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38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栽植盆的结构;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美观、能够省水、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浇水次数、能避免土壤流失、可使植物根部健康生长、防止积水、防止蚊虫滋生、避免传染病及提供人类健康乐活的生活环境的省水栽植盆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市面上常见的栽植盆,其排水孔皆设于栽植盆的底部,以利于排水,但如此一来,栽植盆中的土壤,干枯很快,须常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且在公知栽植盆排水的同时,土壤或多或少的跟随水排出,导致土壤流失,故会在公知栽植盆底部放置圆盘收集土壤,如此一来,除了不美观之余,上述所放置的圆盘,可能因盘内积水而导致蛟虫滋生,甚至有弓I发传染病的顾虑,甚为不妥。 由上述可知,公知栽植盆排水甚快,导致土壤干枯快、浇水次数增加及土壤流失,此外,栽植盆置于室内,为了避免浇水过多,导致水流满地,以致清洁上的麻烦,通常会于栽植盆底部放置圆盘,但该圆盘可能因积水而导致蚊虫滋生,甚至有引发传染病的顾虑,故甚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S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可省水、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浇水次数、避免土壤流失、可使植物根部健康生长、防止积水、防止蚊虫滋生、避免传染病及提供人类健康乐活的生活环境的省水栽植盆的结构。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其包括有栽植盆,[0006] 栽植盆的形状可为任何态样的中空容器; 栽植盆侧壁周围开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可为任意形状,并位于栽植盆侧壁周围,
且该排水孔与栽植盆底部相距有距离,使得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形成有空间。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排水孔开设位置高于栽植盆底部,
使得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留有空间,在浇水后,水能堆积在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
所形成的空间中,以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枯,且能减少浇水次数,达到省水的功用,且浇水
后,水中或多或少带有土壤流动,因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存有空间,间接的能使土壤停
留在上述的空间中,避免土壤流失,此外,栽植盆的排水孔处可装设网子或以石头阻挡,当
水流动时,水中或多或少带有土壤流动,但因排水孔装设有网子或以石头阻挡,可防止土壤
流失,使得土壤可以停留在栽植盆中,令栽植盆中的土壤不会匮乏。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排水孔开设位置高于栽植盆底部,使得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留有空间,在浇水后,既可省水、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浇水次数、避免土壤流失,又可使植物根部健康生长,此外,因栽植盆底部不需放置圆盘,使得栽植盆外型美观,且可防止积水、防止蚊虫滋生、避免传染病及提供人类健康乐活的生活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立体图;[0011]图2为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剖视示意图(一)图3B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剖视示意图(二)图4A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剖视示意图(一)图4B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剖视示意图(二)图5A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一);图5B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栽植盆 1排水孔 11石头 2土壤 3水 4网子 5透明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效、结构及特征能够有详尽的了解,举下列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 为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其包括有栽植盆1 ; 栽植盆l,其形状可为任何态样的中空容器。 其中,栽植盆1侧壁周围开设有排水孔11,该排水孔11可为任意形状,并位于栽植 盆1侧壁周围,且该排水孔11与栽植盆1底部相距一定距离,使得排水孔11至栽植盆1底 部之间形成有空间,其中排水孔11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请同时参阅图3A及图3B,图3A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剖 视示意图( 一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剖视示意图(二 )。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在栽植盆1侧壁周围的排水孔11处设置 有石头2,且该石头2与排水孔11设置有间隙,并于栽植盆1中装有土壤3。本实用新型省 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排水孔11开设位置高于栽植盆1底部,使得排水孔11至栽植盆1底部 之间留有空间,在浇水4后,水4能堆积在排水孔11至栽植盆1底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 以保持土壤3湿润,不干枯,可使植物的根部健康生长,且能减少浇水4次数,达到省水4的 功用;且浇水4后,水4中或多或少带有土壤3流动,因排水孔11至栽植盆1底部之间存有 空间,间接的能使土壤3停留在上述的空间中,避免土壤3流失;此外,因排水孔11处设置 有石头2,该石头2表面具有毛细现象,当水4过多时,水4会充满排水孔11至栽植盆1底 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因上述的石头2表面具有毛细现象,所以会把水4扩散到上层土壤3,保持土壤3湿润;同时,水4中或多或少带有土壤3流动,但因排水孔11处设置有石头2, 可防止土壤3流失,使得土壤3可以停留在栽植盆1中,令栽植盆1中的土壤3不会匮乏。 