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319324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昆明山海棠为卫矛科雷公藤属多年生落叶藤本灌木[TripterygiumhypoglaucunKLevDHutch],又名粉背雷公藤、火把花、紫金皮等。昆明山海棠一名始见于清朝吴其竣《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六,其主要药用部位为根、根皮及茎枝。昆明山海棠被中医用于杀虫、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是药典品种“昆明山海棠片”的原料药材。国内外研究相继发现昆明山海棠在众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肿瘤、白血病、以及艾滋病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昆明山海棠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部分省区及西南地区如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区,四川攀西地区是主要分布区之一,药材和原料全部依赖野生资源采挖。由于药品市场需求增加及新药产品的开发,昆明山海棠分布区急剧萎缩,自然更新非常困难,野生资源面临危机。因此,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昆明山海棠资源不但对中药和民族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还未见有关昆明山海棠的野生变家种研究的报道,本专利填补了昆明山海棠在人工种植方面的空白,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昆明山海棠野生变家种,弥补了目前没有人工大面积种植的技术空白,提供了一种各项指标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内容要求,能规范化大面积种植,种植投资少、效益高的昆明山海棠的规范化种植方法。本发明的一种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苗繁育;(2)大田移栽土壤条件土壤以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耕作层厚30cm以上的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为6.07.5、有机质>1.0%以上;坡度为应小于15°,大于15°时,应为梯面土;大气条件空气无污染,大气指数II为0.61.0之间;水质条件年降雨量IOOOmm1500mm,雨热同期,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设施;按株行距ImXIm进行挖穴,施微生物有机肥作基肥,盖上细土过冬;在春季或秋季选雨后晴天或阴天进行移栽;(3)田间管理①中耕移栽后每年进行中耕除草;②追肥第一年在返青成活后,追施尿素;在6-7月份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微生物有机肥于植株周围并盖上细土;在11-12月份施磷肥以利植株过冬;第二年3-4月份发芽长叶前和7-8月份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微生物有机肥于植株周围,盖上细土蕹蔸;第三年后,在3-4月份发芽长叶前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微生物有机肥于植株周围并盖上细土;③打花序除预留采种地外,其余的昆明山海棠在现花蕾时,用枝剪剪去带花序的枝条;④修枝整形第一年当昆明山海棠茎藤长高至50cm以上时,打顶尖,保持植株高度在50cm以内,同时侧枝多于3枝以上时,剪去长势差和带有病虫害、干枯的枝条;第二年冬季开始定形,保留植株高度在100cm,分茎数3-4株,其余部分用枝剪剪去;第三年后每年冬季进行修剪,保留植株高度在150cm,分茎数3_4株;(4)采收一般在种植5年后于11月份至次年2月份左右采收砍去植株地上部分,清除杂草,挖出根部作为中药材。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上述的种苗繁育采用种子繁殖,包括如下步骤春季选个大、饱满的种子,用40°C温水浸种并漂洗,捞出滤干后用细火土灰与种子按501比例充分拌勻,均勻播于整好厢面的种苗床,并盖膜保湿、保温,保持膜内温度1827°C,湿度在8090%,并保持通风;出苗后3040天完全揭膜,进行间苗、除草和追肥;大棚苗在移栽前一个月,或苗长至25cm以上时,通风炼苗。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上述的种苗繁育采用扦插繁殖,其步骤如下(1)插条的准备选1-2年生健壮枝条,插条以带2-3个节为佳,直径在5_12mm,从枝条基部第一个节开始用剪刀直接截成10-15cm长的插穗,每段带有2-4节。将剪好的扦插条用75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溶液浸没30秒钟消毒,取出浙干,用生根粉兑水2000倍液浸泡扦插条基部3cm-5cm处5秒钟左右取出。(2)扦插方法在整好的厢面上,开横沟,沟深8-lOcm,沟距10cm,然后将扦插条略倾斜靠在沟壁上,下端插紧(倾斜度75-85°)。株距8cm、行距IOcm;插好条后,用小锄头在厢面按沟距IOcm挖新沟,用新起的土填平已扦插好枝条的沟,并稍用力压实;扦插完毕后应当天浇透水,并盖膜保湿、保温。