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式小马力提升器位调节反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5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置式小马力提升器位调节反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液压提升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讲是一种外置式小马力提升
器位调节反馈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外置式小马力提升器反馈机构主要由连接杆、外提升臂上的右压板焊合件、 中间臂焊合件和位调节反馈杆总成等构成。该连接杆的一端与力调节摇臂铰接,其另一端 与焊接在中间臂下端的销轴铰接;该中间臂的上端孔与上述右压板焊合件中的销轴铰接, 焊接在中间臂中间的销轴与位调节反馈杆总成中的后调节杆铰接。 上述外置式小马力提升器反馈机构采用力、位综合反馈;后调节杆和连接杆都是 通过销轴与中间臂铰接来达到反馈的目的。这种连接结构在销轴的径向上有间隙,同时在 销轴的轴向上也有窜动间隙,在使用时,需要消除这些间隙才能达到反馈的目的;即手柄转 动量很大,而外提升臂的转动量很小;因此,反馈的质量很差,反应的灵敏度低,提升器的手 柄需搬动很大的角度,反馈机构才会有所反应。这样,在整个耕作过程中就无法保证耕作深 度的均匀性,同时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各连接件的磨损会使间隙逐步加大,反馈就更加不 灵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反应灵 敏,反馈迅速、到位,使用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操作、 维修方便的外置式小马力提升器位调节反馈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置式小马力提升
器位调节反馈机构,包括中间臂、后调节杆、后螺母、调节螺套、前螺母、前调节杆以及分配
器总成中的反馈臂;所述中间臂与后调节杆为一体结构,该中间臂上设有的通孔与焊接在
外提升臂上的销轴铰接;所述的后调节杆和前调节杆分别与调节螺套的两端形成螺纹连
接,并分别由后螺母和前螺母锁紧;该前调节杆与反馈臂通过销轴铰接。 所述的中间臂与后调节杆通过焊接而成为一体结构,其呈L型,二者之间的夹角
为80° -100° 。 所述的中间臂与后调节杆直接加工成一整体结构,其呈L型,拐角为80。 -100° 。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位调节反馈,位调节反馈结构采用整体式连接方式;在设计时,根 据提升器的结构通过作图和计算确定出合理的位调节反馈机构的轴径和长度,保证了提升 手柄输入量与外提升臂输出量成正比。通过结构改进,从根本上解决了外置式提升器反应 不灵敏的弊病,保证了在整个耕作过程中耕作深度的均匀性,而且使整个系统结构更加紧 凑。位调节反馈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性能稳定、可靠,反应灵敏,反馈迅速、 到位,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臂,2、后调节杆;3、后螺母;4、调节螺套;5、前螺母;6、前调节杆;7、 分配器总成;7-l、反馈臂;8、外提升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中间臂1、后调节杆2、后螺母3、调节螺套4、前 螺母5、前调节杆6以及分配器总成7中的反馈臂7-1。 所述中间臂1的上端设有的通孔与焊接在外提升臂8上的销轴铰接;该中间臂1 的下端与后调节杆2的左端焊接成一体结构,其呈L型,二者之间的夹角为80。
-100° ;也 可以是中间臂1与后调节杆2直接加工成一整体结构,其呈L型,拐角为80。
-100° 。 所述的后调节杆2的右端和前调节杆6的左端分别与调节螺套4的两端形成螺纹 连接,并由后螺母3和前螺母5锁紧。该前调节杆6的右端与反馈臂7-1通过销轴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位调节反馈机构的作用是用来比较"手柄输入量"与"外提升臂输出量"之间的 差值,并将此差值反馈给分配器总成,由分配器总成来控制外提升臂的旋转角度与手柄设 定量相对应,从而实现提升器操纵农具提升或下降的功能。 当手柄置于扇形板的最高位置时,外提升臂处于最高极限位置,此时分配器总成 处于中立位置。将手柄向下降方向转动,提升器处于下降状态,外提升臂向下转动,并带动 位调节反馈杆开始移动,将外提升臂的转动量反馈到分配器总成中,当外提升臂下降的角 度与手柄设定值相一致的时候,分配器总成回到中立位置,外提升臂停止转动。手柄转动愈 大,外提升臂下降愈多,反之则愈少。将手柄向提升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提升器处于提升状 态,外提升臂向上转动;随着外提升臂的提升,中间臂和位调节反馈机构也跟着移动,同时, 带动分配器总成中的反馈臂向左转动,使分配器总成达到中立位置,外提升臂停止提升。
权利要求一种外置式小马力提升器位调节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a、包括中间臂(1)、后调节杆(2)、后螺母(3)、调节螺套(4)、前螺母(5)、前调节杆(6)以及分配器总成(7)中的反馈臂(7-1);b、所述中间臂(1)与后调节杆(2)为一体结构,该中间臂上设有的通孔与焊接在外提升臂(8)上的销轴铰接;c、所述的后调节杆(2)和前调节杆(6)分别与调节螺套(4)的两端形成螺纹连接,并分别由后螺母(3)和前螺母(5)锁紧;该前调节杆(6)与反馈臂(7-1)通过销轴铰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小马力提升器位调节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中间臂(1)与后调节杆(2)通过焊接而成为一体结构,其呈L型,二者之间的夹角为 80° -100°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小马力提升器位调节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臂(1)与后调节杆(2)直接加工成一整体结构,其呈L型,拐角为80。
-100°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置式小马力提升器位调节反馈机构,它包括中间臂、后调节杆、后螺母、调节螺套、前螺母、前调节杆以及分配器总成中的反馈臂;所述中间臂与后调节杆为一体结构,该中间臂上设有的通孔与焊接在外提升臂上的销轴铰接;所述的后调节杆和前调节杆分别与调节螺套的两端形成螺纹连接,并分别由后螺母和前螺母锁紧;该前调节杆与反馈臂通过销轴铰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力、位综合反馈不灵敏以及在整个耕作过程中耕作深度不均匀的问题,具有反应灵敏,反馈迅速、到位,使用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B61/00GK201467651SQ2009202253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7日
发明者于晓卿, 刘向东, 吕云英, 姜洪兴, 张晓玲 申请人:山东弘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