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0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中收获玉米的联合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多功 能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玉米是我国继水稻、 小麦后第三大农作物,农作物收获是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在,小
麦机械收获率已达到85%以上,水稻机械收获率也达到60%左右。而玉米机 械收获率不到4%。人工收获玉米需要付出繁重体力劳动和较长的时间,随着 玉米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 就提到了极为重要的议事日程。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玉米收获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如美国、法国、 德国等,它们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以大型、自走式为主,如美国Johndeere公司 生产的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配备的1293型玉米割台, 一次可收获玉米达12 行,割台总宽度达8m左右,所配发动机的功率达250KW (340马力),生产 效率高,适合大农场、大地块作业。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外的玉 米联合收获机正在向着大型化、专业化、通用性、高适应性、智能化和人性化 方向发展。随着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发展,玉米联合收 获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智能化小区玉米联合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可将小区的种子进行称重、计 量并测定种子的含水率、同时计算出干重贮存并迅速计算打印出小区的产量数 据,再将整个试验小区试验的平均数、变异系数和显著性都由计算机计算出 来,同时汇总成表。生产的联合收获机安装了产量检测器,可在玉米收获后 绘制出农场各个不同区域产量的直方图。
此外,在考虑提高技术性能的同时更注重人性化,驾驶的操控性、舒适性 和安全性。为改善驾驶员工作条件,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普遍装有现代化的
4密闭驾驶室。驾驶室内安装有空调,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性,防止了环境恶
劣造成的疲劳,增加了安全性。
但是,发达国家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不适合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推广 其一,我国玉米种植带地域辽阔,品种繁多,种植农艺(如行距、生长期、
收获期等)极不统一。
其二,国外的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价格昂贵,也不适合我国农民目前的购
买力状况。
其三,国外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摘穗台多采用"板式摘穗装置",该种装 置收获玉米时,玉米茎秆容易折断、摘穗时携带穗柄且不能剥去玉米果穗的果 皮,造成含杂率高,要配置强大的清选和排杂剥皮装置。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3.2亿多亩,按现在4%机收率计算,尚有近3亿亩需 要机械化收获,
可见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市场很大,世界上与我国地域相同的国家玉米 联合收获机的研制水平远远落后于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国际市场也有很大空 间发展。
近年来,由于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富裕,
农村劳动力增值,农民迫切要求并且有能力接受玉米机械化收获;经过多年努 力,研制部门研制出基本符合我国玉米收获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现在已经到了 推广阶段。
由于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价格较低,且在非玉米收获季节,可将玉米联 合收获机从拖拉机上拆下,拖拉机可以进行其他作业,适合广大农民当前的需 要。目前,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占有一定市场。但是,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 机由于结构布置的局限性,现有的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较成熟的机型,只能 完成摘下玉米果穗和茎秆处理(粉碎还田),对于果穗剥皮、脱粒的联合作业 不能很好完成,有的厂家将玉米果穗剥皮机配置在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上, 结果不但剥皮效果不理想,由于使整机结构复杂化,玉米果穗剥皮机故障环节 的增加影响了整机的作业。
随着我国对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力度的加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农民对玉米果穗剥皮、脱粒作业机械化要求越来越强烈,由于自走式玉米联合 收获机的结构有足够空间布置果穗剥皮机和脱粒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将
5取代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市场中的地位。
