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诱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2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诱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器技术领域,更具体是一种智能诱杀器。能大量减少化学农药的 应用和生产,主要用于农、林、果、蔬、茶等害虫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利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已有多年历史,它具有微量、专一、灵敏、 高效、无残留等特点,能有效的引诱雄蛾,常用于棉花、水稻、果园等害虫的预测预 报。其使用方法是用三根竹竿(或木棍)做成架子,在架子上放塑料盆,将诱芯用铁 丝穿起来放在塑料盆上面,方法原始,操作比较困难,诱芯常处在风吹、雨淋和曰光 之中,影响诱芯的使用寿命和效果。因此,单纯使用性引诱剂杀灭害虫受到限制。
本发明在过去应用的基础上做了很多调整,集成了几种成熟的技术,设计成一种 智能诱杀器。该诱杀器具备引诱雄虫,让更多的雌虫不能交尾,导致部分雌虫产下无 效卵;其次,卵寄生蜂可以直接杀死部分卵;其三接种病毒,为靶标幼虫患病毒病提 供毒源;上面三种作用为彻底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诱杀器,用于杀灭害虫,提高了诱杀效果, 诱杀效果好。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批量生产,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
一种智能诱杀器,由遮阳台、诱芯载物台、诱杀盆、诱芯载物台底座、"生物导 弹"载物台、诱杀盆支撑杆、花瓣型罩组成,其特征在于遮阳台与诱芯载物台连接; 诱杀盆底部装有一个"生物导弹"载物台,其作用是悬挂"生物导弹"产品;诱杀盆 中央设计了诱芯载物台安装诱芯,诱杀盆上方安装一个诱芯载物台,诱芯载物台下端 与诱杀盆底部连接,诱芯载物台上端有一个V型或U型凹口,下端装有一个生物导弹载物台,其作用是放置诱芯;诱芯载物台底座与诱杀盆连接,诱杀盆底部安装一个"生 物导弹"载物台,用于支撑"生物导弹"载体元件,也是支撑诱芯载物台的底座;花 瓣型罩设置在诱杀盆上方;支撑杆共有三根(六段),三根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诱杀盆 侧面,用于支撑整个装置。
本发明是利用"诱芯"和"生物导弹"进行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自然界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和遏制作用,能有效控制靶标成虫的数量,对成虫直接进行 "打击",对成虫所产的卵接种卵寄生蜂和病毒同时进行,可持续地控制了害虫的发 生与危害。其次是为"诱芯"和"生物导弹"提供了一种防风、防雨、防晒的装置, 延长了诱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诱杀效果。同时也为"生物导弹"提供了"发射装置", 保证了 "导弹"的定向性和专一性。该发明能广泛用于不同作物害虫(棉铃虫、甜菜 夜蛾、黄地老虎、小菜蛾、玉米螟、油桐尺蠖、茶毛虫等农林害虫)的防治。使用方 便,可重复利用。对不同的防治对象和不同生长期的作物可以随机调整其高度,使"诱 芯"的防治效果和"生物导弹"产品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该发明是暨国家发明专利 《绿叶松微型生物制剂》(ZL96119673.4)和国家发明专利《寄生蜂传递病毒防治害 虫方法》(ZL97109294.X)之后的又一发明。
所谓"生物导弹"就是一种生物杀虫卡,它的理论基础是"利用卵寄生蜂传递病 毒防治害虫"。据权威实验室测定,在田间应用常规病毒制剂喷洒,能对害虫起作用 的有效成分仅占1%, 65%流失在空气和土壤当中,34%遗留在作物表面,即99%被 浪费。为了减少这种浪费,科学家开始利用鸟类传送病毒,后来利用蜜蜂传递病毒, 都没能取得理想的效果。1991年,彭辉银领导的课题组利用昆虫病毒流行病学原理, 采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通过赤眼蜂将自己专为赤眼蜂设计的病毒专用剂型接到柞蚕 卵表面。当赤眼蜂咬破卵壳从柞蚕卵里爬出来时,病毒就会沾染在赤眼蜂身上。赤眼 蜂是靶标害虫的天敌,再加上昆虫的癌症——病原病毒,"生物导弹"就合成了。赤 眼蜂的定向性很强,能迅速准确地找到靶标。因此,它扮演了 "运载工具"的作用。 通过"生物导弹",它能使区域性的昆虫个体发病,并逐步形成病毒流行病,最终完 成对靶标害虫的控制。
该成果整合了病毒和卵寄生蜂各自优点,刷新了生防领域的前沿阵地,起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是对"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控制"理论的贡献。该产品杀虫目标明确, 对环境友好;节能安全,生产零排放。
