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381325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生物调控的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罗非鱼系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属热带性鱼类,共有100多种,多数产于非洲, 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繁殖力强、病害少、肉质好、产量高等特点。目前养殖的主要品种有奥 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吉奥罗非鱼等10多个品种。奥尼罗非鱼是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 非鱼杂交的后代,是中国目前主要养殖的罗非鱼种类。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适宜罗非鱼养殖 的区域广阔,罗非鱼养殖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有利条件。罗非鱼为口孵性鱼类,当水温达到22°C以上时,性成熟的雌、雄鱼开始配对繁殖, 最终受精卵吸入雌鱼口腔中进行孵化。约一周,才孵出鱼苗,鱼苗从雌鱼口中吐出,开始在 水中摄食、生长。孵化出的鱼苗在池塘培育25-30天,体长达2-3cm后,才可出池。鱼苗培育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鱼苗高密度培养的过程中,由于生物饵料不能完 全满足幼鱼生长的需要,人工配合饲料的使用导致水体中大量的残饵和鱼类粪便的积累,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越来越高,致使鱼苗生长受阻,鱼苗质量下降;在池塘中培养,不 能控制鱼苗大小,同一池塘的鱼苗发育不同步,同时经常受低温、暴雨等不良自然因素影 响,育苗存活率低,难以得到批量发育同步的优质鱼苗。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工厂化育苗程度不高、鱼苗存活率低,优质的罗非鱼苗生产养 殖普及率低等问题,制约了罗非鱼产业化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鱼苗质量和成活率,且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繁殖的罗 非鱼鱼苗培育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将经处理的育苗用水送入育苗池,在控制池 内水质的条件下投放鱼苗进行培育,在鱼苗投放前,育苗池内每平方米布气石1个,投入轮 虫3 5个/ml,加入微藻0. 5 X IO5个/L,施氮肥15 25ppm,磷肥1. 5 2. 5ppm,当微藻 数量达1 X IO5个/L,轮虫密度达1 X IO4个/L时,投放鱼苗。投放的鱼苗长0. 6 0. 8cm,投放密度为2500 3000尾/m2。育苗用水过200目和300目两级筛绢后送入育苗池,育苗池为8mX4m长方形水泥 池,池深2m,水深1. 5 1. 8米。池内水质保持在水温25 29°C,PH 6. 5 7. 5 ;光照强度5001ux IOOOIux ; 溶解氧7mg/L以上;水体盐度8%0。在投放鱼苗后,池内益生菌浓度保持在(1.0 1.5) X IO4CfuAil ;微藻数量保持 在(0. 9 1. 1) X IO5个/L ;氨氮和亚硝盐氮的浓度分别保持在3. 000mg/L和0. 015mg/L以 下;轮虫密度保持在(0. 9 1. 1) X IO4个/L。鱼苗出膜后3 4天,投喂开口饵料,第10天开始投罗非鱼幼鱼饲料,每天投喂3次,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投喂量控制在鱼苗体重的10 20% ;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20 30cm ;至鱼苗全长2. Ocm-3. Ocm可出苗。本发明实用性好,可实现工厂化生产,培育的鱼苗质量好,成活率高,具有良好的 经济效益的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育苗池为8mX4m长方形水泥池,池深2m,放水前需要清池和消毒,池水经过滤后 入池,水深1. 5米,池塘水经过200目和300目两级筛绢过滤流入育苗池;池内每平方米布气石1个,连续充气,投入轮虫4个/ml,加入微藻0. 5X IO5个/ L ;同时施氮肥20ppm,磷肥2ppm,当微藻数量达1 X IO5个/L,轮虫密度达10000个/L时,投 放0. 7cm的鱼苗,将鱼苗慢慢放入池内密度为2800尾/m2 ;刚下池的鱼苗喜聚在池角,并以 上层为多。