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目白鲑流水自然产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55阅读:9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凹目白鲑流水自然产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凹目白鲑流水自然产卵池系统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技术背景凹目白鲑的原产地是在前苏联的贝加尔湖,其在产前的怀卵期要沿主 河道色楞格河溯河上游,以完成其性腺的最后发育。以往凹目白鲑采用的是高白鲑的人工 繁育方式,导致在发眼卵破膜时破膜率很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接近真实地模拟原产地自然环境和水 体条件的凹目白鲑流水自然产卵池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凹目白鲑流水自然产卵池系统由鱼池和接卵网 箱两部分组成,鱼池为长方体,池内一端部设置〕形端头,在端头上方装设有大口径水管;在 池内靠近另一端部处设置〔形端头,二端头开口相向而对。在〔形端头尖部处间隔装设竖向 的头、二道拦栅,在两端头间的池底,自〕形端头向〔形端头下倾。在〔形端头上设置出水口, 在出水口至鱼池短边壁间的池底为水平面,其上立有由正方体网架和围在其前、后、左、右、 下的五面过滤网组成的接卵网箱,其中下方过滤网不落地,网架上端面敞口,过滤网网眼小 于鱼卵卵径。接卵网箱与出水口间通过输卵管连通。在正对出水口的鱼池短边壁上开有排 水口,装设有闸板。 本产卵池系统接近真实地模拟了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和水体条件,使得所取得的凹 目白鲑受精卵孵化率较人工采卵所得的受精卵出苗率提高15-18%。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凹目白鲑流水自然产卵池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1、排水口,2、接卵网箱,3、输卵管,4、二道拦栅,5、头道拦栅,6、〔形端头,7、 鱼池,8、池底,9、〕形端头,10、水阀,11、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凹目白鲑流水自然产卵池系统由鱼池7和接卵网箱2两部分 组成,鱼池7为长方体,池内一端部设置〕形端头9,在端头上方装设有大口径水管11 ;在池 内靠近另一端部处设置〔形端头6,二端头开口相向而对。在〔形端头6尖部处间隔装设竖 向的头、二道拦栅5、4,在两端头间的池底8,自〕形端头9向〔形端头6下倾。在〔形端头6 上设置出水口 ,在出水口至鱼池7短边壁间的池底8为水平面,其上立有由正方体网架和围 在其前、后、左、右、下的五面过滤网组成的接卵网箱2,其中下方过滤网不落地,网架上端面 敞口,过滤网网眼小于鱼卵卵径。接卵网箱2与出水口间通过输卵管3连通。在正对出水 口的鱼池短边壁上开有排水口 l,其上装设有闸板。 产卵时,打开水阀10由水管11放出低温山泉水入倾斜鱼池7,使其产生较强的向 下的冲击水流,将怀卵期的凹目白鲑亲本放入头道拦网5前的池中,在几近原产地自然环 境和水体条件下使其溯流上游,完成其性腺的最后发育。每天两次到接卵网箱2中收集受 精卵即可。头、二道拦栅5、4主要是拦截大鱼不使之跃入接卵网箱2处的池内,鱼池7内的 水位由闸板控制。
权利要求一种凹目白鲑流水自然产卵池系统,由鱼池和接卵网箱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鱼池为长方体,池内一端部设置〕形端头,在端头上方装设有大口径水管;在池内靠近另一端部处设置〔形端头,二端头开口相向而对,在〔形端头尖部处间隔装设竖向的头、二道拦栅,在两端头间的池底,自〕形端头向〔形端头下倾,在〔形端头上设置出水口,在出水口至鱼池短边壁间的池底为水平面,其上立有由正方体网架和围在其前、后、左、右、下的五面过滤网组成的接卵网箱,接卵网箱与出水口间通过输卵管连通,在正对出水口的鱼池短边壁上开有排水口,装设有闸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目白鲑流水自然产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卵网箱的下方 过滤网不落地,网架上端面敞口 ,过滤网网眼小于鱼卵卵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凹目白鲑流水自然产卵池系统属于水产养殖领域,由鱼池和接卵网箱两部分组成,长方体鱼池内一端部设置〕形端头,端头上方装设水管;在池内靠近另一端部处设置〔形端头,二端头开口相向而对,在〔形端头尖部处间隔装设竖向的头、二道拦栅,在两端头间的池底,自〕形端头向〔形端头下倾,在〔形端头上设置出水口,在出水口至鱼池短边壁间的池底为水平面,其上立有由正方体网架和围在其前、后、左、右、下的五面过滤网组成的接卵网箱,接卵网箱与出水口间通过输卵管连通,在正对出水口的鱼池短边壁上开有排水口,装设有闸板。本池接近真实地模拟了凹目白鲑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和水体条件,使得所取得的受精卵孵化率较人工采卵所得的受精卵出苗率提高15-18%。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1509497SQ20092016450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倪剑, 李建玉, 杨文建, 杨文荣, 钟小波, 黄银涛 申请人:新疆赛湖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