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水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21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树节水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种植浇灌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植树节水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的种植方法树木无法对多余的自然降水进行利用,尤其在旱区沙区,自然降水不能充分利用,而当树木需要水分时,大部分的水已渗入地下或蒸发,既造成对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植物又没有充足的水源浇灌。普通的人工浇灌时,一半以上的水都被渗入地下或蒸发了 ,也造成对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将自然降雨充分利用,为植物提供水源,缓
解干旱地区植物缺水的状况,提供一种植树节水浇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解决 —种植树节水浇灌装置,在植树区域的地面下设置一聚水池,在树坑下埋装一保水囊,保水囊与聚水池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聚水池上端装一漏水档板,漏水档板上端铺设一层收水膜,收水膜上由土覆盖至与地面等高;所述保水囊上端距地面低20-30公分,四周捕开成漏斗状铺设有收水膜,收水膜底部放入保水囊顶内。 所述聚水池上方地面上设一浇灌槽,浇灌槽中设一通入聚水池的测水尺,浇灌槽底部测水尺出口处设一密封塞,浇灌槽上端设一盖板。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自然降水充分利用,为植物提供水源,在自然降雨不足维持树木成活时,可以人工浇灌,还可以用以向水中施肥,促进树木的生长。节约水资源,方便植物浇灌。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种植树节水浇灌装置,在植树区域的地面下设置一聚水池io,然后在每个树坑
下埋装一保水囊7,保水囊7与聚水池10之间通过导管9连通,导管9内装有毛细绳8。聚水池10上端装一漏水档板ll,漏水档板11上端铺设一层收水膜5,收水膜5上由土覆盖至与地面等高;所述保水囊7上端距地面低20-30公分,四周铺开成漏斗状铺设有收水膜5,收水膜5底部放入保水囊7顶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在上述聚水池10上方地面上设一浇灌槽l,浇灌槽1中设一通入聚水池10的测水尺3,在浇灌槽1底部测水尺3的出口处设一密封塞4,浇灌槽1上端设一盖板2。[0012] 本实用新型聚水功能为自然降雨时,聚水膜5将更大面积内的降雨收集到聚水池10和保水囊7中,当保水囊7中的水量大于树木正常需求时,通过导管9导入聚水池10中。 供水功能为当树木缺水时,保水囊7通过导管9的毛细绳8就会产生吸力,通过毛细绳与导管将水供给保水囊,当保水囊内的湿度达到一定成度时,供水就会自动停止,从而有利于摧活旱区种植的树木。 本实用新型在旱区可多种使用,单树种植时采用第一种实施方式即可,成片种植时可用第二种实施方式。 使用方法如图1所示,挖好树坑,将保水囊打开,装入带有肥料的土,将树根植入保水囊中的土中,然后将保水囊合上。将装有毛细绳的导管与保水囊接通,整体放入树坑内,填土至保水囊上端距地面20-30公分,然后将收水膜5四周铺开成漏斗型,底部放入保水囊顶内。如是单树可直接连上聚水池,聚水池可用多种材料制成,提倡以自然环保材料为好。 在树林周边找一地势便于集水的位置,人工挖一个聚水池IO,聚水池可与多个导管9连接, 一个导管9可与多个保水囊7相连。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浇灌槽1是在自然降雨不足维持树木成活,需要人工浇灌时使用,也可以用以向水中施肥,促进树的生长。浇灌槽l的盖板2用来保护浇灌槽及人员管理使用。在浇灌槽1底部设有密封塞4,防止不浇灌时聚水池水分挥发,测水尺3用以检查聚水池10的水量。
权利要求一种植树节水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植树区域的地面下设置聚水池(10),在每个树坑下埋装一保水囊(7),保水囊(7)与聚水池(10)之间通过导管(9)连通,所述聚水池(10)上端装一漏水档板(11),漏水档板(11)上端四周铺设一层收水膜(5),收水膜(5)上由土覆盖至与地面等高;所述保水囊(7)上端距地面低20-30公分,四周呈漏斗状铺设有收水膜(5),收水膜(5)底部放入保水囊(7)顶内。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植树节水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9)内装有毛细绳(8)。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树节水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池(10)上方地 面上设一浇灌槽(l),浇灌槽(1)中设一通入聚水池(10)的测水尺(3),在浇灌槽(1)底部 测水尺(3)的出口处设一密封塞(4),浇灌槽(1)上端设一盖板(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树节水浇灌装置,在植树区域的地面下设置一聚水池,在树坑下埋装一保水囊,保水囊与聚水池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聚水池上端装一漏水挡板,漏水挡板上端铺设一层收水膜,收水膜上由土覆盖至与地面等高;所述保水囊上端距地面低20-30公分,四周捕开成漏斗状铺设有收水膜,收水膜底部放入保水囊顶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自然降水充分利用,为植物提供水源,在自然降雨不足维持树木成活时,可以人工浇灌,缓解干旱地区植物缺水的状况,还可以用以向水中施肥,促进树木的生长。节约水资源,有利于植物成活。
文档编号A01G27/06GK201479692SQ20092014387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6日
发明者胡啸堃, 胡红军 申请人:胡红军;计岫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