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5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杀灭害虫用的器具,特别涉及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蟑螂被称为四害之一,是室内害虫,经常偷吃各种食物,咬嚼衣物、书籍、字画等, 甚至未洗净的皮包、皮鞋等,都可成为它们的入侵对象。此外,蟑螂还排泄废物污染病菌、麻 风杆菌、白候杆菌以及蛔虫卵等,传播多种疾病,其分泌物和粪便中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 危害人类的健康。此外,它还分泌一种有特殊恶臭的油状物,在食物和餐具及日常用具上爬 行时留下异味和多种病原体。目前捕捉蟑螂的方法有很多,有的采用化学方法,即喷洒各种化学药品,如喷洒 胶饵、胶剂、粉剂等,有的采用物理方法,如用粘蟑板,还有的采用生物方法,如用纯生物杀 蟑胶饵等。但还是以化学捕杀法为主,由于化学药品对人类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一些 捕捉和诱捕蟑螂的器具不断问世,但大多数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不易普及,且捕捉的蟑 螂很容易逃脱,捕获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环保、 使用方便的捕蟑器。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它包括诱捕盒、诱饵盒、活动面板和支脚,上述诱捕盒由 盒体和盒盖构成,盒体壁上设有储虫口,盒体底部设有诱捕孔道,所述支脚设置在盒体底 部,诱饵盒连接在盒盖的下表面上,且该诱饵盒的上表面与盒盖贯通,盒盖盖合在盒体上; 活动面板上设有连接盖,该连接盖内设有诱捕通道,上述活动面板与诱捕盒插接成一整体。上述诱捕通道的一端为大口,另一端为小口,且大口与诱捕盒盒体壁上的储虫口 紧密贴合,小口伸于储虫器内。上述诱捕装置主要是用于安装在蟑螂储虫器上,当蟑螂进入诱捕器后,可通过诱 捕通道进入储虫器,因储虫器的空间体积较大,可为诱捕入储虫器的蟑螂提供一定的活动 空间,以便于诱捕更多的蟑螂;又因诱捕通道一端大、另一端小的特殊设计,可使进入储虫 器的蟑螂易进不易出,以达到诱捕存储的目的。为了便于连接,且可随时拆卸,对诱捕入储虫器的蟑螂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排 泄物过多,发出难闻的气味。在上述连接盖上可设有螺纹或卡槽,这样储虫器便可螺接或插 接在连接盖上。如将连接盖设计为带有内螺纹的环形体,储虫器的一端设有与连接盖相匹 配的接头,且该接头上设有外螺纹,并与连接盖螺接。为了便于加工,储虫器与连接盖也可 为插接,如可在连接盖上设置卡槽,在储虫器的接头处设置与连接盖匹配的凸卡,凸卡滑插 入卡槽内。为了使诱饵盒内所放诱饵的气味很好地散发出去,在诱饵盒的盒体壁上均勻分布有通孔,诱捕盒的盒盖上还设有一诱饵盒盖,该诱饵盒盖上设有一手柄。诱饵盒盖可将诱饵封于诱饵盒内,使蟑螂仅能闻到诱饵的气味,而无法触及到诱饵;诱饵盒盖上设计的手柄可 方便随时更换诱饵。为了节约成本,且使诱捕盒内通气性好,便于诱饵盒内的气味散发,盒体底部还设 有均勻分布的通孔,诱捕孔道的下端口大、上端口小,且与盒体内外相通;该诱捕孔道的两 相对壁上均勻分布有通孔,在其孔道内的另两相对壁上还设有凸楞。为了使捕蟑器的诱捕效果更好,在诱捕通道的内壁上还可均勻分布有通孔或网 格。为了降低成本,绿色环保,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储虫器可为一圆形废弃塑料瓶或玻 璃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盖可设计为与废弃矿泉水瓶的瓶口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可直接 将废弃的矿泉水瓶作为储虫器,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绿色环保,使用方便,制备成本低廉,易于普及,诱捕效 果好,可规格系列化生产的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抓住的蟑螂难以逃脱,从而提高了诱捕效 率,对捕获的蟑螂可选择多种方法进行灭杀,适用于饭店、餐厅、超市、粮库以及家居等不同 场所捕蟑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诱饵盒与诱捕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诱饵盒与诱捕盒储虫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诱捕盒、活动面板和储虫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1诱捕盒,2诱饵盒,3活动面板,4储虫器,5支脚,6盒体,7盒盖,8储虫 口,9诱捕孔道,10诱饵盒盖,11连接盖,12诱捕通道,13通孔,14凹槽,15手柄,16接头,17 凸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 例。