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龙胆的生态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313961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滇龙胆的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滇龙胆的生态种植方法,属植物栽培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滇龙胆(few/a/7a"《esce/7s),又名坚龙胆,系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产干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生千山坡草地、灌丛中、林下及山谷中,海拔1100-3000米。根茎及根入药,为《中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中药龙胆原植物之一,为常用大宗中药材,远销国内各地区,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等功效。滇龙胆草生长周期长,根系不发达,野生药材难于满足市场需求,并且由于长期无序采挖,也使资源濒临枯竭。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滇龙胆的原料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开展滇龙胆的人工种植技术摸索,但人工种植滇龙胆由于面临着占用耕地、药材质量下降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等难题,同时种植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只有实现滇龙胆有效、经济的生态种植才能满足市场对滇龙胆药材原料的需求、保证药材质量,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有效解决滇龙胆的原料问题,充分利用果园、老茶园或幼龄茶园的土地资源,提供一种经济效益高的滇龙胆生态种植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子以实现1.选地整地选择海拔1500-2200米之间,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株距较大的老茶园、果园或3年以下的幼龄茶园,每年雨季(4月至5月)来临前,茶园第一次翻耕时将地平整,除去杂草,开好排水沟,按照常规量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播种一般在雨季来临之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采用撒播或条播,播前用赤霉素200ppm浸泡种24小时,捞出后与10倍湿细沙混合均匀,播种量100g/亩。3.苗期管理滇龙胆的第一年生长期为幼苗生长期,在18—20'C温度下滇龙胆20天出苗,苗期注意不要让牛羊践踏小苗,干旱时注意保苗。4.田间管理第二年开春,滇龙胆进入生长旺盛期。在茶园或果园开始翻耕、除草、施肥时同时对滇龙胆进行除草、培土和施肥。其间注意除草时不要伤苗,除草时注意培土,同时施农家肥1500kg/亩,或者已给茶树施肥则不必施肥。滇龙胆属耐旱植物,只需利用自然雨水灌水。但雨季时要注意排水,以防烂根或病害发生。5.摘蕾第二年部分植株将会开花,为了保证药材产量,在形成花蕾时进行打顶,以防开花造成营养流失。6.留种第三年选择生长旺盛的植株留种,待花冠凋谢,种子基本成熟时连花冠一起采摘,晾干后搓揉并除杂质。7采收在第三年的12月或地上部分植物枯萎时采挖,注意尽量减少根部的损伤,采挖后,剪除地上部分,将根茎晾至半干时用手搓揉,将表皮及泥土搓去,整形后晾干后得到滇龙胆。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节约土地,增加茶园或果园收入等优点,为滇龙胆的人工规模种植奠定良好基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1、选地与整地a选地选择海拔1500-2200米之间,年降水在土1000画,气候湿润,大气、灌溉用水及土壤无污染的地区,要求栽种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老龄茶园、幼龄茶园或果园,其中老龄茶园、果园的茶树或果树的株行距不宜过密,幼龄茶园一般为1-3年的幼龄茶园,要求不能过于荫蔽。b整地选好地后,在每年雨季来临前(4月至5月上旬),茶园或果园翻耕、除草或施肥时将地平整,除去杂草,开好排水沟,按照常规量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播种及苗期管理a播种在雨季来临之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采用撒播或条播,播前用赤霉素200叩m和0.5%多菌灵可湿粉剂浸泡种24小时,捞出后与20的倍湿细沙混合均匀后播种,播种量为100g/亩。b苗期管理滇龙胆的第一年生长期为幼苗生长期,在18或20'C温度下滇龙胆20天出苗,苗期注意不要让牛羊践踏小苗,天过干时需要浇水保苗。一般第一年不除草,如果杂草过密,不宜拔草,用镰刀将草割去。一般不施肥,如果土地过于贫瘠可以适当施稀薄粪水。3、田间管理第二、三年为滇龙胆的生长旺盛期。a间苗、补苗第二年雨季来临吋(5-6月)间苗、补苗,保持株行距在土20cm。b除草、培土或施肥第二年雨季来临前结合茶园或果园进行除草、培土,注意除草、培土时不要伤及根部。并按照1500kg/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如果已给茶树施肥则不必专门针对对滇龙胆施肥。