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具浮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6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网具浮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工程技术领域网具用浮标。
背景技术
网具浮标用于网列的两端,也装配于长网列的中间,作为网列的 标志,同时网具敷设于一定的水层。
传统网具用浮标因不能在黑暗环境提供警示标识而导致网具被 过往船只撞破或损坏。浮标上端使用的布条在作业中极易被风撕破或 吹落,也会导致网具被过往船只撞破或损坏。当作业渔区敷设网较多 时,还会因浮标上端的布条无法识别而引起渔捞纠纷。浮标使用的泡 沫浮子易被风浪流损坏,导致浮标浮力缺失而沉到更深的水层或沉 没,浮标绳在浮标杆上的滑移也导致网具无法准确敷设于一定深度的 水层,导致网具被过往船只撞破或损坏而影响渔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网具浮标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网具用高性能 浮标,使浮标在黑暗环境中有警示功能,能防止浮标的布片破损、防 止浮标的泡沫浮子破损、防止浮标绳在浮标杆上的滑移、防止网具被 过往船只撞破或损坏,满足渔捞作业的安全性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竹竿、沉块、泡沬浮子、布片、网衣和 绳索组成,其特征是竹竿的杆身下部有一个圆孔,圆孔中插入一根钢 丝,该钢丝在杆身的两侧均弯曲成钢丝环,两侧钢丝环分别钩挂一个 乙纶绳索做成的大绳圈;带有钢丝环及大绳圈的竹竿底端插在半截空 瓶状的沉块壳中,沉块壳与竹竿、钢丝环及大绳圈之间的空隙填入混 凝土,构成连在竹竿下端的沉块,大绳圈的一部分露在盛满混凝土的
4沉块壳之外用作连接绳索用的小绳圈;穿心圆柱形泡沫浮子从竹竿的
顶端穿入,泡沫浮子底面与沉块底部的距离为1.5m,泡沫浮子用发 光网衣包裹结缚在一起,发光网衣的两端扎缚在竹竿上,在泡沫浮子 圆柱面两侧的发光网衣与泡沫浮子结缚绳索上系扎眼环;浮标顶端的 长方形布片用帆布条包边,在长方形布片宽度方向的一侧有一根尼龙 线缝合在帆布包边内,尼龙线留在帆布外的长度用于与竹竿顶部缚 扎,长方形布片用防水笔编号标志;浮标的竹竿顶部套一根不锈钢管, 不锈钢管上制有圆孔,其中两个圆孔用于定位缚扎长方形布片,另一 个圆孔中穿一根三股尼龙绳,三股尼龙绳穿过圆孔后两端各插接一个 眼环;沉块的两个小绳圈上分别结缚一条发光绳索,发光绳索在距离 沉块底部0. 8m处作一个和把结,发光绳索沿竹竿轴向拉紧并依次穿 过泡沫浮子圆柱面侧的眼环和悬挂于不锈钢管圆孔上的尼龙绳眼环, 并在三个眼环处作双死结,发光网衣端部与竹竿的扎缚处用丙纶绳环 绕缚扎,和把结和竹竿扎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用发光网衣包裹泡沫浮子,不仅使得泡沫浮子不易被 风浪流损坏,避免浮标因浮力缺失而到达更深的水层或沉没,既使网 具浮标敷设于作业所需的一定深度水层,而且使浮标在夜里或黑暗环 境中具有警示功能;浮标的上端使用帆布补强包边的长方形布片作为
