理后的鳞茎种球进行大田直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3%。5%。,多菌灵溶液为将浓度50%的多菌灵溶液稀释200~400倍后的溶液。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所述的直播是指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步骤(2)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种球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以35cm、58cm、8cm10cm行距进行点播于海拔2800m4500m水浇地或旱作耕地,播种量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0.3cm以下三个等级分别为20kg/亩30kg/亩、30kg/亩40kg/亩、50kg/亩60kg/亩;播种深度58cm。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它包括(1)平整土地后施用有机底肥进行耕翻,再进行箱式整地或小畦整地;(2)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将种子放入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后用清水淘洗,再与经过灭菌处理的细砂按照1∶3~6的重量比混匀并使其含水量达到50%以上,放置在0℃~-15℃低温储藏室内储藏60~80天;(4)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化学处理并结合物理处理技术使种子萌发率提高到85%以上,可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文档编号A01G1/00GK101283653SQ20081001813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26日优先权日2008年4月26日发明者何晓琳,李国良,杨月琴,王立亚,胡风祖,马世震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