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蟑螂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7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蟑螂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害虫捕捉器,特别涉及一种蟑螂诱捕器。
背景技术
蟑螂是一种繁殖力非常强的害虫,现在人们一般都是通过毒药来 毒死蟑螂,但是效果不是太理想,没有一种合适的器械来捕捉蟑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蟑螂诱捕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蟑螂诱捕器,包括盒体l,盒体l上至少设置一个入口 11, 入口 11处设置有通过轴21连接的单向门2,单向门2上设置有气孔, 盖体4通过中心孔41和盒体1的中心柱12与盒体1连接;
盒体1设置有双层结构,盒体1的上层和下层之间通过通道3相 通,通道3处设置有单向门2,单向门2通过轴21与盒体1相连, 单向门2上有气孔,上层盒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腔体13; 盒体1和盖体4为透明材料; 单向门2为铝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高效地捕捉蟑螂,没有毒药的污染, 能大量捕捉,而且不需要人为操作。

图l.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蟑螂诱捕器的盖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附图说明其实施过程 一种蟑螂诱捕器,包括盒体l,盒体l上至少设置一个入口 11, 入口 11处设置有通过轴21连接的单向门2,单向门2上设置有气孔, 盖体4通过中心孔41和盒体1的中心柱12与盒体1连接;盒体1设 置有双层结构,盒体1的上层和下层之间通过通道3相通,通道3处 设置有单向门2,单向门2通过轴21与盒体1相连,单向门2上有 气孔,上层盒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腔体13;盒体1和盖体4为透 明材料;单向门2为铝合金材料。盒体1内部放置有带有香气的诱饵, 蟑螂闻香气从单向门2的底端进入盒体1,由于单向门2只是单向开 启,蟑螂进入了就不能出来,单向门2上的气孔便于诱饵的香气传输 出来。由于单向门2是铝合金等轻质材料,这样非常小的蟑螂也能从 单向门2的底部把单向门2顶上来,等蟑螂爬进来后,单向门自动复 位,蟑螂就出去不了。单层的盒体也可以捕捉蟑螂,但是单层的空间 比较小, 一般采用双层,蟑螂从下层通过通道3进入上层,通道3 — 般也有四个,通道3处也设置单向门2,蟑螂进入上层,也就不能再 回下层了。上层的腔体13和盖4的空间下,扩大了空间,这样能捕 捉更多的蟑螂。盖4可以打开,处理蟑螂时和放置诱饵时可以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高效地捕捉蟑螂,没有毒药的污染, 能大量捕捉,而且不需要人为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蟑螂诱捕器,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盒体(1)上至少设置一个入口(11),入口(11)处设置有通过轴(21)连接的单向门(2),单向门(2)上设置有气孔,盖体(4)通过中心孔(41)和盒体(1)的中心柱(12)与盒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盒体(1) 设置有双层结构,盒体(l)的上层和下层之间通过通道(3)相通,通 道(3)处设置有单向门(2),单向门(2)通过轴(21)与盒体(1) 相连,单向门(2)上有气孔,上层盒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腔体 (13)。
3,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盒体(l)和 盖体(4)为透明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单向门(2) 为铝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蟑螂诱捕器,包括盒体1,盒体1上至少设置一个入口11,入口11处设置有通过轴21连接的单向门2,单向门2上设置有气孔,盖体4通过中心孔41和盒体1的中心柱12与盒体1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高效地捕捉蟑螂,没有毒药的污染,能大量捕捉,而且不需要人为操作。
文档编号A01M1/12GK201312524SQ20082016508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9日
发明者陈迪芳 申请人:陈迪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