识别标志不易破损,同时在布片上有标识,也可避免无法识别而引起 纠纷;本实用新型用和把结连接浮标绳,有效防止了浮标绳在浮标杆 上的滑移;本实用新型在竹竿顶端套装一个不锈钢管,不仅对竹竿顶 端起到很好的补强作用,有效防止竹竿顶端的破损,而且能使浮标顶 端标志用长方形布片定位于竹竿上,以防止扎缚长方形布片的尼龙线 在竹竿上的滑移,满足渔具作业的安全性需要,可避免被过往船只撞 破或损坏。

图1是浮标用竹竿装有钢丝环及大绳圈的示意图2是浮标用竹竿带有沉块、小绳圈的示意图3是带有沉块的竹竿上安装网衣包裹的泡沫浮子的示意图4是浮标顶端标志用长方形布片示意图5是长方形布片在浮标竹竿上安装的示意图6是和把结的示意图
图7是网具浮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见图1 图7)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 见图1,网具浮标用竹竿1在整个浮标中起支撑作用;竹竿1杆 身长4m、杆身顶端直径2.5cm,在距离杆身底端8cm处钻出一个直径 3腿的圆孔6, 一根长10cm、直径3mm的钢丝插入圆孔6内,钢丝露 出部分相对于竹竿的轴心线对称,外露在杆身两侧的钢丝均弯曲成一 个直径约1 cm的钢丝环4、 5;用直径6mm乙纶绳索穿过钢丝环4、 5 作一个周长约36cm的大绳圈2、 3。
见图2,网具浮标用沉块10为浮标提供沉力,又可固定竹竿l, 沉块10采用一个1. 5升空瓶,在距离瓶底垂直高度15cm处沿瓶底平 行的平面将瓶锯成两截,带瓶底的半截空瓶作沉块壳使用;将带有钢 丝环并系有大绳圈的竹竿1的底端垂直插入立放的带瓶底的半截空 瓶内,竹竿的底端端部接触半截空瓶的瓶底,将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半 截空瓶、竹竿、钢丝环及大绳圈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混凝土时要以杆 身轴向向上拉紧大绳圈的一端以确保混凝土倒满夯实后大绳圈的一 小部分外露于盛满混凝土的半截空瓶之上,在混凝土外形成一个周长 约6cm的连接绳索用小绳圈8、 9,填充混凝土时要将竹竿的杆身置 于沉块壳的中央位置,连接在杆身底端的钢丝能有效固定竹竿在混凝 土中的位置,待混凝土凝固48h后就获得浮标用沉块10以及固定在沉块中的两个小绳圈8、 9。
见图3、图5,网具浮标用浮子为水中浮标提供浮力。装配时将 底端带有沉块10和小绳圈8、 9的竹竿1平躺在地面上,然后取一只 高45cm、底面直径19cm的穿心圆柱形泡沬浮子20从竹竿1的顶端 穿入,直至穿心圆柱形泡沫浮子20的底面与沉块10底部的距离为 1. 5m时为止;穿心圆柱形泡沫浮子20表面先用防水涂料涂刷晾干或 用防水塑料膜包裹后再用一块规格为36 X36 — 15T25N50SJ" 单死结型矩形发光网衣19,即发光网衣的纵、横向目数分别为25目、 15目,网衣的网目尺寸为50mm,将泡沫浮子20完全包裹,并将发光 网衣的两端的端部用直径4腿的乙纶绳紧紧扎缚在竹竿上12、 13; 同时用直径4醒的乙纶绳14、 15在泡沫浮子20上、下两处环绕泡沫 浮子两周后将发光网衣19和泡沫浮子20扎紧结缚在一起,然后在泡 沫浮子圆柱面的结缚绳索14、 15两侧用直径4mm的乙纶绳各做成周 长10cm用于连接绳索的乙纶绳眼环16、 17、 18。穿心圆柱形泡沬浮 子20表面用防水涂料(如上海晓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Kll通 用防水涂料)涂刷晾干或用防水塑料膜包裹能避免泡沫浮子吸水,延 长泡沫浮子保持浮力的使用时间。