我国现有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比较成熟的机型基本有两种, 一种是收 获台选用"板式摘穗装置",完成的作业也只是摘穗、剥皮作业,由于板式 摘穗装置的高含杂率,不但给机具增加排杂的负荷使剥皮机结构庞大,且容易
发生堵塞故障; 一种是收获台选用"辊式摘穗装置",辊式摘穗装置含杂率低, 但容易啃伤玉米果穗;上述两种机型还存在着共同的缺点,就是都没有灵活性 和机动性,特别是在收获玉米的初期玉米含水率较高时,由于剥皮、脱粒机不 能正常工作而影响整机作业。所以,现有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满足不了 玉米收获全程机械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它综合了现有玉米收获机械的优点,并实现了根据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农艺不 同、含水率不同,分别进行摘穗、摘穗剥皮、摘穗脱粒的作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包括自走底 盘、摘穗台、扶禾装置、剥皮机构、脱粒机构、储运箱、果穗输送机构、及驱 动装置,其中,所述摘穗台安装于所述自走底盘的前方,所述扶禾装置安装于 该摘穗台的上方,该扶禾装置的后方衔接所述果穗输送机构,该果穗输送机构 通过一第一导槽输送果穗至依序呈阶梯状安装布置的剥皮机构、脱粒机构及储 运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自走底盘前进,并驱动所述摘穗台在所述扶禾装 置的配合下摘穗,由所述果穗输送机构输送果穗依次进入所述剥皮机构、脱粒 机构进行剥皮、脱粒后再送入所述储运箱储运。
上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将果穗输送机构送出 的果穗提升至一定高度以利于导入所述剥皮机构的提升机构,安装在所述果穗 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一导槽之间。
上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皮机构与脱粒机构之间 安装有将剥完皮的果穗输送至所述脱粒机构的第二导槽,所述脱粒机构与储运 箱之间安装有将脱粒后的玉米籽粒输送至储运箱的第三导槽。
上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皮机构上安装有第一转 换装置,所述脱粒机构上安装有第二转换装置,当玉米果穗不宜剥皮、脱粒时,
6所述剥皮机和所述脱粒机停止运转,通过所述第一转换装置和所述第二转换装 置,使所述第一导槽、第一转换装置、第二转换装置、第三导槽依次衔接,以 将所述果穗直接导入所述储运箱。
上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运箱上还安装有以第三 转换装置,在进行固定的剥皮或脱粒作业时,通过该第三转换装置,将第三转 换装置与所述第三导槽衔接,将剥皮后的玉米果穗或脱粒后的玉米籽粒导入地 面的储存装置。
上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由固定槽、和位 于固定槽内的滑动槽组成,所述滑动槽的顶部侧边作为一环形导轨将所述固定 槽的平面导轨环巻在内。
上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上述装有一液压油 缸,通过液压传动系统驱动该滑动槽在所述固定槽内滑动。
上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皮机和所述脱粒机的底 部分别设置有一排杂装置。
上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发动机,所述 发动机连接并驱动一变速箱并分两路输出驱动力, 一路直接驱动所述自走地 盘,另一路通过动力输出轴再分四路进行驱动,其中一路连接并驱动所述摘穗 台进而驱动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一路连接并驱动所述茎杆粉碎还田 机,另外两路分别通过离合器连接并驱动所述剥皮机和所述脱粒机。
上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接收所述排杂装置排 出的玉米果皮、茎杆并将其粉碎还田的茎秆粉碎还田机构,安装在所述自走地 盘的后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实现了根据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农艺 不同、含水率不同,分别进行摘穗、摘穗剥皮、摘穗剥脱粒作业,其所具备的 灵活性和机动性扩大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功能,有利于玉米收获机械化的 推广;
(2) 本实用新型所配置的摘穗台集中了传统摘穗装置的优点,克服了现 有摘穗装置的缺点,具有杂质少,不损伤玉米果穗的优点,大大降低了收获玉 米时的含杂(断茎、杂叶)率和对玉米果穗的损伤(啃伤和啃掉籽粒)率;
7(3) 本实用新型所配置的扶禾装置,实现了对玉米茎秆的全方位扶禾, 大大降低了玉米果穗的损失率,可以从任意方向对玉米进行收获,可以收获不 同行距的玉米,可以横收开地头,斜收开卸粮场,彻底实现了不对行收获,攻 克了 "不对行收获"这一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研制中的"瓶颈"难关,大大提高 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收获质量和收获效率。