实施例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它包括诱捕盒1、诱饵盒2、活动面 板3和支脚5,将该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安装在一用废弃的塑料瓶制成的储虫器4上,诱捕盒 1由盒体6和盒盖7组成,盒体6壁上设有储虫口 8,盒体6底部设有诱捕孔道9和支脚5, 支脚5不但能起到支撑作用,并使盒体与地面留有一定的空隙,便于蟑螂爬入诱捕盒内,盒 盖7的下表面上设有诱饵盒2,该诱饵盒2的上表面与盒盖7贯通,盒盖7盖合在盒体6上;活动面板3上设有连接盖11,该连接盖11内设有诱捕通道12,诱捕通道12的一 端口大,另一端口小,且大口与诱捕盒盒体壁上的储虫口 8紧密贴合,小口伸于储虫器4内, 诱捕通道12的内壁上还均勻分布有通孔13,从而增大通道内壁的摩擦,以便于蟑螂爬入储 虫器;储虫器4通过连接盖11与活动面板4连接,所述活动面板4与诱捕盒1插接成一整 体。[0024]如图3中,连接盖11为带有内螺纹的环形体,可将配齐塑料瓶的瓶口直接螺接在 连接盖上。在上述诱饵盒2的盒体壁上均勻分布有通孔13,且诱捕盒2的盒盖上还设有一诱 饵盒盖10,在该诱饵盒盖10中间设有一凹槽14,凹槽14内设有一手柄15 ;为使盒内气体 流通,便于诱饵的气味散发,在盒体6底部还设有均勻分布的通孔13 ;诱捕孔道9的下端口 大、上端口小,且与盒体内外相通,蟑螂从大端口爬进,再通过小端口进入诱捕盒,从而使进 入诱捕盒内的蟑螂,难以逃脱;该诱捕孔道9的两相对壁上均勻分布有通孔,在其孔道内的 另两相对壁上还设有凸楞17,方便于蟑螂爬入诱捕盒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捕蟑器放置在蟑螂常出没的地方,将诱 饵放置在诱饵盒中,盒上诱饵盒盖,再将盒盖合在诱捕盒的盒体上,诱饵的气味通过通孔散 发到周围的空气中,引诱蟑螂沿锥形的诱捕孔道进入诱捕盒内,由于诱捕孔道为入口远大 于出口的扁锥形,使蟑螂无法从出口倒爬出诱捕盒,为使诱捕盒诱捕到更多的蟑螂,且提高 诱捕效果,在诱捕盒的一容置空间较大的废塑料瓶作为储虫器,因此大大降低了本实用新 型的制造成本;采用的塑料瓶最好为透明的,以便观察储虫器内储存蟑螂的情况;当蟑螂 沿诱捕通道进入储虫器后,需要对诱捕到的蟑螂进行消灭时,只需将储虫器从连接盖上拧 下,再向储虫器内倒入开水,蟑螂便可被烫死。
权利要求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它包括诱捕盒(1)、诱饵盒(2)、活动面板(3)和支脚(5),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盒(1)由盒体(6)和盒盖(7)构成,所述盒体(6)壁上设有储虫口(8),盒体(6)底部设有诱捕孔道(9),所述支脚(5)设置在盒体底部,所述诱饵盒(2)连接在盒盖(7)的下表面上,且该诱饵盒(2)的上表面与盒盖(7)贯通,所述盒盖(7)盖合在盒体(6)上;所述活动面板(3)上设有连接盖(11),该连接盖(11)内设有诱捕通道(12),所述活动面板(3)与诱捕盒(1)插接成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通道(12)的 一端为大口,另一端为小口,且大口与诱捕盒盒体(6)壁上的储虫口(8)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11)上设 有螺纹或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盒(2)的盒 体(6)壁上均勻分布有通孔(13),所述诱捕盒(1)的盒盖(7)上还设有一诱饵盒盖(10), 该诱饵盒盖(10)上设有一手柄(1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6)底 部还设有均勻分布的通孔(13),所述诱捕孔道(9)的下端口大、上端口小,且与盒体内外相 通;该诱捕孔道(9)的两相对壁上均勻分布有通孔(13),在其孔道内的另两相对壁上还设 有凸楞(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通道(12)的 内壁上还均勻分布有通孔或网格。
专利摘要一种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它包括诱捕盒、诱饵盒、活动面板和支脚,诱捕盒由盒体和盒盖构成,盒体壁上设有储虫口,盒体底部设有诱捕孔道,诱饵盒连接在盒盖的下表面上,且该诱饵盒的上表面与盒盖贯通,所述支脚(5)设置在盒体底部,盒盖搭接在盒体上;活动面板上设有连接盖,该连接盖内设有诱捕通道,活动面板与诱捕盒盖合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绿色环保,使用方便,制备成本低廉,易于普及,诱捕效果好,可规格系列化生产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M1/02GK201550521SQ2009202226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6日
发明者褚双海 申请人:褚双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