见图4,网具浮标顶端标志用长方形布片,制作时剪裁一块 30cmX21cm的长方形红色布片24,再用宽度8cm的优质帆布条给长 方形红色布片24的四周剪裁边进行补强包边;用粗度3mm的尼龙线 26、 27,对尼龙线26、 27的两端进行热熔融处理,以防尼龙线的端 部在使用或外力作用下松散;在长方形红色布片24宽度方向的一侧 补强包边时将上述端部处理过的、粗度3mm、长81 cm的一根尼龙线 缝合在折叠的帆布内,尼龙线26、 27的每一端留包边帆布外的长度 为30cm,留出的尼龙线26、 27用于缝合后的长方形红色布片与竹竿 连接使用;最后用彩色防水笔给缝合后的长方形红色布片24编号,编号25包括浮标的序列号、船名。缝合后的长方形红色布片24扎缚 于竹竿的顶端作为网具浮标标志使用,它在作业中不易被风撕破、刮 坏或吹落,不会因不能提供明显标识标志而导致网具被过往船只撞破 或损坏,在同时布片上的写有编号,当作业网较多时,也不会因破损 布条无法识别而引起纠纷。
见图5,浮标顶端标志用长方形布片在竹竿上的定位安装时,采 用一根内径3cm、长40cm的薄壁不锈钢管35,不锈钢管35的一端堵 死,不锈钢管35的另一端套在浮标用竹竿1的顶部,直至不锈钢管 35完全套在竹竿1上为止,在不锈钢管35上部打两个直径3mm、相 距21cm的圆孔33,距离上部第一个圆孔29cm处打一个直径4腿的 圆孔36,圆孔33、 36穿过不锈钢管35两边管壁和竹竿1;浮标顶端 标志用长方形红色布片24 —侧的两根尼龙线分别穿过不锈钢管35和 竹竿1上直径3mm的圆孔33,尼龙线穿过直径3mm的圆孔33后拉紧 绕竹竿轴向两圈并将长方形红色布片24紧紧定位于竹竿1上;将两 端热处理过的、粗度4腿、长80cm的一根三股尼龙绳穿过不锈钢管 35上直径4誦的圆孔36,尼龙绳穿过直径4誦的圆孔36后两端各插 接一个周长8cm供连接发光绳索使用的尼龙绳眼环37、 38。
本实用新型在竹竿顶端套装一个不锈钢管且尼龙线穿过竹竿及 不锈钢管上圆孔后再扎缚缝合后的浮标顶端标志用长方形红色布片, 不仅对竹竿顶端起到很好的补强作用,有效防止竹竿顶端的破损,而 且能使浮标顶端标志用长方形布片扎紧定位在竹竿上,防止扎缚浮标 顶端标志用长方形布片用尼龙线在竹竿上的滑移。
见图7,网具浮标采用一条长6m、直径4腿的发光绳索58,发 光绳索58两端熔融处理后将其一端结缚在浮标用沉块10左侧的一个 小绳圈8上,拉紧发光绳索58的另一端并在距离沉块底部所在平面 0. 8m处作一个和把结66,和把结66供连接浮标绳67使用,然后,将发光绳索58拉紧后沿竹竿轴向左侧、发光网衣、泡沫浮子圆柱面 左侧、发光网衣和竹竿轴向左侧的顺序依次穿过泡沬浮子圆柱面左侧
的两个周长10cm的乙纶绳眼环16、 18和悬挂于不锈钢管35圆孔36 上左侧的一个周长8cm的尼龙绳眼环37,并在三个眼环16、 18、 37 处作双死结;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取第二条长6m、直径4臓的发光绳 索,对第二条发光绳索两端熔融处理后将其一端结缚在浮标用沉块右 侧的一个小绳圈上,拉紧第二条发光绳索的另一端并在距离沉块底部 所在平面0.8m处作一个和把结,然后,将第二条发光绳索拉紧后沿 竹竿轴向右侧、发光网衣、泡沬浮子圆柱面右侧、发光网衣和竹竿轴 向右侧的顺序依次穿过泡沫浮子圆柱面的右侧的两个周长10cm的乙 纶绳眼环和悬挂于不锈钢管35圆孔上右侧的一个周长8cm的尼龙绳 眼环,并在三个眼环处作双死结;这样,发光绳索58就将沉块10、 泡沫浮子20和竹竿1三者连系在一起;然后,用两端热处理过的粗 度4mm的丙纶绳环绕竹竿将两个和把结66和竹竿1紧紧扎缚在一起; 用两端热处理过的粗度4mm的丙纶绳在发光网衣端部与竹竿的扎缚 处12、 13将发光绳索58、包裹浮子用发光网衣19两端的端部和竹 竿1紧紧扎缚在一起;发光绳索58和发光网衣19 一起为网具浮标在 黑暗环境中提供警示荧光。