(3)揭膜通风炼苗及遮荫扦插后10天内,应保证大棚内温度在18°C-27°C之间,地温20-25°C左右,以利催芽出叶。出芽长叶后如天气持续高温,揭膜通风,如棚内温度仍大于30°C时,搭遮阳网遮荫,在移栽出圃15天前,或扦插苗长至25cm以上时,通风炼苗。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上述的种苗繁育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其步骤如下①剪取昆明山海棠枝条顶部细嫩叶片,先用无菌水洗3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中浸泡30秒,0.15%升汞中浸泡5-6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用无菌滤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在无菌的条件下将叶片切成Icm2左右的小块,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培养室中25士2°C,12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35天诱导出愈伤组织团;②将愈伤组织团转移接于分化培养基内进行增殖培养,培养20天后分化出丛生芽;③将丛生芽转入壮苗培养基,培养20天;④经过壮苗培养的无根苗,转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5天可以长出根。⑤组培各阶段所需培养基为A、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WPM+KT0.5mg.L^+IAAO.2;B、分化培养基:MS+6-BA0.5mg.L_1+NAA0.lmg.Γ1;C、壮苗培养基:MS+6-BA0.2mg.I^+NAAO.5mg.L-1;D、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Γ1;以上的所有培养基均附加白糖30g/L,琼脂6g/L,pH5.8;⑥组培苗移栽当大部分苗长出2cm以上的根时,打开瓶盖炼苗3_4天,经诱导长出3_4条2.5-5cm的根时将培养瓶移至温室大棚,逐渐打开瓶口,待苗适应外界环境后,洗净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移栽至由泥炭珍珠岩蛭石按体积比为3.511配制而成的大棚基质中,株行距为5cmX10c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种植方法中所用的微生物有机肥原料,为中药渣、鸡粪、硫酸钾、磷肥的混合物,其中NP2O5K2O按质量百分比的比例为578。在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整个种植过程中,都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其方法包括(1)根腐病防治方法多发生在6-8月份的雨季,初期症状是植株地上部的茎叶表现似缺肥水状失绿,较健株矮小,生长不良。拔出病株可见到须根较少,且呈淡黄褐色,初期主根未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加重,植株长势越来越差,底叶开始变黄枯落,茎基部有时可见到粉红色霉层及胶液,在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并不断扩大蔓延,这是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团。最后整株叶片萎焉,植株枯死。枯死病株很容易从土中拔起,须根已完全腐烂不见,主根变黑褐色亦逐渐腐栏,用于挤压,根部皮层很易剥落,病原是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Mart.)App.etWr],属于半知菌的一种真菌。发病初期用25%代森锌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浇根,以减轻危害。病轻者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灌根防治。(2)炭疽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适当浓度波尔多液,或选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水剂2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退菌特1000倍液喷施。(3)卷叶峨类幼虫防治方法当卵孵化达50%时或幼虫发生初期时喷药防治;药剂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20%杀灭菊醋乳剂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也可用青虫菌粉2000-3000倍液加茶籽饼1-1.5kg,喷射1-2次即可。(4)红蜘蛛防治方法可喷施73%克螨特乳油25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3000倍液防治。