c滇龙胆属耐旱植物,只需利用自然雨水灌水。但雨季时要注意排水,以防烂根或病害发生。d病害管理在雨水过多的年份或排水不畅,滇龙胆易发生炭疽病、锈病和叶斑病。每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克,兑水250-40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炭疽病;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兑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洒,共喷2次,间隔5-7天,防治叶斑病;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每隔15—2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锈病。e摘蕾第二年部分植株将会开花,为了促进滇龙胆的根部生长,保证药材产量,在形成花蕾时进行打顶,以防开花造成营养流失。4、留种滇龙胆生长到第三年,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留种,待花冠凋谢,种子基本成熟即可采摘,连花冠一起采摘,晾干后搓揉,去除杂质即可。5、采收在第三年的12月或地上部分植物枯萎时采挖,注意尽量减少根部的损伤,采挖后,剪除地上部分,将根茎晾至半干时用手搓揉,将表皮及泥土搓去,整形后晾千后得到滇龙胆。发明人按照上述的方法在云南临沧市内XX乡具体实施。选择了海拔1970米的20年老茶园、3年幼龄茶园和木瓜园内实施,20年老茶园与3年幼龄茶园的茶树品种为云南大叶茶,木瓜园内木瓜为当地品种。老茶园和木瓜园内茶树和木瓜树的株行距为1.2mX1.2m,坡地,坡度为40°,幼龄茶园茶树的株行距为60cmX80cm,单行,台地,三个试验所选试验地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气候环境湿润,远离城巿及工业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均达国家二级标准。5月初春茶采摘过后,乘茶园或木瓜园中耕除草施肥时,翻地播滇龙胆种,种子在播前经赤霉素200ppm和0.5%多菌灵可湿粉剂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20的倍湿细沙混合均匀后播种。播种量为每亩播100g滇龙胆干种子。第一年不除草,只在杂草过密的地方用镰刀割去其地上部分。第二年5月雨季后乘茶园或木瓜园中耕除草施肥时,间苗、补苗,并施腐熟的农家肥。11月打顶摘蕾。第三年,12月待叶片枯萎时,采挖。栽种3年后,最高亩产136.4kg,平均亩产滇龙胆118.7kg,产生经济效益5343元(2008年按产地收购价45元/kg计)。详见下表表一不同滇龙胆种植方式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指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滇龙胆生态种植的方法,包括选地、播种与育苗、田间管理及采收与加工步骤,其特征在于a选地选择海拔1800-2200米之间,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好、株行距不宜过密,不太荫蔽的的老茶园、幼龄茶园和果园;b.播种与育苗种子在播前经赤霉素200ppm和0.5%多菌灵可湿粉剂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20的倍湿细沙混合均匀后播种,播种量100g/亩;播种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c.田间管理每年对茶园或果园的中耕、除草及施肥时对滇龙胆进行相应的除草施肥及培土管理,同时施农家肥1500kg/亩,或者已给茶树施肥则不必施肥;滇龙胆生长期间只需自然雨水灌水,但雨季时要注意排水,以防烂根或病害发生;第二年11月进行打顶摘蕾;d.采收与加工待第三年12月或地上植物部分枯萎时采挖,采挖后剪除地上部分,将根茎晾至半干时用手搓揉,将表皮及泥土搓去,整形后晾干后得到滇龙胆。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滇龙胆生态种植的方法,属植物栽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滇龙胆生态种植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利用老茶园、幼龄茶园和果园内空地,在茶园或木瓜园中耕除草施肥时,开展滇龙胆生态种植。种子在播前经赤霉素200ppm和0.5%多菌灵可湿粉剂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20的倍湿细沙混合均匀后播种。苗期一般不除草,不施肥。在第二年5月雨季后乘茶园或木瓜园中耕、除草、施肥时,间苗、补苗,并施少量腐熟的农家肥。11月打顶摘蕾。第三年,12月或地上部分植物枯萎时采挖。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节省土地、人工,保护环境、易于推广,经济效益高的优点。为滇龙胆的人工规模化种植奠定了良好基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文档编号A01D91/02GK101554119SQ20091009434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申请日期2009年4月13日优先权日2009年4月13日发明者刘大会,吴丽华,张智慧,张金渝,杨维泽,杨美权,范正华,赵振玲,航金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