鱼苗下池后,每3天投放一次益生菌肠球菌ZJ4,使育苗环境中益生菌浓度保持在 (1. 0 1. 5) X IO4CfuAil,根据需要投放微藻,保持育苗环境中微藻数量(0. 9 1. 1) X IO5 个/L ;育苗过程中氨氮和亚硝盐氮的浓度分别保持在3. 000mg/L和0. 015mg/L以下,轮虫 密度保持在(0. 9 1. 1) X IO4个/L。鱼苗出膜后的3 4天,眼部黑色素和腹部黑色素已经出现,开口摄食。此时要及 时投喂开口饵料,保证鱼苗得到足够的营养。鱼苗对饵料种类的选择主要是饵料大小,其决 定于鱼苗的口径。鱼苗在自然状态下的摄饵为口径的50 75%,并以此作为适口饵料大 小(体宽)的范围。全长6mm左右的奥尼罗非鱼仔鱼可以摄食体宽为400pm的饵料,当体 长达到10mm,体宽为700um的饲料都可以被摄食。第10天开始投罗非鱼幼鱼饲料,每天投 喂3次,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投喂量控制在鱼苗体重的10 20%,要求饲料利用率达 80%以上。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全部水体的25%。至鱼苗全长2.0 3. Ocm可出苗。上述中,育苗投放前后的水质按NY5051的规定光照强度5001ux lOOOlux ;水 温25 290C ;PH 6. 5 7. 5 ;溶解氧:7mg/L ;且盐度:8%0。按照上述的方法,在茂名市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进行的人工育苗试验,结果鱼苗在育苗池培育到第25 30天,培育至全长约2. Ocm 3. 0cm,可以放入池塘 进行商品鱼的养殖或出售育苗,最终孵出鱼苗约为90000尾,成活率接近90%以上。该方法 缩短了自然的育苗时间,且成活率高,鱼苗品质好。
权利要求
一种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经处理的育苗用水送入育苗池,在控制池内水质的条件下投放鱼苗进行培育,其特征是在鱼苗投放前,育苗池内每平方米布气石1个,投入轮虫3~5个/ml,加入微藻(0.4~0.6)×105个/L,施氮肥15~25ppm,磷肥1.5~2.5ppm,当微藻数量达1×105个/L,轮虫密度达1×104个/L时,投放鱼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投放的鱼苗体长为`0.6 0. 8cm,投放密度为2500 3000尾/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育苗用水过200目和 300目两级筛绢后送入育苗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池内水质保持在水温 25 29°C,PH 6. 5 7. 5 ;光照强度500 IOOOIux ;溶解氧7mg/L以上;且水体盐度8%0 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在投放鱼苗后,池内益 生菌浓度保持在α. 0 1. 5) X 104cfu/ml ;微藻数量保持在(0. 9 1. 1) X IO5个/L ;氨 氮和亚硝盐氮的浓度分别保持在3. 000mg/L和0. 015mg/L以下;轮虫密度保持在(0. 9 `1.1) X IO4 个/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该益生菌为肠球菌ZJ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鱼苗出膜后3 4天,投 喂开口饵料,第10天开始投罗非鱼幼鱼饲料,每天投喂3次,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投喂量 控制在鱼苗体重的10 20%;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全部水体的20 30%;至鱼苗全长`2.0 3. Ocm可出苗。
全文摘要
一种罗非鱼鱼苗培育方法,经处理的育苗用水送入育苗池,在控制池内水质的条件下投放鱼苗进行培育,在鱼苗投放前,育苗池内每平方米布气石1个,投入轮虫3~5个/ml,加入微藻(0.4~0.6)×105个/L,施氮肥15~25ppm,磷肥1.5~2.5ppm,当微藻数量达1×105个/L,轮虫密度达1×104个/L时,投放鱼苗。本发明实用性好,可实现工厂化生产,培育的鱼苗质量好,成活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978821SQ20101053983
公开日2011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
发明者强俊, 彭俊, 李瑞伟, 梁华盛, 王海贞, 王辉, 陈德寿, 黄华明 申请人:茂名市茂南三高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