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兽用黄霉素微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兽用黄霉素微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兽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微囊。背景技术:
黄霉素是一种动物用抗生素类促生长剂,能促进畜禽水产养殖动物肠道内有益微 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和降解敏感毒素,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利于营养物质 的吸收,在养殖业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具有用量小、促生长效果显著、不与其他添加剂发生 颉颃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及安全性能高等特点,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但是黄霉素在临床应用上存在四个方面问题。1、有特臭,影响动物采食量。2、一 般采用预混剂形式,有细粉存在,在制剂生产过程中粉尘量大,同时动物服用时对呼吸道系 统有刺激作用。3、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易失效。动物胃内容物的PH值为酸性,黄霉素容易 受到破坏减效或失效。4、动物口服黄霉素后大多数在肠道前段吸收或消耗,而抗菌促生长 最有效部位即肠道中后端的药物浓度相对较低,抗菌促生长效果未能实现最大化。因此,临床上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克服现有剂型缺点的黄霉素新型制剂,包括能掩 盖药物臭味提高采食量、减少制剂生产时产生的粉尘量避免危害生产工人、降低服用时对 动物呼吸道刺激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具有肠溶效果(在胃酸性条件下溶出少,降低活性 物质被胃酸破坏失效的程度;大部分在肠道中后端释放而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无刺激臭味、减少制剂生产时产生的 粉尘量、降低服用时对动物呼吸道刺激、具有肠溶效果的兽用黄霉素微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黄霉素微囊,由黄霉素细晶体和包裹在黄霉素细晶体外的壳聚糖包埋剂层组 成。其中优选地,所述的包埋层厚度为黄霉素细晶体直径的1/8 1/25。进一步优选地,微囊外形为球形,直径为250 μ m 750 μ m。或为椭圆形,长的两端 距离不超过750 μ m,短的两端距离在250 μ m 750 μ m范围内。本实用新型黄霉素微囊包埋均勻,无刺激臭味、减少该制剂生产时产生的粉尘量、 降低服用时对动物呼吸道刺激、具有肠溶效果(在胃酸性条件下溶出少,降低活性物质被 胃酸破坏失效的程度;大部分在肠道中后端释放而发挥作用)。一、本实用新型在人工模拟胃肠液的溶解特性。药物黄霉素微囊预混剂(含8%黄霉素)、黄霉素预混剂(普通型)检测原理体外模拟胃液及肠液人工模拟胃液0. lmol/L盐酸溶液人工模拟肠液PH6. 8的磷酸盐缓冲液(0. lmol/L盐酸溶液和0. 2mol/L磷酸钠溶 液,按3 1比例混合均勻,必要时用2mol/L盐酸溶液或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 6. 8 士 0. 05)试验结果黄霉素溶出度% 二、不同黄霉素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品种相同的杜X长X大断奶仔猪108头,按照遗传背 景相同、体重相近、性别比例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设6个重复,每重复6头 仔猪,3个处理组之间起始初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 1),试验期30天。处理1为黄霉素 颗粒型预混剂(黄霉素颗粒+碳酸钙,含黄霉素8% )组,每吨饲料添加250g;处理2为黄 霉素微囊预混剂(黄霉素微囊+碳酸钙,含黄霉素8% )组,每吨饲料添加250g ;处理3为 空白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不添加黄霉素)。参照美国NRC(1998)仔猪营养需要标准并结合生产实践配制基础日粮,具体原料 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原料组成含量(%)指标营养水平(计算值)玉米57.62消化能’ Mcal/kg3.29小麦麸1.40粗蛋白,%20.01大豆油0.58钙,%0.80大豆粕22.8总磷,%0.66全脂膨化大豆6.0有效磷,%0.44进口鱼粉3.0赖氨酸,%1.20乳清粉5.0蛋氨酸,%0.55血浆蛋白粉0.69蛋+胱氨酸,%0.89石粉0.69苏氨酸,%0.82磷酸氢钙1.25色氨酸,%0.250.26赖氨酸0.18蛋氨酸0.22预混料11.00合计100 注1预混料含有(以每公斤全价饲料计)VA 10000IU, VD 3000IU, VE 30IU, VK2mg, VB1 2mg, VB2 6mg, VB6 2mg, VB12 0. 2mg,泛酸 15mg,烟酸 30mg,生物素 0. 08mg,叶酸