因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栽植盆1因底部不需放置圆盘,使得栽植盆1 外型美观,且可防止积水、防止蚊虫滋生、避免传染病及提供人类健康乐活的生活环境。 请同时参阅图4A及图4B,图4A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剖 视示意图( 一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剖视示意图(二 )。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在栽植盆1侧壁周围的排水孔11处装设 有网子5,并于栽植盆1中装有土壤3。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排水孔11开设位 置高于栽植盆1底部,使得排水孔11至栽植盆1底部之间留有空间,在浇水4后,水4能堆 积在排水孔11至栽植盆1底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以保持土壤3湿润,不干枯,可使植物 的根部健康生长,且能减少浇水4次数,达到省水4的功用;且浇水4后,水4中或多或少带 有土壤3流动,因排水孔11至栽植盆1底部之间存有空间,间接的能使土壤3停留在上述 的空间中,避免土壤3流失;此外,因排水孔11处装设有网子5,当水4过多时,水4会充满 排水孔11至栽植盆1底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此时,水4中或多或少带有土壤3流动,但因 排水孔11装设有网子5,可防止土壤3流失,使得土壤3可以停留在栽植盆1中,令栽植盆 1中的土壤3不会匮乏。 请同时参阅图5A及图5B,图5A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示 意图( 一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二 )。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的排水孔11可为任意形状,并可在栽植 盆1周围设置一条纵向透明壁6,当浇水4时,即可通过上述的透明壁6观看栽植盆1里的 土壤3水份是否足够,也可通过上述透明壁6知道土壤3是否干枯,使得栽植者可在适当的 时候浇水4,并给予适当的水4量,使得植物根部可以健康生长。 因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栽植盆1因底部不需放置圆盘,使得栽植盆1 外型美观,且可防止积水、防止蚊虫滋生、避免传染病及提供人类健康乐活的生活环境。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有下列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留有空间,故水能堆 积在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以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枯,且能减少浇水次 数,达到省水的功用。 2、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留有空间,故间接的 能使土壤停留在上述的空间中,避免土壤流失。 3、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排水孔处更可装设有网子或石头,故可防止土壤 流失,使得土壤可以停留在栽植盆中,令栽植盆中的土壤不会匮乏。 4、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排水孔处设置有石头,该石头表面具有毛细现 象,故可把底部的水扩散到上层的土壤中,保持上层土壤湿润。 5、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留有空间,故水能堆 积在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以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枯,且可使植物根部 健康生长。 6、本实用新型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因栽植盆因底部不需放置圆盘,使得栽植盆外型 美观,且可防止积水、防止蚊虫滋生、避免传染病及提供人类健康乐活的生活环境。[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其包括有栽植盆,该栽植盆为中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盆侧壁周围开设有排水孔,且该排水孔与栽植盆底部相距有距离,该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形成有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盆侧壁周围开设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所述排水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处设置有石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处设置的石头 与所述排水孔设置有间隙。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水栽植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处装设有网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省水栽植盆的结构,栽植盆侧壁周围开设有排水孔,且该排水孔与栽植盆底部相距有距离,使得排水孔至栽植盆底部之间形成有空间,使得水能堆积在该空间中,以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枯,且能减少浇水次数,达到省水的功用,并能间接的使土壤停留在上述的空间中,避免土壤流失,此外,排水孔处可设置有网子或石头,可防止土壤流失,使得土壤可以停留在栽植盆中,令栽植盆中的土壤不会匮乏,使得植物根部可以健康生长,且提供人类健康生活的生活环境。
文档编号A01G9/02GK201435908SQ2009200027
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
发明者陈轩翊 申请人:陈轩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