对比试验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对比试验进一步说明雷公藤甲素是公认的昆明山海棠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药材质量的重要判定指标,我们采收贵州雷山地区野生昆明山海棠和规范化种植的昆明山海棠(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种植)进行雷公藤甲素含量对比,结果见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由此可见,规范化种植的昆明山海棠中雷公藤甲素比野生昆明山海棠含量稳定,能够更好的保证药材质量。本发明的种植地区可选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种植。本发明的昆明山海棠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在正常年份情况下,第5年生昆明山海棠药材年产量可达500700kg/亩(鲜),且昆明山海棠药材各项指标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内容要求,能规范化大面积种植,在山区大力发展昆明山海棠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很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昆明山海棠的规范化种植方法一(1)种苗繁育采用种子繁殖,步骤如下①种子采集采集时间秋季911月份采集昆明山海棠种子;采集方法选优良、健壮的昆明山海棠植株作采集种子母株;用枝剪将果枝剪下,带回室内摘下种子;②种子筛选与贮藏去除果翅,干瘪种子,选个大、饱满的种子装入20CmX20Cm布袋,挂在干燥通风处保存;③苗床地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耕作层深厚30cm的地块作为昆明山海棠种子播种育苗地块或温室大棚,要求土壤微酸性至中性;整地时间春季3月中旬4月份初;整地于播种前1015天进行,用牛耕或人工翻土,耕细耙平土块,耕深30cm,检尽杂物;起厢厢宽1.2m、长IOm20m、沟深10cm、宽30cm;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75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施厢面,给苗床消毒,5天后播种;④种子处理浸种播种前用40°C温水浸种,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用清水漂洗一次,捞出滤干;拌种按种子细火土灰重量比150比例充分拌勻待播;⑤种子播种播种方法在厢面上按IOcm的沟距开深2cm的浅沟,将拌好火土灰的种子均勻播于厢面小沟中,覆土盖沟,使厢面平整;播种量按3.5kg/亩;播种后用喷雾器浇水一次,然后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压实,注意保持棚内苗床的湿度和温度;⑥出苗前管理温度育苗保持膜内温度18°C27°C,高于30°C时,揭膜通风降温;湿度发芽前保持足够的水分,及时浇水,保持小拱膜内湿度在8090%;除草播种后及时进行人工除草,出苗前进行1次或2次除草;⑦出苗后管理通风出苗后注意通风,天气高温时白天应揭小拱膜,大棚育苗应启动通风设施保持棚内空气流动,降低棚内温度,夜晚重新覆膜,保持小拱膜内温度,确保种子完全萌发出苗;揭膜出苗后3040天完全揭膜;间苗齐苗后即进行第一次间苗,对苗密集的地方进行间苗,出苗40天后即进行第二次间苗,按株距3cm定苗,每次间苗后浇水一次,采用“去大苗,留小苗”进行间苗,间苗时应注意尽量不要损伤间出来的苗;除草要求见草就除,用手轻轻拔除,并注意防止将苗拔出土,每次除草后,浇水一次;追肥当昆明山海棠种苗展2片真叶时,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一次,以磷酸二氢钾、尿素分别兑水配制成重量百比浓度为0.2%、0.5%的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7天叶面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浇水定期检查苗床湿度,发现苗床土层12cm内土壤干燥时应及时浇水,浇水的水管要带有喷头,切忌用水管直接浇水,避免水流过强而破坏苗床土层,造成昆明山海棠小苗根部裸露造成死苗;防涝露地育苗要清理排水沟以保持排水沟畅通,确保苗床无积水;打尖当昆明山海棠苗长至40cm以上时需进行修剪,控制苗木高度在30cm40cm左右,促使壮苗及分根。⑧炼苗大棚苗在移栽前一个月,或苗长至25cm以上时,通风炼苗;⑨起苗起苗起挖前一天,给待起苗床浇透水,以苗床湿润不积水为宜,起苗时用小锄头从苗床一段顺扦插条的方向开始采挖,采挖时应清除枯苗和损伤苗,将其单独存放集中销毁;打浆在苗床地边打长宽2mX2m,深40cm的小池,倒入500kg细土和无污染水搅拌成浆,将昆明山海棠苗按50株/把捆成小把,然后将小把昆明山海棠根部蘸浆;包装将分级打浆后的扦插苗装在不同的塑料筐或竹筐中,放在阴凉处,避免日光照晒,并喷水保湿,待运输;运输用塑料筐或竹筐装苗,竖放置,根系朝下,勿挤压,保湿;出圃苗要求苗高20cm40cm,最大根彡2mm,侧根长彡12cm根数彡3,无病虫危害;(2)大田移栽①选地土壤条件土壤以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耕作层厚30cm以上的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为6.07.5、有机质>1.0%以上;坡度为应小于15°,大于15°时,应为梯面土;大气条件空气无污染,大气指数II为0.61.0之间;水质条件年降雨量IOOOmm1500mm,雨热同期,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设施,水质无污染,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2005)的标准;②整地春季移栽或秋季移栽时,于前一个月对种植地清园,按株行距ImXIm进行挖穴,亩挖穴数300穴左右,穴深30cm,宽30cmX30cm,③施基肥挖穴后施入微生物有机肥Ikg作基肥,盖上细土过冬;④移栽移栽季节春季或秋季移栽;移栽天气选雨后晴天或阴天进行移栽;利用小挖锄将穴内土壤拍细,挖长宽20CmX20Cm,深15cm小穴,将小苗根部放入穴内,确保苗根系舒展,然后覆土至苗出圃时所留茎干土痕为基准的以上5厘米处,将苗轻轻向上稍提l_2cm,然后压紧拍实后再培上10厘米松土。