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香蕉茎叶进行生物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文档序号:351938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香蕉茎叶进行生物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发酵制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香蕉茎叶进行生物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香蕉具有速生和生物量高等特点,在生产香蕉的同时也产生近乎等量的香蕉茎叶副产品,据估算,每生产Ihm2香蕉可产生600 900t茎秆,其资源非常丰富。而香蕉茎叶做为一种特殊的农业废弃物,与其它农作物秸秆相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香蕉茎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个别品种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干物质的82%),另据报道,每株香蕉残存于假茎、叶片、球茎和根系中的氮素平均为57g,磷素6. 6g,钾素232g,如果平均利用率(回收率)分别按22%、4. 和46. 22%计,茎叶还田的利用率按30%计,那么每公顷香蕉茎叶还田的氮、磷、钾素含量分别相当于1. 29吨、0. 8吨和0. 75吨复合肥(含量3个 15% )。目前广东省大部分香蕉种植区,香蕉茎叶往往被丢弃田头或河流,不仅造成茎叶中养分资源的浪费,而且染病香蕉残体中的病菌通过水系的流动而更易造成病菌的传播。由此可见,进行香蕉废弃茎叶资源的再利用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与应用空间,对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香蕉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目前对香蕉废弃茎叶的利用率极低,主要原因是其体积大、搬移困难,纤维素含量高(占3. 2-4. 4% ),难以在短时间内分解,因此大部分作为废弃物被丢弃,不仅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也给随后的蕉田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香蕉茎叶进行生物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由于采用生物发酵,生产周期较自然堆砌短,所以尽可能地保留了茎叶中的养分,加上微生物的作用,可把一些作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物质转化成速效养分;茎叶生物处理过程大量繁殖起来的功能细菌能起到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作物对化肥的利用率,可相应降低化肥的使用量;随着大量的茎叶生物有机肥施入,丰富的有机物及有益微生物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极大地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系统,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如下步骤(1)、从蕉杆底端1. 5m处砍倒蕉杆,未砍倒部分供吸牙营养生长;⑵、将砍倒的蕉杆轴向剖成两半,让其自然干燥5-7天,至含水率70%左右;(3)、用粉碎机或铡草机将含水70%的蕉杆切断粉碎至长度为2-3cm的短节;(4)、在上述短节中加入5%的鸡粪和0. 1% -0. 2%的生物发酵菌剂,混合搅拌得到固态混合原料,保证固态混合原料的碳/氮的分子个数为20-40,所述的生物发酵菌剂可选用高温细菌、真菌或者放线菌;( 、向步骤的固态混合原料中加水搅拌,水的含量在60%-70%,得到液态混合原料;(6)、将上述液态混合原料分层堆砌成宽2m,高1. 5m,长度不限的长条形;(7)、堆砌保持 25-30天,期间翻堆1-2次,当堆肥PH值在8. 0-9. 0之间,堆肥EC小于^is/cm,便得到符合腐熟标准的生物有机肥,如果冬季寒冷时候要注意保温堆砌;上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白分比。上述固态混合原料的碳/氮的分子个数为25-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1、利用香蕉茎叶制作生物有机肥进行循环利用,是在茎叶发酵中添加生物发酵剂,经生物发酵处理,使有机肥脱臭、腐熟、杀虫、灭菌、无害;2、利用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的生物发酵剂,它们互不拮抗,在发酵过程中协同作用,利用茎叶作营养源,通过大量繁殖过程中的强大生化反应而完成对茎叶的无害化处理;3、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特效代谢物质,如抗生素、激素等,抗生素能明显抑制土传病菌的传播,提高作物抗病能力;激素能刺激作物快速生长发育。由于采用生物发酵,生产周期较自然堆怄短,所以尽可能地保留了茎叶中的养分,加上微生物的作用,可把一些作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物质转化成速效养分;4、叶生物处理过程大量繁殖起来的功能细菌能起到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作物对化肥的利用率,可相应降低化肥的使用量。随着大量的茎叶生物有机肥施入, 丰富的有机物及有益微生物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极大地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系统, 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图1为利用本发明将香蕉茎叶生物发酵还田技术实施路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利用香蕉茎叶进行生物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从蕉杆底端1. 5m处砍倒蕉杆,未砍倒部分供吸牙营养生长;(2)、将砍倒的蕉杆轴向剖成两半,让其自然干燥5天,至含水率70 %左右;( 、用粉碎机或铡草机将含水70 %的蕉杆切断粉碎至长度为2cm的短节J4)、在上述短节中加入5%的鸡粪和0. 