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端盘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4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兰花端盘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兰花端盘改良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集水功 能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l所示,为现有习用的兰花端盘构造,其端盘10为一概多个 盘体11并列连结,并在各盘体11形成具有多个容置槽12,该容置槽12的 底座121周缘往上逐渐外扩倾斜并与盘体11上端缘连结,而在各容置槽12 周缘设有对应穿孔122。
再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端盘10在排列整体的容置槽12中,以供 各兰花抹20的盆体21放置。
现有习用的端盘10通常置于地面或一平台上,当兰花抹20生长至成 熟大抹时,常致自动洒水时,因叶面的阻碍使水无法流向盆体21内(如图2 箭头所示),而影响兰花株20无法完全浇湿,使栽种效果不佳。惟查,
1、 因现有习用的兰花端盘构造在其各盘体11的容置槽12上缘并未设 置集水装置,因此水无法流向盆体21内,让各盘体11集水不佳,使兰花 抹20不易保水。
2、 由(l)所述,兰花抹20不易吸收水分,亦指须常浇水,导致水资源 的浪费,并增加培育兰花抹20成本。
3、 由于现有习用的兰花端盘构造,在种植兰花株20时,其叶片生长 易向外垂吊于盘体11外侧,影响其观赏价值。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兰花端盘构造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 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l^离盘构造存在的问题,相 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 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 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兼具体积小、成本低且使 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新型的兰花端盘构造,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 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兰花端盘构造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 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 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能够改进一 般现有的兰花端盘构造,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兰花端盘构造集水不易,而导致 兰花抹盆体内不易吸收水分,及须常浇水浪费水资源等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更较传统为优 且具有集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主要于端盘形成多个盘体 并列连结,各盘体具有多个容置槽,并在前、后端的容置槽与盘体上端缘 形成一平面缘部,在各盘体上端及平面缘部分别有往外斜向设置且具多个 透气孔的集水板,使得该二集水板前、后端与平面缘部衔接处形成对应缺 口,而在各盘体外周缘设有对应的槽孔,及其各盘体底端设有与容置槽相 贯通的透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 一步实现。
前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中所述的容置槽为圆形。 前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中所述的容置槽为方形。 前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中所述的容置槽为长方形。 前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中所述的盘体相邻接为多组端盘。 前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中所述的端盘具有多个盘体并列连结,在各 盘体设有多个容置槽,而各容置槽形成浪形状连结,并在前、后端的容置 槽与盘体上端缘形成一平面缘部,再由各盘体上端及平面缘部分别往上外 斜设置有与呈浪形状连结为各容置槽对应的集水板,并在呈浪形状连结二 集水板的各凸肋位置设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 术方案,本实用杀賴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
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 本实用新型端盘具有多个盘体并列连结,各盘^^有多个容置槽,并 在前、后端的容置槽与盘体上端缘形成一平面缘部,在各盘体上端及平面 缘部分别有往外斜向设置且具多个透气孔的集水板,通过二集水板,使水 易顺流至兰花抹盆体内,致使盆体内的兰花抹易吸收水分。
2、 本实用新型端盘具有多个盘体并列连结,各盘 有多个容置槽,并 在前、后端的容置槽与盘体上端缘形成一平面缘部,在各盘体上端及平面
缘部分别有往外斜向设置的集水板,该47j^^Jl设有多个透气孔,藉此,二
集水板除有助兰花株盆体内吸收水分外,更有助于各兰花抹生长至成熟大抹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在各盘体上端及平面缘部分别有往外斜向设置的集水 板,二集水板可使兰花林于生长过程中形成托附并定型,并降低培育兰花 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新颖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可克服集水不佳,并降 低种植成本,并利用二集水板使各盘体内部置入的兰花抹在培育生长中得 以托附并加以定型,同时可供浇水时,水会顺着二集水板流向兰花抹的盆 体内,水不仅可集中外,亦可免于水浇在叶片上而流向端盘外侧,以达可 集水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 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 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具有增进的突出多项功效,从而更 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 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 新型的4支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 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 配合附图,详细i兌明如下。