权利要求1、一种网具浮标,由竹竿、沉块、泡沫浮子、布片、网衣和绳索组成,其特征是竹竿的杆身下部有一个圆孔,圆孔中插入一根钢丝,该钢丝在杆身的两侧均弯曲成钢丝环,两侧钢丝环分别钩挂一个乙纶绳索做成的大绳圈;带有钢丝环及大绳圈的竹竿底端插在半截空瓶状的沉块壳中,沉块壳与竹竿、钢丝环及大绳圈之间的空隙填入混凝土构成连在竹竿下端的沉块,大绳圈的一部分露在盛满混凝土的沉块壳之外用作连接绳索用的小绳圈;穿心圆柱形泡沫浮子从竹竿的顶端穿入,泡沫浮子底面与沉块底部的距离为1.5m,泡沫浮子用发光网衣包裹结缚在一起,发光网衣的两端扎缚在竹竿上,在泡沫浮子圆柱面两侧的发光网衣与泡沫浮子结缚绳索上系扎眼环;浮标顶端的长方形布片用帆布条包边,在长方形布片宽度方向的一侧有一根尼龙线缝合在帆布包边内,尼龙线留在帆布外的长度用于与竹竿顶部缚扎,长方形布片用防水笔编号标志;浮标的竹竿顶部套一根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上制有圆孔,其中两个圆孔用于定位缚扎长方形布片,另一个圆孔中穿一根三股尼龙绳,三股尼龙绳穿过圆孔后两端各插接一个眼环;沉块的两个小绳圈上分别结缚一条发光绳索,发光绳索在距离沉块底部0.8m处作一个和把结,发光绳索沿竹竿轴向拉紧并依次穿过泡沫浮子圆柱面侧的眼环和悬挂于不锈钢管圆孔上的尼龙绳眼环,并在三个眼环处作双死结,发光网衣端部与竹竿的扎缚处用丙纶绳环绕缚扎,和把结和竹竿扎缚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具浮标,其特征是穿心圆柱形 泡沫浮子高45cm、底面直径19cm,穿心圆柱形泡沫浮子表面用防水涂料涂刷晾干或用防水塑料膜包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具浮标,其特征是包裹泡沫浮 子的发光网衣为单死结型矩形发光网衣。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网具浮标,其特征是竹 竿杆身长4m、杆身顶端直径2.5cm。
专利摘要一种网具浮标,涉及渔具用浮标,需要提供一种网具浮标,本实用新型由竹竿、沉块、泡沫浮子、布片、网衣和绳索组成,其特征是竹竿下部有钢丝环及大绳圈,大绳圈部分露在沉块之外成小绳圈;泡沫浮子底面与沉块底部距离1.5m,泡沫浮子用发光网衣包裹扎缚在竹竿上;浮标顶端的长方形布片用帆布条包边,长方形布片用编号标志;浮标竹竿顶部套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上两个圆孔用于定位缚扎长方形布片,另一个圆孔中穿一根三股尼龙绳,尼龙绳两端插接眼环;沉块的小绳圈结缚发光绳索,发光绳索在距离沉块底部0.8m处作一个和把结,发光绳索沿竹竿轴向拉紧并穿过泡沫浮子圆柱面侧的眼环和不锈钢管圆孔上的眼环并在眼环处作双死结。
文档编号A01K75/02GK201294811SQ200820153958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3日
发明者健 张, 石中玉, 石建高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