(4)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成 本低,综合经济效益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组成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只进行摘穗作业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摘穗、剥皮作业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固定作业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动力传动路线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7为图6中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进一步了 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 围。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在自走底盘1的前方安装一 摘穗台2,摘穗台2的上方安装有一扶禾装置3,扶禾装置3后方衔接果穗输 送机构4,果穗输送机构4衔接提升机构5,提升机构5衔接一第一导槽6, 该第一导槽6的下方安装剥皮机构7,剥皮机构7衔接脱粒机构8,脱粒机构 8下方安装储运箱9,剥皮机构7与脱粒机构8之间安装有剥完皮的果穗输送 至脱粒机构8的第二导槽10,在脱粒机构8与储运箱9之间安装有将脱粒后 的玉米籽粒输送至储运箱9的第三导槽11,在剥皮机构7上还安装有第一转 换装置12,脱粒机构8上安装有第二转换装置13,剥皮机构7下面设置有排 杂装置15,脱粒机构8下面设置有排杂装置16,自走底盘1的后下方配置有
8茎秆粉碎还田机17。
再次参考图l,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过程,作 业时,在自走底盘1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前进,摘穗台2在扶禾装置3的配合下
将玉米果穗摘下并送入果穗输送机构4,果穗输送机构4将玉米果穗送给提升 机构5,提升机构5将玉米果穗提升至玉米果穗的第一导槽6,玉米果穗经第 一导槽6流入剥皮机构7,剥皮机构7将玉米果穗果皮剥去,剥去果皮的玉米 果穗经第二导槽10流入脱粒机构8,脱粒机构8将玉米果穗的籽粒与玉米芯 分离清选后,玉米籽粒经第三导槽11流入储运箱9。剥下的果皮和清选出的 玉米芯被设置的排杂机构15、 16排除机体之外。玉米茎秆被茎秆粉碎还田机 17粉碎还田。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动力传动路线图,参考图5, 发动机18连接并驱动一变速箱19分为两路输出驱动力, 一路直接驱动自走地 盘l,另一路通过动力输出轴20再分四路进行驱动,其中, 一路连接并驱动 摘穗台2进而驱动果穗输送机构4和提升机构5; —路连接并驱动茎杆粉碎还 田机17,另外两路分别通过离合器21和22连接并驱动剥皮机构7和脱粒机 构8。
进一步参考图2和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在玉米 含水率较高玉米果穗不宜剥皮、脱粒时的作业过程将动力输出轴20与剥皮 机构7之间的离合器21分离,动力输出轴20与脱粒机构8之间的离合器22 分离,剥皮机构7、脱粒机构8停止工作;使剥皮机构7上的第一转换装置12 与第一导槽6衔接,使脱粒机构8上的第二转换装置13与剥皮机构7上的第 一转换装置12和脱粒机构8与储运箱9之间的第三导槽11衔接,摘穗台摘下 的玉米果穗经第一导槽6、剥皮机构7上的第一转换装置12、脱粒机构8上的 第二转换装置13、脱粒机构8与储运箱9之间的第三导槽11流入储运箱9。
进一步参考图3和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在收获 的玉米果穗适合剥皮但不适合脱粒时的作业过程动力输出轴20与脱粒机构 8之间的离合器22分离,脱粒机构8停止工作;使脱粒机构8上的第二转换 装置13与剥皮机构7出口和第三导槽11衔接,摘穗台2摘下的玉米果穗经第 一导槽6进入剥皮机构7,剥皮机构7剥下玉米果皮,剥下果皮的玉米果穗经 脱粒机构8上的第二转换装置13、脱粒机构8与储运箱9之间的第三导槽11
9直接流入储运箱9。
再请参考图4,本本实用新型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中的储运箱9上还 设置有一第三转换装置14,在进行固定(剥皮、脱粒)作业时,使储运箱9 上的第三转换装置14与脱粒机构8的出口衔接,脱粒机脱下的玉米籽粒即可 直接流入地面的储存装置。
参考图6和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转换装置的基本结构,其中上述第 一转换装置12、第二转换装置13、第三转换装置14结构相同,转换装置由固 定槽25、滑动槽26组成,其中滑动槽26位于固定槽25的内侧,且滑动槽26 的顶部侧边作为一环形导轨28将固定槽25的平面导轨27环巻在内,上述滑 动槽26由液压传动系统带动其滑动,该液压传动系统由液压油泵、液压分配 器、液压油缸23等组成。
请参考图2、图5、图6、图7,在玉米含水率较高玉米果穗不宜剥皮、脱 粒时,剥皮机7、脱粒机8停止工作;操纵带动滑动槽26滑动的液压传动系 统,使液压油缸23带动滑动槽26,滑动槽26的环形导轨28在固定槽25的 平面导轨27上滑动,滑动槽25与提升机构的第一导槽6衔接,使脱粒机上的 第二转换装置13与剥皮机上的第一转换装置12和脱粒机8与储运箱9之间的 第三导槽11衔接,摘穗台摘下的玉米果穗经提升机构的第一导槽6、剥皮机 上的第一转换装置12、脱粒机上的第二转换装置13、第三导槽11流入储运箱 9。同理,请图3、图5、图6、图7,在收获的玉米果穗适合剥皮但不适合脱 粒时,脱粒机8停止工作,操纵带动滑动槽26滑动的液压传动系统,使液压 油缸带动滑动槽26,滑动槽26的环形导轨28在固定槽25的平面导轨27上 滑动,滑动槽25与剥皮机构7出口和第三导槽11连通,剥下果皮的玉米果穗 经第二转换装置13、第三导槽11流入储运箱9。同理,在进行固定(剥皮、 脱粒)作业时,使储运箱9上的第三转换装置14工作,直接与脱粒机8的出 口衔接,脱粒机脱下的玉米籽粒即可流入地面的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根据我国玉米收获需求而设计的, 具有收获效果好并且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其中选用的摘穗台2为已被 授予中国专利权,专利号为200310117347.5的专利所提供的"玉米收获机综 合摘穗装置",该种摘穗装置集中了传统的"板式"和"辊式"摘穗装置的优 点,克服了该两种机构的缺点,具有杂质少,不损伤玉米果穗的优点,大大降
10低了收获玉米时的含杂(断茎、杂叶)率和对玉米果穗的损伤(啃伤和啃掉籽
