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爆炸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92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主动式爆炸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的爆炸钩。
背景技术
现有普遍使用的一种爆炸钩的基本结构为若干根鱼线连在一起,其中 一根鱼线上连有装饵簧,其他各鱼线上连有鱼钩。这种爆炸钩在使用时,在 鱼钩上装上钓饵,并将鱼钩及装饵簧由饵料包裹住,然后拋入到水中,即可 实施垂钓。上述现有的爆炸钩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是当鱼将鱼钩吸入到口 中,将鱼钩上的钓饵吃掉后,往往会将鱼钩顺利的吐出,经常会出现钓饵被 吃光,而鱼没有被鱼钩钩住的现象。可见现有这种的爆炸钩是被动的来钩鱼, 因此经常会有钓佴被吃光,鱼又没钓到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式爆炸钩,它所具有的鱼钩在被鱼 吸入到口中后,会主动的对鱼进行钩挂,进而大大提高鱼被钩住的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主动式爆炸钩,包括有鱼 线和鱼钩, 一支架的前端与一导管相连,支架的后部上装有弹簧,弹簧的一 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弹簧的自由端铰接有一挂钩,挂钩上固定有穿线环, 在支架上固定有与挂钩配合的挂接件,鱼线穿过穿线环及导管,鱼线的一端 固定在支架或导管上,鱼钩连接在鱼线伸出在导管前方的另一端上。
本主动式爆炸钩与主鱼线相连后,将挂钩挂在挂接件上,在鱼钩上装上 钓饵,用饵料将鱼钩及导管的前部包裹,将本主动式爆炸钩投入到水中,即 可实施垂钓。在鱼将鱼钩及其上的钓饵吸入到口中的过程中,鱼线会拉动挂 钩上的穿线环,使挂钩与挂接件脱开,在弹簧的作用下,穿线环会带动鱼线 及鱼钩快速回缩,进而使鱼钩在瞬间将鱼钩住。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反应灵敏,它可大大提高上鱼率。


图l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动式爆炸钩的支架1前端与一导管7相连为一体, 支架1的后部上装有弹簧3,弹簧3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在弹簧3的自 由端铰接有一挂钩5,挂钩5上固定有穿线环6。在支架1上固定有与挂钩5 配合的挂接件4,挂接件4呈环圈状,挂接件4套在支架1上。弹簧3的设置 方式为在支架l的后部穿装有一空心轴2,弹簧3缠绕在空心轴2上,弹簧 3的一端通过与固定在支架1上的挂接件4抵靠被固定。
在导管7的外侧固定有两只以上沿其周向均布的饵料支撑杆8,本实施例 中,饵料支撑杆8为四只,在饵料包在导管7及饵料支撑杆8的外部时,饵 料支撑杆8可对饵料起到依附作用,防止饵料的脱落。在导管7下部的饵料 支撑杆8上固定有配重环11。配重环U可为铅、锡等比重较大的金属材料。 配重环ll的设置,可保证本主动式爆炸钩落入水中后,其下部先着地。在支 架1的后端固定有一接线环13。接线环13用于连接与鱼竿相连的主鱼线。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动式爆炸钩还包括有鱼线9和鱼钩10,鱼线9穿过 穿线环6及导管7,鱼线9的一端可固定在支架1或导管7上。本实施例中, 鱼线9的一端固定在导管7上,鱼线9一端的固定方式为将鱼线的一端绕 成具有活结12的环圈9a,将该环圈9a套在导管7外部,然后调整活结12, 使环圈9a紧套在导管7上。鱼钩10连接在鱼线9伸出在导管7前方的另一 端上,鱼钩10为两只以上。
另外,图2中将鱼线和鱼钩省略。
由图1可见,本主动式爆炸钩与主鱼线相连后,将挂钩5挂在挂接件4 上,在鱼钩10上装上钓饵,用饵料将鱼钩10、饵料支撑杆8及导管的7前部 包裹,将本主动式爆炸钩投入到水中,即可实施垂钓。在本爆炸钩上的饵料 逐渐化开后,鱼钩10及其上的钓饵会露出,在鱼将鱼钩10及其上的钓饵吸 入到口中的过程中,鱼线9会拉动挂钩5上的穿线环6,使挂钩5与挂接件4 脱开,在弹簧3的作用下,穿线环6会带动鱼线9及鱼钩IO快速回縮,进而 使鱼钩10在瞬间将鱼钩住。
权利要求1、主动式爆炸钩,包括有鱼线和鱼钩,其特征在于一支架的前端与一导管相连,支架的后部上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弹簧的自由端铰接有一挂钩,挂钩上固定有穿线环,在支架上固定有与挂钩配合的挂接件,鱼线穿过穿线环及导管,鱼线的一端固定在支架或导管上,鱼钩连接在鱼线伸出在导管前方的另一端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爆炸钩,其特征在于导管的外侧固定 有两只以上沿其周向均布的饵料支撑杆,在导管下部的饵料支撑杆上固定有 配重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爆炸钩,其特征在于在支架的后端固 定有一接线环。
专利摘要主动式爆炸钩,包括有鱼线和鱼钩,一支架的前端与一导管相连,支架的后部上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在弹簧的自由端铰接有一挂钩,挂钩上固定有穿线环,在支架上固定有与挂钩配合的挂接件,鱼线穿过穿线环及导管,鱼线的一端固定在支架或导管上,鱼钩连接在鱼线伸出在导管前方的另一端上。本主动式爆炸钩所具有的鱼钩在被鱼吸入到口中后,会主动的对鱼进行钩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反应灵敏,它可大大提高上鱼率。
文档编号A01K91/06GK201388453SQ200920143250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日
发明者徽 魏 申请人:徽 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