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穴除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83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穴除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植树造林时打穴除草的便 携式打穴除草机。
背景技术
植树造林、栽草种花最费气力的数打穴,在杂草丛生的荒地山坡上尤感费 劲,既要除草,又要打穴,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且苗木成活率较低。
为了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一般采用深埋大苗的技术,要求挖的穴有相 当的深度,为此,采用机械钻孔的办法。可是,目前的钻孔机具皆为车载钻 机,比较陡的坡度,钻机无法上去,因而限制了钻孔植树技术的应用。同时, 为了保持水土,穴的周围不宜翻土,只宜将穴周围的杂草割除。市场需要一 种能钻孔打穴、割除杂草的便携式的不受地形限制的机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市场所需推出一种打穴除草机, 该机能钻孔打穴、割除杂草,手提或肩负的便携式,不受地形限制,荒地山 坡照样方便作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构造本实用新型打穴除草机,包括微型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机座,还 包括钻头、切割装置,微型动力装置、传动装置、钻头、切割装置安装于机 座,微型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转轴与传动装置连接且带动传动装置,传动装
置还分别与钻头、切割装置连接且带动钻头、切割装置转动。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
钻头与机座为可拆下地安装紧固,便于针对不同质地的土层选用更换不 同的钻头;同时,只需要割草时,可以不安装钻头;还便于钻头的维修。
切割装置与机座为可拆下地安装紧固,有杂草需要清除时就安装,无杂 草时可以不安装;同时,便于切割装置的维修。
还配置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启动钻孔深度控制装置,钻孔深度不加深, 而钻孔的孔径不断扩大。
本实用新型打穴除草机具有明显的优点其一、自带动力,便于一人操 作,在水田、旱地、草地、荒坡等都可使用,甚至在陡坡等恶劣环境下也可 方便操作;其二、可单用打穴,或单用除草功能,也可打穴、除草同时进行; 其三、打穴深度、大小可调,土石细碎,树苗成活率提高20%,尤以扦插树 苗效果最好,成活率可达901%以上,特别是在杂草荒坡上作业,工效提高数 十倍;其四、用途广,如稻田活泥、收割稻麦、园林配置等。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微型动力装置,3、传动装置,4、钻头,5、切割装 置,6、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打穴除草机,包括机座l、微型动力装置2、传动装置3,还 包括钻头4、切割装置5,微型动力装置2、传动装置3、钻头4、切割装置安装于机座1,微型动力装置2的动力输出转轴与传动装置3连接且带动传动
装置3,传动装置3还分别与钻头4、切割装置5连接且带动钻头4、切割装 置5转动。
钻头4与机座1为可拆下地安装紧固,便于针对不同质地的土层选用更
换不同的钻头4;同时,只需要割草时,可以不安装钻头4;还便于钻头4的维修。
切割装置5与机座1为可拆下地安装紧固,有杂草需要清除时就安装, 无杂草时可以不安装;同时,便于切割装置5的维修。
机座1还配置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启动钻孔深度控制装置,钻孔深度不 加深,而钻孔的孔径不断扩大。
在机座1上还设置手柄6,用于手持本实用新型以进行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打穴除草机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1、打穴除草机,包括机座(1)、微型动力装置(2)、传动装置(3),其特征是还包括钻头(4)、切割装置(5),微型动力装置(2)、传动装置(3)、钻头(4)、切割装置(5)安装于机座(1),微型动力装置(2)的动力输出转轴与传动装置(3)连接且带动传动装置(3),传动装置(3)还分别与钻头(4)、切割装置(5)连接且带动钻头(4)、切割装置(5)转动。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穴除草机,其特征是钻头(4)与机座(1)为 可拆下地安装紧固。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穴除草机,其特征是切割装置(5)与机座(1) 为可拆下地安装紧固。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穴除草机,其特征是机座(1)上还配置钻孔深 度控制装置。
专利摘要打穴除草机,涉及林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植树造林时打穴除草的便携式打穴除草机。包括微型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机座,还包括钻头、切割装置,微型动力装置、传动装置、钻头、切割装置安装于机座,微型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转轴与传动装置连接且带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还分别与钻头、切割装置连接且带动钻头、切割装置转动。具有明显的优点自带动力,便于一人操作,甚至在陡坡等恶劣环境下也可方便操作;可单用打穴,或单用除草功能,也可打穴、除草同时进行;打穴深度、大小可调,土石细碎,树苗成活率提高,用途广。
文档编号A01B49/04GK201210829SQ200820053479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5日
发明者赵伟安 申请人:赵伟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