非雨天浇(灌)足定根水;⑤补苗当移栽苗成活后,检查大田中缺窝和死苗情况,及时补苗;(3)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中耕昆明山海棠营养生长前期,植株小、根系浅,中耕除草时,锄头入土要浅,约5cm左右。随着植株的成长,中耕的深度应适当的耕深一些,一般在57厘米为度。此时不能在用拖拉机进行耕作,应该该用人工用锄头耕作。除草用宽15cm左右的锄头锄草,植株周边的杂草,用手拔除;昆明山海棠移栽后每年进行中耕除草24次,以杂草生长量而定,45月份除草一次,6-7月份除草一次,89月份结合追肥除草一次;11月份至次年3月份,除草一次,可在1011月份结合培土进行,时间在晴天或阴天露水干后进行。注意事项严禁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②追肥第一年在返青成活后,追施尿素0.05kg/株;在67月份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微生物有机肥,用量按0.5kg/株撒施于植株周围并盖上细土;在1112月份施磷肥0.5kg/株以利植株过冬;所用的微生物有机肥原料为中药渣、鸡粪、硫酸钾、磷肥的混合物,其中NP2O5K2O质量比为578;第二年34月份发芽长叶前和78月份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微生物有机月巴,用量按Ikg/株撒施于植株周围,盖上细土蕹蔸;第三年后,在34月份发芽长叶前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微生物有机肥,用量按Ikg/株撒施于植株周围并盖上细土。③打花序除预留采种地外,其余的昆明山海棠在现花蕾时,用枝剪剪去带花序的枝条,带出地外。④修枝整形第一年当昆明山海棠茎藤长高至50cm以上时,打顶尖,保持植株高度在50cm以内,同时侧枝多于3枝以上时,剪去长势差和带有病虫害、干枯的枝条;第二年冬季开始定形,保留植株高度在100cm,分茎数34株,其余部分用枝剪剪去,清理植株基部的干枯枝条和病虫害枝条;第三年后每年冬季进行修剪,保留植株高度在150cm,分茎数34株,其余部分用枝剪剪去,清理植株基部的干枯枝条和病虫害枝条。对于枯枝、病枝,应随时发现,随时修剪,带离大田,集中销毁。注意事项修枝整形操作,必须避开雨天或有露水时进行,以免引起伤口腐烂,感染病害。(4)采收一般在种植5年后于11月份至次年2月份左右采收砍去植株地上部分,清除杂草,挖出根部作为中药材,昆明山海棠药材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达到野生昆明山海棠的水平,而且含量稳定,各项指标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内容要求。(5)昆明山海棠病虫害防治①根腐病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②炭疽病防治发病初期喷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③卷叶峨类幼虫防治喷施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防治。④红蜘蛛防治方法喷施73%克螨特乳油2500倍液防治。在正常年份情况下,第5年生昆明山海棠药材年产量可达500700kg/亩(鲜),且昆明山海棠药材各项指标符合中药材GAP的内容要求。实施例2昆明山海棠的规范化种植方法二(1)种苗繁殖(扦插繁殖)①插条的准备对扦插条的要求1_2年生健壮枝条,插条以带23个节为佳,直径在512mm,从枝条基部第一个节开始用剪刀直接截成1015cm长的插穗,每段带有24节。将插穗按100段绑成捆,要防止上下头颠倒,捆好后备用。剪口要平,上剪口距上节2-5cm处剪平,下剪口距下节1.52cm,下剪口斜平滑;将剪好的扦插条用75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溶液浸没30秒钟消毒,取出浙干,用生根粉兑水2000倍液浸泡扦插条基部3cm5cm处5秒钟左右取出;②扦插方法在整好的厢面上,开横沟,沟深810cm,沟距10cm,然后将扦插条略倾斜靠在沟壁上,下端插紧(倾斜度7585°)。株距8cm、行距IOcm;插好条后,用小锄头在厢面按沟距IOcm挖新沟,用新起的土填平已扦插好枝条的沟,并稍用力压实;盖土压实后,应保证每株扦插条的上节露出地表3cm左右。扦插完毕后应当天浇透水,并盖膜保湿、保温;③揭膜通风炼苗及遮荫扦插后10天内,应保证大棚内温度在18°C27°C之间,地温2025°C左右,以利催芽出叶。出芽长叶后如天气持续高温,揭膜通风,如棚内温度仍大于30°C时,搭遮阳网遮荫,在移栽出圃15天前,或扦插苗长至25cm以上时,通风炼苗。(2)大田移栽以下同实施例1。