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8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渔线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钓的可变速(纺车式)渔线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流行的渔线轮一般都只有一种档位,即在通过摇手柄巻绕渔线时,转速是固定的,只有单一的收线速度。 一般来说,低转速比收线慢,容易挂底;高转速比收线快,但是在钓取大鱼时,使用者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摇动摇手柄,钓鱼人收线时会非常费力。[0003] 中国专利申请CN97238913. X提供了一种可换档的渔线轮,其包括绕线轮、泄力机构、来回反复机构、绕线器、绕线器逆止机构、摇手柄,在外壳内装有能使绕线器获得一种以上转速的齿轮副及其换挡结构。这种渔线轮在不增加渔线轮体积的情况下使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转速比,经换挡机构可使其改变收线放线速度,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满足钓鱼的需要。 但是,上述专利所揭示的技术方案需要用到多联齿轮,而多联齿轮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且整体的变速结构亦十分复杂,这导致其长期无法投入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线轮,其包括外壳、绕线器、线轮,其中在所
述外壳内设一传动轴以及一主轴,其中, 在主轴上至少设置有第一主齿轮和第二主齿轮; 在传动轴上至少设置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 第一主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配套,第二主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配套。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了传动轴传动,使其结构更为简化,而且各齿轮的制造成本亦
较低,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渔线轮还包括一连接拨片和一拨片反复机构,拨片反复机构设置在传动轴上,连接拨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拨片反复机构。更优选地,连接拨片是由软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当受力过大时可以弯曲。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渔线轮还包括一换挡手柄,连接拨片的另一端与换档手柄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渔线轮还包括一拨片弹簧,所述拨片弹簧的一端连接外
壳,另一端连接连接拨片,更优选地,在所述拨片往复机构内设有轴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轴与主轴 行设置,使得渔线轮的结构更为紧凑。 优选地,在外壳内还设有一齿盘,在传动轴上还设有齿杆,齿盘与齿杆配套设置,
齿盘通过齿杆带动传动轴转动,更优选地,在齿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摇手柄。 优选地,第一传动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传动齿轮的直径,第一主齿轮的直径小于
第二齿轮的直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常状态下渔线轮结构;[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状态下渔线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1、2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渔线轮是一种可变速的纺车式渔线轮,包括外壳21、线轮2、线轮座3,其中外壳21、线轮座3系由金属材料制成,在线轮2的端部还设有一泄力机构l,其可以起到调节泄力大小的功能。 在外壳21内设有一传动轴13以及一主轴16。线轮座3固定于主轴16上,主轴16可以带动线轮座3转动,从而实现收放线的目的。在主轴16上至少设置第一主齿轮17、第二主齿轮18,第二主齿轮18位于第一主齿轮17的前端,第一主齿轮17的直径小于第二主齿轮18的直径,主轴16可轴向移动。本实施中,渔线轮还包括有一来回往复机构11,该来回往复机构11固定于主轴16,因此该来回往复机构11可以通过主轴16带动线轮座13进行往复轴向移动,从而使得鱼线可以均匀的巻绕在线轮2上。 传动轴13与主轴16平行排列,在传动轴13上至少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14、第二传动齿轮15,第二传动齿轮15位于第一传动齿轮14的前端,第一传动齿轮14的直径大于第二传动齿轮15的直径,第一传动齿轮14、第二传动齿轮15通过固定销20固定在传动轴13上,传动轴13可以轴向移动。主齿轮和传动齿轮配套设置,具体的,第一主齿轮17与第一传动齿轮14相配套,第二主齿轮18与第二传动齿轮15相配套,亦即,在通过传动轴13来带动主轴16时,既可以选择由第一主齿轮17与第一传动齿轮14啮合来传动,也可选择由第二主齿轮18与第二传动齿轮15啮合来传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传动轴13和两个传动齿轮,可以使得变速结构更为简化,降低制造成本。 在传动轴13上还设有拨片反复结构19和齿杆IO,拨片反复机构19与连接拨片7的一端连接,优选的,该连接拨片7是软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如具有良好弹性的钢材,当受力过大时可以弯曲,其可以保护齿轮不受伤害。在拨片反复机构19的内部设有一轴承,其保证拨片反复机构19可以内转而外不转,因此拨片反复机构19本身可以不随着传动轴13的转动而转动,连接拨片7可以拨动拨片反复机构19而使得传动轴13做轴向移动。[0024] 连接拨片7的另一端连接在换档手柄6上,因此通过调节换档手柄6来控制连接拨片7,从而拨动拨片反复机构19而使得传动轴13做轴向移动。此处,将连接拨片7与换档手柄6的位置关系表述为"连接",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表述应该做广义理解,无论是图中示意的搭接方式还是其他连接方式,只要能通过换档手柄6来带动连接拨片7的连接方式,均在"连接"范围之内,甚至,连接拨片7与换档手柄6 —体成型亦可理解为"连接"。 本实施例中,钓鱼人可以一手控制换档手柄6,另一手控制摇手柄,因此可以两手同时操作,变速更便捷,可以对鱼钩持续施压,防止鱼溜走。 本实用新型中,除了使用连接拨片7和换档手柄6来控制传动轴的移动来变速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移动传动轴,譬如直接通过推动传动轴的末端来移动。