40. 85mg,胆碱 800mg,铁 170mg,铜 210mg,锌 170mg,锰 40mg,硒 0. 3mg,碘 0. 6mg。试验在同一栋封闭式猪舍内进行,温湿度适宜;自由采食和饮水。免疫消毒程序按 猪场常规方法进行。试验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行管理。饲养管理参照本品种 猪的饲养管理规程进行。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以个体为单位对所有试验猪进行空腹称重,详细记录体重; 试验过程中以重复为单位详细记录采食量、猪只腹泻、死亡和淘汰情况,发生死淘猪时及时 截料并称重检测分析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增重比(F/G),腹泻指 数记录(腹泻率=腹泻仔猪数X腹泻天数/(试验猪头数X试验天数))。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用邓肯氏法进行多重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就平均日采食量而言,当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型黄霉素后, 与对照组相比其采食量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 > 0.1);黄霉素微囊组平均采食量比颗 粒制剂组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 > 0. 1)。就平均日增重而言,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两种剂型黄霉素后,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明 显,并者差异显著(P <0.05);黄霉素微囊组与颗粒型制剂组相比,黄霉素微囊组显著高于 颗粒型制剂组(P < 0. 05)。就饲料/增重比来看,黄霉素微囊组和颗粒型制剂组与对照组 相比,差异显著(P < 0. 05);黄霉素微囊组与颗粒型组相比有显著提高(P < 0. 05)。表2不同黄霉素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试验断奶仔猪腹泻情况如表3。添加两种剂型的黄霉素都明显的降低了断奶仔猪 腹泻指数;黄霉素微囊组与颗粒型制剂组相比显著降低了仔猪腹泻指数。这因为黄霉素素 采取了微囊技术处理后,在断奶仔猪胃中的溶出破坏减少,真正进入仔猪肠道中后端起作 用的黄霉素比例增加了。表3仔猪腹泻指数比较(% ) 由上述实验可知,黄霉素制剂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微囊黄霉素组好于普 通颗粒制剂组,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就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来看,黄霉素微 囊组和颗粒型制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微囊黄霉素组显著高于普通颗粒制剂组;两种剂型 的黄霉素能够明显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微囊化的黄霉素效果显著高于普通的颗粒制剂。
图1是本实用新型黄霉素微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黄霉素细晶体,2为包裹在黄霉素细晶体外的壳聚糖包埋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球形的黄霉素微囊,其直径为250μπι。由黄霉素细晶体和包裹在黄霉素细晶 体外的壳聚糖包埋剂层组成。其中包埋层厚度为黄霉素细晶体直径的1/8。实施例二一种球形的黄霉素微囊,其直径为750μπι。由黄霉素细晶体和包裹在黄霉素细晶 体外的壳聚糖包埋剂层组成。其中包埋层厚度为黄霉素细晶体直径的1/25。实施例三一种球形的黄霉素微囊,其直径为470μπι。由黄霉素细晶体和包裹在黄霉素细晶 体外的壳聚糖包埋剂层组成。其中包埋层厚度为黄霉素细晶体直径的1/17。实施例四一种椭圆形黄霉素微囊,长的两端距离为750 μ m,短的两端距离为250 μ m。由黄 霉素细晶体和包裹在黄霉素细晶体外的壳聚糖包埋剂层组成。其中包埋层厚度为黄霉素细 晶体直径的1/8。实施例五一种椭圆形黄霉素微囊,长的两端距离为350 μ m,短的两端距离在740 μ m。由黄 霉素细晶体和包裹在黄霉素细晶体外的壳聚糖包埋剂层组成。其中包埋层厚度为黄霉素细 晶体直径的1/25。
权利要求一种黄霉素微囊,其特征在于由黄霉素细晶体和包裹在黄霉素细晶体外的壳聚糖包埋剂层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霉素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埋层厚度为黄霉素细晶体直 径的1/8 1/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霉素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霉素微囊外形为球形,其直 径为 250 μ m 750 μ 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霉素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霉素微囊外形为椭圆形,长 的两端距离不超过750 μ m,短的两端距离在250 μ m 750 μ 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黄霉素微囊涉及一种兽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微囊。该黄霉素微囊,由黄霉素细晶体和包裹在黄霉素细晶体外的壳聚糖包埋剂层组成。本实用新型黄霉素微囊包埋均匀,无刺激臭味、减少该制剂生产时产生的粉尘量、降低服用时对动物呼吸道刺激、具有肠溶效果(在胃酸性条件下溶出少,降低活性物质被胃酸破坏失效的程度;大部分在肠道中后端释放而发挥作用)。
文档编号A23K1/17GK201630210SQ200920237738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庞永中, 庞雁, 张秋波, 朱明 , 林 建, 林恺 申请人:朱明;庞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