实施例3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三(1)种苗繁殖(组织培养)①剪取昆明山海棠枝条顶部细嫩叶片,先用无菌水洗3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中浸泡30秒,0.15%升汞中浸泡5-6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用无菌滤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在无菌的条件下将叶片切成Icm2左右的小块,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培养室中25士2°C,12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35天诱导出愈伤组织团;②将愈伤组织团转移接于分化培养基内进行增殖培养,培养20天后分化出丛生芽;③将丛生芽转入壮苗培养基,培养20天;④经过壮苗培养的无根苗,转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5天可以长出根。⑤组培各阶段所需培养基为A、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WPM+KT0.5mg.L^+IAAO.2;B、分化培养基:MS+6-BA0.5mg.L_1+NAA0.lmg.Γ1;C、壮苗培养基:MS+6-BA0.2mg.I^+NAAO.5mg.L-1;D、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Γ1;以上的所有培养基均附加白糖30g/L,琼脂6g/L,pH5.8;⑥组培苗移栽当大部分苗长出2cm以上的根时,打开瓶盖炼苗3_4天,经诱导长出3_4条2.5-5cm的根时将培养瓶移至温室大棚,逐渐打开瓶口,待苗适应外界环境后,洗净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移栽至由泥炭珍珠岩蛭石按体积比为3.511配制而成的大棚基质中,株行距为5cmX10cm。(2)大田移栽以下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一种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种苗繁育;(2)大田移栽土壤条件土壤以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耕作层厚30cm以上的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为6.0~7.5、有机质>1.0%以上;坡度为应小于15°,大于15°时,应为梯面土;大气条件空气无污染,大气指数II为0.6~1.0之间;水质条件年降雨量1000mm~1500mm,雨热同期,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设施;按株行距1m×1m进行挖穴,施微生物有机肥作基肥,盖上细土过冬;在春季或秋季选雨后晴天或阴天进行移栽;(3)田间管理①中耕移栽后每年进行中耕除草;②追肥第一年在返青成活后,追施尿素;在6-7月份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微生物有机肥于植株周围并盖上细土;在11-12月份施磷肥以利植株过冬;第二年3-4月份发芽长叶前和7-8月份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微生物有机肥于植株周围,盖上细土蕹蔸;第三年后,在3-4月份发芽长叶前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微生物有机肥于植株周围并盖上细土;③打花序除预留采种地外,其余的昆明山海棠在现花蕾时,用枝剪剪去带花序的枝条;④修枝整形第一年当昆明山海棠茎藤长高至50cm以上时,打顶尖,保持植株高度在50cm以内,同时侧枝多于3枝以上时,剪去长势差和带有病虫害、干枯的枝条;第二年冬季开始定形,保留植株高度在100cm,分茎数3-4株,其余部分用枝剪剪去;第三年后每年冬季进行修剪,保留植株高度在150cm,分茎数3-4株;(4)采收一般在种植5年后于11月份至次年2月份左右采收砍去植株地上部分,清除杂草,挖出根部作为中药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苗繁育采用种子繁育,包括如下步骤春季选个大、饱满的种子,用40°C温水浸种并漂洗,捞出滤干后用细火土灰与种子按重量比501比例充分拌勻,均勻播于整好厢面的种苗床,并盖膜保湿、保温,保持膜内温度1827°C,湿度在8090%,并保持通风;出苗后3040天完全揭膜,进行间苗、除草和追肥;大棚苗在移栽前一个月,或苗长至25cm以上时,通风炼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苗繁育采用扦插繁殖法进行,其步骤依次如下(1)插条的准备选1-2年生健壮枝条,插条以带2-3个节为佳,直径在5-12mm,从枝条基部第一个节开始用剪刀直接截成10-15cm长的插穗,每段带有2-4节;将剪好的扦插条用75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溶液浸没30秒钟消毒,取出浙干,用生根粉兑水2000倍液浸泡扦插条基部3cm-5cm处5秒钟左右取出;(2)扦插方法在整好的厢面上,开横沟,沟深8-lOcm,沟距10cm,然后将扦插条略倾斜靠在沟壁上,下端插紧(倾斜度75-85°);株距8cm、行距IOcm;插好条后,用小锄头在厢面按沟距IOcm挖新沟,用新起的土填平已扦插好枝条的沟,并稍用力压实;扦插完毕后应当天浇透水,并盖膜保湿、保温;(3)揭膜通风炼苗及遮荫扦插后10天内,应保证大棚内温度在18-27°C之间,地温20-25°C左右,以利催芽出叶;出芽长叶后如天气持续高温,揭膜通风,如棚内温