的生物发酵菌剂,混合搅拌得到固态混合原料,所述的生物发酵菌剂选用高温细菌、真菌或者放线菌; (5)、向步骤(4)的固态混合原料中加水搅拌,水的含量在60%,得到液态混合原料;(6)、将上述液态混合原料分层堆砌成宽2m,高1. 5m,长度不限的长条形;(7)、堆砌保持25天,期间翻堆1-2次,便得到符合腐熟标准的生物有机肥,如果冬季寒冷时候要注意保温堆砌;上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白分比。实施例2参见图1,一种利用香蕉茎叶进行生物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从蕉杆底端1. 5m处砍倒蕉杆,未砍倒部分供吸牙营养生长;(2)、将砍倒的蕉杆轴向剖成两半,让其自然干燥7天,至含水率70%左右;C3)、用粉碎机或铡草机将含水70%的蕉杆切断粉碎至长度为3cm的短节;(4)、在上述短节中加入5%的鸡粪和0. 1% -0. 2% 的生物发酵菌剂,混合搅拌得到固态混合原料,所述的生物发酵菌剂选用高温细菌、真菌或者放线菌;(5)、向步骤(4)的固态混合原料中加水搅拌,水的含量在70%,得到液态混合原料;(6)、将上述液态混合原料分层堆砌成宽2m,高1. 5m,长度不限的长条形;(7)、堆砌保持 25-30天,期间翻堆1-2次,便得到符合腐熟标准的生物有机肥,如果冬季寒冷时候要注意保温堆砌;上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白分比。上述方法中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最适的C/N比,控制堆肥化过程中的C/N比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一般要保证固态混合原料的碳/氮(C/N)的分子个数为20-40,优选为25-30, 能够对堆肥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发酵方式对香蕉废弃茎叶进行堆肥化处理,将废弃的香蕉茎叶粉碎,用鸡粪调节不同的C/N比,加入一定量的复合发酵菌剂,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堆制,从外观物理指标看出,当茎杆堆制到类似土壤的气味,质地较松软,不再吸引蚊蝇、跳蚤时即为腐熟。这一指标生产实际中可以参考使用。温度和C/N,这两个指标因对高温敏感,因此能直接反应堆肥的高温腐熟期,从研究中的各指标判断,控制好C/N和水分后,香蕉茎杆的高温腐熟期为27d(天)左右,对应的适合的C/N比判断值为18。堆肥初期不需要调节pH值,堆肥终点pH值在8. 0 9. 0之间,符合腐熟标准。堆肥终点EC低于^is/cm,EC值是用来测量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的,也可以用来测量液体肥料或种植介质中的可溶性离子浓度。因此,本发明制得的肥可直接将堆肥施入土壤,不会对植
物产生毒害。香蕉杆堆肥发酵过程中,细菌是优势种群,对发酵升温起主要作用。在堆肥初始期添加菌剂能使堆体温度上升迅速,缩短发酵时间。与对照相比,堆料能达到理想的温度,且高温持续时间长。所添加菌剂在高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上均表现明显,由于复合微生物菌群各个菌种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迅速分解堆料中的有机物,从而加速堆肥过程,使堆肥腐熟时间提前,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堆肥质量。通过本发明,香蕉茎杆自然条件下堆砌27d左右既可腐熟。堆肥的养分含量(总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分别可以达到2. 2%、1. 2%,7. 1%,57% )(质量百分比)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香蕉茎叶进行生物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从蕉杆底端1. 5m处砍倒蕉杆,未砍倒部分供吸牙营养生长;O)、将砍倒的蕉杆轴向剖成两半,让其自然干燥5-7天,至含水率70%左右;C3)、用粉碎机或铡草机将含水70%的蕉杆切断粉碎至长度为2-3cm的短节;(4)、在上述短节中加入5 %的鸡粪和 0. 1% -0.2%的生物发酵菌剂,混合搅拌得到固态混合原料,保证固态混合原料的碳/氮的分子个数比为20-40,所述的生物发酵菌剂选用高温细菌、真菌或者放线菌;(5)、向步骤 (4)的固态混合原料中加水搅拌,水的含量在60% _70%,得到液态混合原料;(6)、将上述液态混合原料分层堆砌成宽2m,高1. 5m,长度不限的长条形;(7)、堆砌保持25-30天,期间翻堆1-2次,当堆肥PH值在8. 0-9. 0之间,堆肥EC小于^is/cm,便得到符合腐熟标准的生物有机肥,如果冬季寒冷时候要注意保温堆砌;上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白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香蕉茎叶进行生物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混合原料的碳/氮的分子个数为25-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香蕉茎叶进行生物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从蕉杆底端1.5m处砍倒蕉杆;将砍倒的蕉杆轴向剖成两半,让其自然干燥5-7天;用粉碎机或铡草机将蕉杆切断粉碎至长度为2-3cm的短节;加入5%的鸡粪和0.1%-0.2%的生物发酵菌剂,混合搅拌得到固态混合原料;向固态混合原料中加水搅拌,水的含量在60%-70%,得到液态混合原料;堆砌保持25-30天,期间翻堆1-2次,如果冬季寒冷时候要注意保温堆砌;上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本发明由于采用生物发酵,生产周期较自然堆砌短,所以尽可能地保留了茎叶中的养分,加上微生物的作用,可把一些作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物质转化成速效养分。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2336595SQ20101023343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匡石滋, 李春雨, 田世尧 申请人:匡石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