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肥储水栽植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6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肥储水栽植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用于栽植造林或节水栽培或花卉养殖,具体涉及一种 携肥储水栽植皿。
背景技术
在栽植造林时,特别是山地、旱地、沙漠等水量少、浇水困难的 条件下,树苗的成活率一直是困扰绿化工作者的难题。分析栽植成活 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树苗在移栽过程中丧失了苗圃的水土条件, 再加上移栽、运输过程中大多的根系失水而干枯,过多的根系被截断, 树木移栽后地表干旱,因浇水困难、栽种的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不能 保持充足的水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储存水分且在运输过程中不损坏根系的 携肥储水栽植皿。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内壳,外壳与内壳连接为 一体,外壳里设有内壳,外壳的上端为敞口的,外壳的下端为有稍度 的敞口,敞口周围的边缘处设有若干个裂纹,内壳的顶端设有孔,孔 的周围边缘处设有若干个裂纹,内壳的下端为敞口的。
本发明的外壳与内壳之间放置松软的土质、水和营养液,保证树 木的支根与毛细根旺盛生长,内壳的底部可以填充营养土,结块后可以随皿搬运,营养土以肥沃的土壤为基础,添加适合树木有机肥,保 证主根生长。
移栽树木时本发明与树木一同放置到树坑内,主根系穿过内壳的 孔与地面接触,直接扎根在大地,支根与毛细根设置在外壳与内壳之 间,存储的水和营养,可以保证支根与毛细根生长所需要的水和营养, 确保移栽的树木成活。
内壳和外壳的开口处均有人工裂痕,以便于树木长大后自动开裂 本栽培皿,进入自然生长状态。
同理,本发明还可以用于瓜果的栽培,省肥省水,更适合于滴灌


-.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图(轴向剖视)。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内壳;3.孔;4.输送管;5.裂纹。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设 置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可以根据苗木的大小制作不同尺寸、不同形状、 不同的类型的本发明。
实施例一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外壳1、内壳2,外壳1与 内壳2连接为一体,外壳l为圆柱形,内壳2为圆柱形,外壳l里设 有内壳2,外壳l的上端为敞口的,外壳l的下端为有稍度的敞口,敞口周围的边缘处设有四条裂纹,内壳2的顶端设有孔3,孔3周围 的边缘处设有四条裂纹5,内壳2的下端为敞口的,外壳l的筒内设 有输送管4,输送管4用于输送水分、营养液等。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外壳为圆柱形,内壳为棱锥形,其它结构 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外壳为圆柱形,内壳为锥形,其它结构与 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外壳为棱柱形,内壳为棱锥形,其它结构 与实施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
1、携肥储水栽植皿,包括外壳、内壳,外壳与内壳连接为一体,外壳里设有内壳,外壳的上端为敞口的,外壳的下端为有稍度的敞口,敞口周围的边缘处设有若干个裂纹,内壳的顶端设有孔,孔的周围边缘处设有若干个裂纹,内壳的下端为敞口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肥储水栽植皿,其特征是外壳与内 壳之间设有输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肥储水栽植皿,其特征是外壳为圆柱 形,内壳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肥储水栽植皿,其特征是外壳为棱柱 形,内壳为棱锥形。
全文摘要
携肥储水栽植皿,主要用于栽植造林和渗灌方法栽培瓜果,它包括外壳、内壳,外壳与内壳连接为一体,外壳里设有内壳,外壳的上端为敞口的,外壳的下端为有稍度的敞口,敞口周围的边缘处设有若干个裂纹,内壳的顶端设有孔,孔的周围边缘处设有若干个裂纹,内壳的下端为敞口的。本发明的外壳与内壳之间放置松软的土质、水和营养液,保证树木的支根与毛细根旺盛生长,内壳的底部可以填充营养土,结块后可以随栽植皿搬运。移栽树木时本发明与树木一同放置到树坑内,主根系穿过内壳的孔与地面接触,直接扎根在大地,外壳与内壳之间可截留、存储水和肥料,保证支根与毛细根生长所需要的水和营养,确保移栽的树木成活和瓜果渗灌,节水保肥。
文档编号A01G9/02GK101627705SQ20091007504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0日
发明者睿 赵 申请人:睿 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