[0027] 为了使得传动轴的位置可以自动回复,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在渔线轮内部还设有一拨片弹簧8,其一端固定于渔线轮的外壳21的内侧,另一端连接连接拨片7,如图所示,该弹簧的一端勾住连接拨片7,当连接拨片7受换档手柄6的作用拨动拨片反复机构19而使得传动轴13做轴向移动时,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在放开换档手柄6后,弹簧的回复力可以带动连接拨片7回复到原有的位置,同时亦带动传动轴的回复。 在外壳21还设有齿盘9,在传动轴13上设有齿杆10,齿盘9与齿杆10配套,齿盘9转动可以带动齿杆IO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13转动。在齿盘9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摇手柄5,通过摇手柄的摇动,可以使得齿盘9转动。 在正常状态下,传动轴的第一传动齿轮14与主轴的第一主齿轮17啮合,此时,由传动轴上的大齿轮(第一传动齿轮14)带动主轴上的小齿轮(第一主齿轮17),因此该渔线轮具有较高的转速比,可以较快速度的收渔线,适用于钓取小鱼或者回收渔线。[0030] 当钓鱼大鱼时,可以扳动换档手柄6,使得传动轴13向前轴向移动(定义图1中向左方向为向前方向),使得第一传动齿轮14脱离第一主齿轮17,而传动轴上的第二传动齿轮15与主轴上的第二主齿轮18啮合,此时,由传动轴上的小齿轮(第二传动齿轮15)带动主轴上的大齿轮(第二主齿轮18),此时渔线轮具有较低的转速比,此时收线速度慢,但是收线比较省力,可以较轻松的钓取大鱼。而后,在放开换档手柄6后,可以通过弹簧8的作用将传动轴后移,将渔线轮回复到高转速比。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齿轮切换时紧凑衔接,避免空转,优选的,此处正常状态下,在水平方向,第二主齿轮18与第二传动齿轮15间隔距离与第一主齿轮14的宽度大致相等,即第二主齿轮18与第二传动齿轮15大致间隔一个齿轮的宽度。优选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3上的第一传动齿轮14、第二传动齿轮15可以紧密排列,而主轴上的第一主齿轮14和第二主齿轮15之间间隔两个齿宽的距离。 上述实施例,只示意了具有两极变速的渔线轮结构,但是依此类推,可以在传动轴上设置两个以上的齿轮,同时在主轴上设置相对应的齿轮,即可以实现三级、四级等多极变速。 本实施例以高转速比为l : 5常态的工作状态以及低转速比为1 : 2.5的省力工作状态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当然该转速比只是示意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转速比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应性调整的。 如图1所示,正常状态下,在操作本渔线轮时,可以摇动摇手柄5转动齿盘9带动齿杆10以一定速度转动,因此传动轴13以同样的速度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4,与其啮合的第一主齿轮17获得5倍的速度,以此速度带动线轮座3的转动。同时齿盘9中的小齿转动传动齿轮12移动来回往复机构11带动线轮2做轴向运动。 如图2当需要切换速度时,勾住换挡手柄6,通过连接拨片7轴向移动拨片往复机构9,推动传动轴以及第一传动齿轮14、第二传动齿轮15轴向滑动,使第一传动齿轮联14脱离第一主齿轮17,而第二传动齿轮15和第二主齿轮18啮合,使得主轴的速度降低为2. 5倍转速,到达轻松省力的收线。 当需要回复到正常速度l : 5的速度转动时,放开勾住的换挡手柄6,拨片拉簧8施力拉住连接拨片7带动拨片往复机构9、传动齿轮和传动轴13回到原位,使第二传动动齿轮15和第二主齿轮联18脱离,第一传动齿轮14和第一主齿轮17啮合,即可高速收线,
权利要求一种渔线轮,其包括外壳、绕线器、线轮,其中在所述外壳内设一传动轴以及一主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上至少设置有第一主齿轮和第二主齿轮;在所述传动轴上至少设置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配套,所述第二主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配套。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线轮还包括一连接拨片和一拨片反 复机构,所述拨片反复机构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连接拨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拨片反复 机构。
3. 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拨片是由软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当 受力过大时可以弯曲。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线轮还包括一换挡手柄,所述连接 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换档手柄连接。
5. 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线轮还包括一拨片弹簧,所 述拨片弹簧的一端连接外壳,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拨片。
6. 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拨片往复机构内设有轴承。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主轴平行设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一齿盘,在所述传动 轴上设有齿杆,所述齿盘与所述齿杆配套设置,所述齿盘通过所述齿杆带动传动轴转动。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 传动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主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 间间距与所述第一主齿轮的宽度大致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渔线轮,其包括外壳、绕线器、线轮,其中在所述外壳内设一传动轴以及一主轴,其中,在主轴上至少设置有第一主齿轮和第二主齿轮;在传动轴上至少设置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主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配套,第二主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配套。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了传动轴传动,使其结构更为简化,而且各齿轮的制造成本亦较低,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A01K89/01GK201528602SQ200920199750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房忠达 申请人:房忠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