度仍大于30°C时,搭遮阳网遮荫,在移栽出圃15天前,或扦插苗长至25cm以上时,通风炼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苗繁育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其步骤如下①剪取昆明山海棠枝条顶部细嫩叶片,先用无菌水洗3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中浸泡30秒,0.15%升汞中浸泡5-6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用无菌滤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在无菌的条件下将叶片切成Icm2左右的小块,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培养室中25士2°C,12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35天诱导出愈伤组织团;②将愈伤组织团转移接于分化培养基内进行增殖培养,培养20天后分化出丛生芽;③将丛生芽转入壮苗培养基,培养20天;④经过壮苗培养的无根苗,转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5天可以长出根。⑤组培各阶段所需培养基为A、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WPM+KT0.5mg.L^+IAAO.2;B、分化培养基:MS+6-BA0.5mg.I^+NAAO.lmg.L—1;C、壮苗培养基:MS+6-BA0.2mg.I^+NAAO.5mg.L-1;D、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Γ1;以上的所有培养基均附加白糖30g/L,琼脂6g/L,pH5.8;⑥组培苗移栽当大部分苗长出2cm以上的根时,打开瓶盖炼苗3-4天,经诱导长出3-4条2.5-5cm的根时将培养瓶移至温室大棚,逐渐打开瓶口,待苗适应外界环境后,洗净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移栽至由泥炭珍珠岩蛭石按体积比为3.511配制而成的大棚基质中,株行距为5cmXIOcm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微生物有机肥的原料为中药渣、鸡粪、硫酸钾、磷肥的混合物,其中NP2O5K2O按质量百分比为5:7:8。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方法还包括了昆明山海棠根腐病防治方法,即在发病初期用25%代森锌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浇根,以减轻危害;病轻者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灌根防治。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方法还包括了昆明山海棠炭疽病防治方法,即在发病初期喷适当浓度的波尔多液,或选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水剂2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退菌特1000倍液喷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方法还包括了昆明山海棠卷叶峨类幼虫防治方法,即当卵孵化达50%时或幼虫发生初期时喷药防治;药剂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20%杀灭菊醋乳剂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也可用青虫菌粉2000-3000倍液加茶籽饼1-1.5kg,喷射1-2次即可。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方法还包括了昆明山海棠红蜘蛛防治方法,即可喷施73%克螨特乳油25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3000倍液防治。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包括(1)种苗繁育;(2)大田移栽;(3)田间管理;(4)采收等步骤。本发明可选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种植。本发明的昆明山海棠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在正常年份情况下,第5年生昆明山海棠药材年产量可达500~700kg/亩(鲜),且昆明山海棠药材各项指标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内容要求,能规范化大面积种植,在山区大力发展昆明山海棠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很好的生态环境效益。文档编号A01H4/00GK101803518SQ201010133929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发明者兰才武,农根林,唐春娥,焦洪海,莫国强,谢琳,邓忠,郑建立,郭钟慧申请人:广州陈李济药厂;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