目前,"生物导弹"产品已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辽宁等13个省市
4推广应用达30余万亩,深受农民和林业工人的好评。湖北应城市团山林场三县交界, 面积3000余亩,历年松毛虫发生严重,应用"生物导弹"后效果显著。云南普洱市 (原思茅市)是思茅松毛虫危害的重灾区,年发生量200万亩,2001 2004年连续应 用"生物导弹"4年,松毛虫被基本控制,为林业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获云 南省政府成果奖。2002年三峡坝区护坝山林发生松毛虫,面积约5000亩,森林破坏 严重,飞机不能作业,应用"生物导弹"后坝区森林植被保护完好。中国科教电影制 片厂拍成科教片害虫的克星一一 "生物导弹"治虫发向全国。除此之外,在四川11 个县正在应用"生物导弹"2号防治玉米螟,累计使用面积达10万亩,效果显著, 展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2005年"卵寄生蜂传递病毒防治害虫新技术"获得了国家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进行批量生产,而且使用 方便, 一次投资多年受益。使用性诱剂对茭白种植地的二化螟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在 4 9月份二化螟发生为害季节,茭白地1 3亩放一个诱捕器,基本能控制二化螟对 茭白的为害,保证了茭白质量的安全,操作方便。在贵州单季稻区,应用二化螟性诱 杀剂诱杀一代二化螟试验表明,平均每日/盆诱捕量为1.95-4.19头,最高可达24 头。二化螟幼虫数量下降87. 7%,枯鞘数量和白穗数量分别减少76. 19%和90. 92 %。 5月2 14日,应用性引诱剂对越冬代二化螟,诱蛾389头,占90.75%;第1 代应用性引诱剂对二化螟诱蛾144只,6月19单日诱杀50头。第2代应用性引诱剂 对二化螟(7 8月)共诱蛾104头,单日诱杀19头。第3代应用性引诱剂对二化螟(8 10月)诱蛾131只,因时间长,世代重叠,盛期不明显。


图1为一种智能诱杀器结构示意图
l-遮阳台,2-诱芯载物台,3-诱杀盆,4-诱芯载物台底座,5-"生物导弹"载物 台,6-诱杀盆支撑杆,7-花瓣型罩,8-支撑杆直接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智能诱杀器,由遮阳台l,诱芯载物台2,诱杀盆3,诱芯载物台底座4,"生
5物导弹"载物台5,诱杀盆支撑杆6,花瓣型罩7组成,遮阳台1与诱芯载物台2连 接,诱杀盆3底部有一个"生物导弹"载物台5,其作用是悬挂"生物导弹"产品, 诱杀盆3正中央安放诱芯载物台2,诱芯载物台2用于安装诱芯,诱杀盆3安装有诱 芯载物台2,诱芯载物台2下端与诱杀盆3底部连接,诱芯载物台2上端有一个V型 或U型凹口 ,下端装有一个生物导弹载物台5,其作用是放置诱芯,诱芯载物台底座4 与诱杀盆3连接,用于支撑"生物导弹"载物台5,也是支撑诱芯载物台的底座,花 瓣型罩7设置于诱杀盆3上方,支撑杆6共有三根(每根分二段, 一根为500毫米, 另一根为700毫米,根据作物的高度对诱杀盆的高度进行调节,可通过直接头8进行 连接)。三根支撑杆6固定连接在诱杀盆3侧面,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根据作物高低 进行调节,抬高或降低诱杀盆的高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诱杀器,由诱芯载物台(2)、诱杀盆(3)、生物导弹底座(4)、支撑杆(6)组成,其特征在于遮阳台(1)与诱芯载物台(2)连接,诱杀盆(3)底部装有一个生物导弹载物台(5),诱杀盆(3)上方安装一个诱芯载物台(2),诱芯载物台(2)下端与诱杀盆(3)底部连接,诱芯载物台底座(4)与诱杀盆(3)连接,花瓣型罩(7)设置在诱杀盆(3)上方,支撑杆(6)固定连接在诱杀盆(3)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芯载物台(2) 上端有一个V型或U型凹口,下端装有一个生物导弹载物台(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诱杀器。由遮阳台,诱芯载物台、诱杀盆、诱芯载物台底座、生物导弹载物台、诱杀盆支撑杆、花瓣造型罩组成。遮阳台与诱芯载物台连接,诱杀盆底部装有一个生物导弹载物台,诱杀盆上方安装一个诱芯载物台,诱芯载物台下端与诱杀盆底部连接,诱芯载物台底座与诱杀盆连接,花瓣型罩设置在诱杀盆上方,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诱杀盆侧面。诱芯载物台上端有一个V型或U型凹口,下端装有一个生物导弹载物台。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方便快捷,诱杀效果好。
文档编号A01M1/02GK101578970SQ20091006159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4日
发明者彭辉银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