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生态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72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护生态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生态袋,是一种生态护坡工程中使用的装土、绿化和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边坡防护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坡面进行保护,还需要进行绿化美化。传统的水泥 喷浆和浆砌石等刚性技术和材料只能起到防护作用,还破坏环境、造价高昂,且不具有可持 续性和生态性,同时传统的植树种草方式也不能在陡峭坡面上形成植被,且缺乏防护功能。近年来出现的生态袋形式是一种柔性护坡形式;施工后的边坡具有可植被覆盖的 表面,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复绿施工,人工复播或机械喷播,达到形成自然生态边坡。但是这 种两次施工不仅需要复杂的工程机械,而且由于在生态袋体表的草种短期内缺乏稳定性, 自然雨水的冲刷或施工工人人为操作不好都会造成大量的草种浪费,而且直接影响后期的 成坪质量,有可能造成返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 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直接装土护坡绿化、无需人工在袋表二次喷播或点播草种的防护生 态袋。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生态袋,包括袋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为长方体形,在袋体内表面上固定有种子植生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子植生带包括可降解无纺布和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播洒在可 降解无纺布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袋体采用PET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制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1、结构设计合理;2、无需第二 次施工植草,将生态袋填充与喷播绿化等步骤结合起来,实现完全工厂化生产;3、将防护和 绿化这两个施工工艺,充分结合在防护材料上,使原本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机械要求完备、 施工工人操作要求严密的软性防护施工工序,完全简化为这种新型生态袋的简单安装工 序,具有结构简单、节省资源、施工方便、省工省力、一次性提高施工质量等特点,还有利于 植物生长和护坡结构的形成,减少施工期,提高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0012]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袋体1和种子植生带2,种子植生带2固定在袋 体1的内表面上。袋体1呈长方体形,其用PET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制成。种子植生带2包 括可降解无纺布和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播洒在可降解无纺布上。在本实施例中,种子植生带 2的可降解无纺布具体选择为PET聚酯长纤维无纺布,这样,种子植生带2的可降解无纺布 可与袋体1为一个整体。种子植生带2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依据特定的生产工艺,把草种、肥料、保水剂 等按一定的密度定植在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或其它材料上,并经过机器的滚压和针刺的复 合定位工序形成。种子植生带2中的草种经过浇水养护,出苗可冲破袋体1成坪。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1)、将施工场地按要求平整后进行施工;(2)、现场装填生态袋,生态袋应分次填充具有团粒结构的粉碎土壤,并压实做到 完全填满;(3)、将生态袋搬运到需要施工的位置,并将复合有种子植生带的面外露,按设计 要求堆叠;(4)、施工完成后,参照播种草坪养护要求浇水养护,直到植被成坪。
权利要求一种防护生态袋,包括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为长方体形,在袋体内表面上固定有种子植生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生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植生带包括可降 解无纺布和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播洒在可降解无纺布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生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采用PET聚酯长 纤维无纺布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生态袋,是一种生态护坡工程中使用的装土、绿化和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为长方体形,在袋体内表面上固定有种子植生带。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无需第二次施工植草,将生态袋填充与喷播绿化等步骤结合起来,实现完全工厂化生产。
文档编号A01G1/00GK201571375SQ2009203167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7日
发明者俞峰, 胡文晓 申请人:杭州实创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