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4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跨度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跨度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是我国独有的设施类型,符合我国的生产实际。但是由于我 国日光温室采用二代节能日光温室的基本结构参数,存在空间较小,环境 调控能力差等问题,因而,单位面积产量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以番茄为
例,宁夏日光温室的一般株高为2米到3米之间,结果穗数8-22层,而国 外大型温室的番茄株高大都在13米以上,能结果40层果以上,充分体现 了番茄的高产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提 升温室的空间和环境调控能力,从而提高温室植株产量的大跨度日光温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跨度日光温室,包括后墙、后屋面和弧形钢棚架,其特征是
该温室后墙内壁至弧形钢棚架前角跨度为9 12米,温室脊高4 6米;
上述温室前部弧形钢棚架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8° 60°,距温室前沿2 米处为38° 40°, 4米处25° 28°, 6米处12° 14°, 8米处3。 5°。 本实用新型的大跨度日光温室采用净跨度10米,脊高5米的基本框 架,有效提升了温室的空间和环境调控能力,从而提高了温室作物的产量 和质量,有利于温室的环境调控和机械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本 实用新型对日光温室的采光屋面角进行改进,即将温室前部角度设为 58° 60°,拱面和水平线的角度距离温室前沿2米处为38° 40°, 4米 处25° 28°, 6米处12° 14°, 8米处3。 5°,从而保证了温室前屋面 的绝大部分有良好的透光率和内棚面结雾水滴自然下滑至棚底,有效减少 水滴直接落到植株叶片上进而降低病害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日光温室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大跨度日光温室包括后墙1、后屋面和弧形钢棚架3,其 中后墙1是由内设拉结柱4的灰土墙砌筑而成,后屋面后部位为砖墙5, 靠近采光面由下至上依次为钢架6、竹夹板7、油毛毡8、炉渣保温层9、
3油毛毡10和10CM厚水泥砂浆层2 (中间架拉结钢丝)。弧形钢棚架3 —端 与后屋面2的钢架6相连,另一端与地面上的预埋件11连接。该温室后 墙1内壁至弧形钢棚架3前角跨度为9 12米,温室脊高4 6米,上述 温室前部弧形钢棚架3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8° 60°,距温室前沿2米处 为38° 40°, 4米处25° 28°, 6米处12° 14°, 8米处3。 5°,从 而保证了温室前屋面的绝大部分有良好的透光率和内棚面结雾水滴自然 下滑至棚底,有效减少水滴直接落到植株叶片上进而降低病害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大跨度日光温室,包括后墙(1)、后屋面和弧形钢棚架(3),其特征是该温室后墙(1)内壁至弧形钢棚架(3)前角跨度为9~12米,温室脊高4~6米。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日光温室,其特征是上述温室前部弧形钢棚架(3)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8° 60°,距温室前沿2米处为38° 40。, 4米处25° 28°, 6米处12° 14。, 8米处3。 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跨度日光温室,包括后墙、后屋面和弧形钢棚架,其特征是该温室后墙内壁至弧形钢棚架前角跨度为9~12米,温室脊高4~6米。本实用新型的大跨度日光温室采用净跨度10米,脊高5米的基本框架,有效提升了温室的空间和环境调控能力,从而提高了温室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利于温室的环境调控和机械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本实用新型对日光温室的采光屋面角进行改进,即将温室前部角度设为58°~60°,拱面和水平线的角度距离温室前沿2米处为38°~40°,4米处25°~28°,6米处12°~14°,8米处3°~5°,从而保证了温室前屋面的绝大部分有良好的透光率和内棚面结雾水滴自然下滑至棚底,有效减少水滴直接落到植株叶片上进而降低病害发生。
文档编号A01G9/14GK201328279SQ200820230060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6日
发明者徐新福, 瞿捍择, 苏宁国, 郭文忠 申请人:郭文忠;宁夏农林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