图1为现有习用的兰花端盘与兰花抹分解立体图。
图2为现有习用的兰花端盘上的兰花株经由洒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兰花端盘构造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兰花端盘部份俯视图。 图5为图4在A-A位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兰花端盘上的兰花抹经由洒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兰花端盘实施例立体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兰花端盘实施例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兰花端盘改 良构造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 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 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参阅图3及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兰花端盘30形成多个盘体31并列连结,各盘体31具有多个容置槽32,并在前、后端的容置槽 32与盘体31上端缘形成一平面缘部321,在各盘体31上端及平面缘部321 分别有往外斜向设置且具多个透气孔3221的集水板322,使得该二集水板 322前、后端与平面缘部321衔接处形成对应缺口 323,而在各盘体31外 周缘设有对应的槽孔324,及其各盘体31底端设有与容置槽32相贯通的透 孔325。
又,前述端盘30,利用模具一体成型于一特定外型尺寸的各盘体31并 列连结。
又,请参阅前揭各图式及配合图6所示,前述各盘体31内部的多个容 置槽32具有规则排列、大小形状相同,并为一特定深度的,而各容置槽32 中可供兰花抹50盆体51易于放置,并使用端盘30上缘呈斜向设置的二集 水板322,令兰花抹50的叶片500可沿着二集水板322生长,使得兰花抹 50在培育过程中形成托附并定型,也因叶片500随集水板322角度成长,其 单位面积可容纳更多植林,并利用^^^ J^反322上设置的多个透气孔3221,更 有助于各兰花林50之间的生长。
又,前述该容置槽32、槽孔324及透孔325的形状可呈圆形、方形、长 方形等几何图形。
又,前述二集水板322与平面缘部321斜向设置的角度,随着业者培 育大、小兰花抹50而设定。。
另,如图6所示,该端盘30通常置于地上或一平台上,当自动洒水时,水 (如图6箭头所示)顺其端盘30上缘的二集水板322设置角度向下流入兰 花抹50盆体51内,致使兰花抹50易吸收水分。
又,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兰花端盘的实施例(一),由各盘体31 并列连结成一组端盘30,由一组端盘3(H贝'Jii再逐次相邻接为多组端盘30b,其 以达数兰花林(图未示出)培育的实用效益。
又,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兰花端盘的实施例(二),该端盘30a 形成多个盘体31a并列连结,各盘体31a具有多个容置槽32a,由各容置槽 32a形成浪形状连结排列,并在前、后端的容置槽32a与盘体31a上端缘形 成一平面缘部321a,在各盘体31a上端及平面缘部321a分别往上逐渐外斜 设置与呈浪形状连结为各容置槽32a对应的集水板322a,并在呈浪形状连 结二集水板322a的各凸肋3220a位置上设有透气孔3221a,使得该二集水 板322a前、后端与平面缘部321a衔接处形成对应缺口 323a,而在各盘体 31a外周缘设有对应的槽孔324a,及其各盘体31a底端设有与容置槽32a 相贯通的透孔325a。
由上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结构特征与现有习知的兰花端 盘构造的不同处,主要在于本实用新型端盘30在各盘体31上端及平面缘部321分别有往外呈斜向设置且其上具多个透气孔3221的集水板322,利 用二集水板322,使得各盘体31内部置入盆体51兰花抹50的叶片500在 培育生长中得以托附并加以定型,同时可供浇水时,水会顺着二集水板322 流向兰花抹50盆体51内部,水不仅可集中外,亦可免于水浇在叶片500 上而流向端盘30外侧,以达可集水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 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盘(30)形成具有多个盘体(31),在该各盘体(31)内部设有多个容置槽(32),并在前、后端的容置槽(32)与盘体(31)上端形成一平面缘部(321),在各盘体(31)上端及平面缘部(321)分别有往外呈斜向设置且其上设有透气孔(3221)的集水板(322),而在各盘体(31)外周缘设有对应的槽孔(324),以及在底端设有与容置槽(32)相贯通的透孔(32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容置槽(32)为圓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容置槽(32)为方形。
4.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容置槽(32)为长方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盘体(31 )相邻接为多组端盘(30b )。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端盘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端盘(30a)具有多个盘体(31a)并列连结,在各盘体(31a )设有多个容 置槽(32a),而各容置槽(32a)形成浪形状连结,并在前、后端的容置槽(32a )与盘体(31a )上端缘形成一平面缘部(3na ),再由各盘体(31a ) 上端及平面缘部(321a)分别往上外斜设置有与呈浪形状连结为各容置槽(32a)对应的集水板(322a),并在呈浪形状连结二集水板(32^)的各 凸肋(3220a )位置设有透气孔(3"la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兰花端盘改良构造,主要于端盘形成多个盘体并列连结,各盘体具有多个容置槽,并在前、后端的容置槽与盘体上端缘形成一平面缘部,在各盘体上端及平面缘部分别有往外斜向设置且具多个透气孔的集水板,使得该二集水板前、后端与平面缘部衔接处形成对应缺口,而在各盘体外周缘设有对应的槽孔,及其各盘体底端设有与容置槽相贯通的透孔;藉此,可克服集水不佳,并降低种植成本,并利用二集水板使各盘体内部置入的兰花株在培育生长中得以托附并加以定型,同时可供浇水时,水会顺着二集水板流向兰花株的盆体内,水不仅可集中外,亦可免于水浇在叶片上而流向端盘外侧,以达可集水作用。
文档编号A01G9/04GK201226695SQ200820126610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0日
发明者冯将魁 申请人:冯将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