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采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涉及一种采茶机械,尤其是动力背负式采茶机械。
背景技术:
采茶机是为了提高采茶效率的一种装置,主要包括动力部分、风机、切割 部分、茶叶收集部分,技术原理为利用小型汽油机通过软轴传动,带动工作头 的双平行长齿刀具的切割,使高转速、高风量的风机吧切割好的茶叶吹往收集 袋,在此过程中对风机风量、风压有了很高的要求,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茶 叶的收集,采茶机的国家标准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损失率,就是与采茶机 的风量相关联的。但在风量增加的过程中,机械本身的风噪会大大的增加。市 场上现有采茶机的进风口采用的均是平口型,这种进风方式使风机的噪音变得 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解决茶叶掉落,增加风 量的同时又可以很好的控制风噪的采茶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采茶机,包括由动力带动输出风力 使切割下来的茶叶能往茶叶收集装置输送的风机装置,风机上盖设有进风口 , 其特征在于风机上盖进风口边沿切口为圆弧倒角,外端略大,里端略小。
采用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后,通过进风口的空气通过圆弧倒角的引导, 对气流产生一个导向的作用,减少涡壳内部逆流的产生,增加了风压,同时也 减少了涡壳共鸣噪音的产生,所以才能使风机风速达8.6M/S时,机器的噪音值 有90. 5DB(A)。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风机部分结构图,下面以图1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采茶机风机部分包括风机上盖(1)、进风口 (2)、 边沿切口 (3)、风机盖板(4)、风叶盘(5)、风机下盖(6)、转动齿轴(7)、 轴承(8)、送风口 (9)、扶手(10)、动力输送部分(11)及动力传送接驳器(12) 组成。
风机由风机上盖(1)、风机下盖(4)及者之间风叶盘(5)组成,风机上 盖(1)设有进风口 (2),风机上盖(1)进风口 (2)的边沿切口 (3)为圆弧 倒角,外端略大,里端略小,进风口 (2)上有风机盖板(4)起保护作用。风 机下盖(6)通过转动齿轴(7)与动力输送部分(11)相连,动力输送部分(11) 通过动力传送接驳器(12)与动力部门相连,转动齿轴(7)通过轴承(8)固 定于风机下盖(6)上,并与风叶盘(5)固定一起转动。当转动齿轴(7)带动 风叶盘(5)转动时,风从送风口 (9)输送往茶叶切割装置,并最终将从茶叶 切割装置上切割下来的茶叶吹往茶叶收集装置,以上装置上设有扶手(IO),便 于操作人员操作。
权利要求1.采茶机,包括由输出风力使切割下来的茶叶能往茶叶收集装置输送的风机装置,风机上盖(1)设有进风口(2),其特征在于风机上盖(1)进风口(2)的边沿切口(3)为圆弧倒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采茶机涉及一种采茶机械,尤其是动力背负式采茶机械,主要包括动力部分、风机、切割部分、茶叶收集部分。本实用新型改变现有采茶机的进风口的平口型设计,风机上盖进风口边沿切口采用圆弧倒角,通过进风口的空气通过圆弧倒角的引导,对气流产生一个导向的作用,减少涡壳内部逆流的产生,增加了风压,同时也减少了涡壳共鸣噪音的产生,所以才能使风机风速达8.6M/S时,机器的噪音值有90.5DB(A)。减少风机风向逆流的产生,增大了风压,降低了采茶机工作时的茶叶损失,降低了茶损率,而且有效降低了风机噪音,提高了产品的操作性能。
文档编号A01D46/04GK201409313SQ200920138520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31日
发明者吴荣鑫 申请人:吴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