粒)率;摘穗台2上配置的扶禾装置3采用的是已被授予中国专利权,专利号 为200620018527.8的专利所提供的玉米收获机扶禾装置,该种扶禾装置实现 了对玉米茎秆的全方位扶禾,大大降低了玉米果穗的损失率,可以从任意方向 对玉米进行收获,彻底实现了不对行收获,攻克了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研制中"不 对行收获"的瓶颈,扩大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适应性,可以收获不同行距的玉 米,可以横收开地头,斜收开卸粮场,提高了多功能自走玉米收获机的收获质 量和适应性,并提高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生产率;本实用新型所配置玉米果穗 剥皮机构和脱粒机构可以根据玉米成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它首次提出根据 玉米品种不同、含水率不同,分别进行摘穗、摘穗剥皮、摘穗剥皮脱粒作业, 能取得很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 新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 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走底盘、摘穗台、扶禾装置、剥皮机构、脱粒机构、储运箱、果穗输送机构、及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摘穗台安装于所述自走底盘的前方,所述扶禾装置安装于该摘穗台的上方,该扶禾装置的后方衔接所述果穗输送机构,该果穗输送机构通过一第一导槽输送果穗至依序呈阶梯状安装布置的剥皮机构、脱粒机构及储运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自走底盘前进,并驱动所述摘穗台在所述扶禾装置的配合下摘穗,由所述果穗输送机构输送果穗依次进入所述剥皮机构、脱粒机构进行剥皮、脱粒后再送入所述储运箱储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将果穗输送机构送出的果穗提升至一定高度以利于导入所述剥皮机构的提 升机构,安装在所述果穗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一导槽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皮机构与脱粒机构之间安装有将剥完皮的果穗输送至所述脱粒机构的第 二导槽,所述脱粒机构与储运箱之间安装有将脱粒后的玉米籽粒输送至储运箱 的第三导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 皮机构上安装有第一转换装置,所述脱粒机构上安装有第二转换装置,当玉米 果穗不宜剥皮、脱粒时,所述剥皮机和所述脱粒机停止运转,通过所述第一转 换装置和所述第二转换装置,使所述第一导槽、第一转换装置、第二转换装置、 第三导槽依次衔接,以将所述果穗直接导入所述储运箱。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 运箱上还安装有一第三转换装置,在进行固定的剥皮或脱粒作业时,通过该第 三转换装置,将第三转换装置与所述第三导槽衔接,将剥皮后的玉米果穗或脱 粒后的玉米籽粒导入地面的储存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转换装置、第二转换装置及第三转化装置由固定槽、和位于固 定槽内的滑动槽组成,所述滑动槽的顶部侧边作为一环形导轨将所述固定槽的 平面导轨环巻在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 动槽上装有一液压油缸,通过液压传动系统驱动该滑动槽在所述固定槽内滑动。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 皮机构和所述脱粒机构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排杂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驱动装置为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连接并驱动一变速箱并分两路输出驱动力, 一路直接驱动所述自走地盘,另一路通过动力输出轴再分四路进行驱动,其中 一路连接并驱动所述摘穗台进而驱动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一路连接 并驱动所述茎杆粉碎还田机,另外两路分别通过离合器连接并驱动所述剥皮机 和所述脱粒机。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接收所述排杂装置排出的玉米果皮、茎杆并将其粉碎还田的茎秆粉碎还田机 构,安装在所述自走地盘的后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包括自走底盘、摘穗台、扶禾装置、剥皮机构、脱粒机构、储运箱、果穗输送机构、及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摘穗台安装于所述自走底盘的前方,所述扶禾装置安装于该摘穗台的上方,该扶禾装置的后方衔接所述果穗输送机构,该果穗输送机构通过一第一导槽输送果穗至依序呈阶梯状安装布置的剥皮机构、脱粒机构及储运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自走底盘前进,并驱动所述摘穗台在所述扶禾装置的配合下摘穗,由所述果穗输送机构输送果穗依次进入所述剥皮机构、脱粒机构进行剥皮、脱粒后再送入所述储运箱储运。实现了根据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农艺不同、含水率不同,分别进行摘穗、摘穗剥皮、摘穗脱粒的作业。
文档编号A01D45/02GK201270669SQ2008201098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5日
发明者孙东升, 崔志英, 张玉兰, 李凤咏 申请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机北方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