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蚊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8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捕蚊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蚊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蚊枪。
背景技术
每年一到夏秋季节便是蚊子横行的时候,蚊子有时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如 影响睡眠、传染疾病等等。目前,最环保的是用手拍死蚊子,但是用手效果很差,多半拍不 到,即使拍死了也会弄得两手血迹斑斑,让人看着恶心。其余对付蚊子的主要措施有传统 的蚊香、气雾剂;蚊帐隔离。蚊香、气雾剂使用不便,也会污染空气,气味难闻,并且还有一定 的毒性,尤其是有儿童的家庭一般都不敢使用蚊香和气雾剂杀蚊子;而使用蚊帐的效果有 限。为了解决蚊子的问题,人们又发明了各种杀蚊子的器械,比较常用的有电蚊拍,用电把 蚊子烧死,其缺点是需经常充电,也需要耗费电能,而且有时还会电到人;另外也有人发明 了灭蚊枪、捕蚊枪、吸蚊枪之类的灭蚊器械,但是都没有脱离用电的方式,其结构比较复杂, 效果也不够理想,都不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好、使 用方便、不需要用电、节能环保的捕蚊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捕蚊枪,包括枪身、枪口、弹 簧、定位杆、扳机及复位拉手,弹簧安装在定位杆上,其特征在于在枪身和枪口之间设有气 囊,气囊一端连接枪身,另一端连接枪口 ;气囊连接有支架,支架连接弹簧,复位拉手固定在 支架上,扳机通过扳机机构连接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安装有快门,快门位于气囊与枪口的连接处。先通过复位拉手将本发明拉至待机状态,此时,弹簧处于压紧状态,气囊被压缩, 气囊内部的空气也被压出,快门处于打开状态;需捕杀蚊子时,扣动扳机,弹簧被释放弹出, 气囊瞬间膨胀往内吸气,形成强大的气流将枪口前方的蚊子连同空气一起吸入气囊内,气 囊完全胀开后,快门即关闭,从而将蚊子困在气囊里面。使用次数多了可以将气囊拆下清 洗。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传统玩具枪的射击原理,在枪身和枪口之间设置气囊,在气 囊前面设置快门,通过扣动扳机使气囊胀大吸气,将蚊子吸入气囊内困死,效果好,无需用 电,节能环保,真正做到了无污染,安全无危害,而且使用方便,老人小孩都可以用。


图1为本发明待机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射击状态示意图。图中,1为枪身,2为枪口,3为支架,4为弹簧,5为定位杆,6为扳机,7为扳机机构, 8为复位拉手,9为气囊,10为快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捕蚊枪,包括枪身1、枪口 2、弹簧4、定位杆5、 扳机6及复位拉手8,弹簧4安装在定位杆5上;在枪身1和枪口 2之间设有气囊9,气囊9 一端连接枪身1,另一端连接枪口 2 ;气囊9连接有支架3,支架3连接弹簧4,复位拉手8固 定在支架3上,扳机6通过扳机机构7连接支架3。气囊9安装有快门10,快门10位于气囊9与枪口 2的连接处。先通过复位拉手8将本发明拉至待机状态,参照图1,此时,弹簧4处于压紧状态, 气囊9被压缩,气囊9内部的空气也被压出,快门10处于打开状态;需捕杀蚊子时,扣动扳 机6,参照图2,弹簧5被释放弹出,气囊9瞬间膨胀往内吸气,形成强大的气流将枪口 2前 方的蚊子连同空气一起吸入气囊9内,气囊9完全胀开后,快门10即关闭,从而将蚊子困在 气囊9里面。使用次数多了可以将气囊9拆下清洗。经实际测试证明在蚊子位于枪口正面20cm左右的条件下扣动扳机,能完全把蚊 子吸入气囊内,在超过30cm的情况下,其有效性下降到80%左右,效果承距离的增加而下 降。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 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 内。
权利要求
一种捕蚊枪,包括枪身、枪口、弹簧、定位杆、扳机及复位拉手,弹簧安装在定位杆上,其特征在于在枪身和枪口之间设有气囊,气囊一端连接枪身,另一端连接枪口;气囊连接有支架,支架连接弹簧,复位拉手固定在支架上,扳机通过扳机机构连接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安装有快门,快门位于气囊与 枪口的连接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捕蚊枪,包括枪身、枪口、弹簧、定位杆、扳机及复位拉手,弹簧安装在定位杆上;在枪身和枪口之间设有气囊,气囊一端连接枪身,另一端连接枪口;气囊连接有支架,支架连接弹簧,复位拉手固定在支架上,扳机通过扳机机构连接支架;气囊安装有快门,快门位于气囊与枪口的连接处。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传统玩具枪的射击原理,在枪身和枪口之间设置气囊,在气囊前面设置快门,通过扣动扳机使气囊胀大吸气,将蚊子吸入气囊内困死,效果好,无需用电,节能环保,真正做到了无污染,安全无危害,而且使用方便,老人小孩都可以用。
文档编号A01M3/00GK101904326SQ201010258429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3日
发明者李布尔 申请人:李布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