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合式自动挂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10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合式自动挂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工具,尤其是主要由鱼钩组、鱼饵、沉底重块和鱼线构成 的自动挂鱼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钓鱼方式,人需要时刻看视鱼浮,时间长了容易给人带米身心疲劳,丧失享 受钓鱼的乐趣。其次,手竿存在线竿比例,竿长线就长,所以垂钓范围有限,再者,它必须人 工提竿挂鱼,这就存在提竿过早或过晚而跑鱼,这就降低了挂鱼率。市面上有一种钓鲈鱼的铅头钩,它的挂饵钩与主钩的连接是环套环连接,它不能 象钳子一样开合,也就失去了象钳子一样卡挂鱼嘴的能力,其次,它没有沉底铅坠并且挂饵 钩能旋转180度,所以只能让主钩水平放置挂饵钩才能张开,这样鱼只能由下朝上进食,因 此它只适合钓上层鱼。炸弹钩和麸饼钩挂鱼的上钩率都不太高。矾竿远近都能钓,但存在线过长提竿难挂鱼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钓鱼用自动挂鱼器,它能自动、方便地 挂住鱼嘴,提高钓鱼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钩组、鱼 饵、沉底重块、鱼线,沉底重块连接在鱼线沉入水中的那一端,钩组包括一个主钩和一个挂 饵钩,主钩的长度大于挂饵钩的长度,挂饵钩以活动的方式连接在主钩上,主钩和挂饵钩可 自由张合,主钩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鱼线上,挂饵钩和主钩的钩尖到该两钩连接处的 距离大致相等并相向设置,主钩的末端连接一个平衡块,平衡块的重量略大于主钩和挂饵 钩的重量之和。鱼吃食之前,在平衡块的拉动下,主钩上提并与水平面保持一个80度左右 的夹角,挂饵钩在自身重量和鱼饵重量的拉动下向下转动并与主钩构成一个夹角,当鱼吃 食咬住挂饵钩时,在鱼的重力拉动下,挂饵钩向下转动,带动整个钩组向下转动,平衡块上 提。在鱼浮浮力、沉底重块和鱼的重力作用下,迫使主钩进一步下压,使双钩同时卡主鱼嘴。 当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双钩同时刺穿鱼嘴,成心形挂住鱼嘴,并在双倒钩的作用下实现自 动锁挂鱼嘴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可在鱼线上设置一个减阻环,该减阻环中间横向设 置一转轴,主钩钩杆固定在转轴的中间部位。这样,主钩在转动的过程中就不受鱼浮与沉底 重块的拉力以及主铅坠和鱼浮的连线与主钩的磨擦力影响,从而实现主钩的自由转动。作为上述优选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可在转轴的中间部位设置一个滑动平衡环,主 钩套装在滑动平衡环中,这样可以适时调节主钩的位置,以确保鱼吃食之前主钩上提至与 水平面保持一个80度左右的夹角,而且当鱼吃食时不要用很大的力就能把主钩拉下来。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方案是,在鱼线上设置一个减阻环,该减阻环顶部垂直向下设有一根长度大约等于减阻环半径的悬挂线,主钩钩杆活动连接在悬挂线的下端。这 样可以消除鱼浮与沉底重块的拉力以及主铅坠和鱼浮的连线与主钩的磨擦力对主钩转动 的影响。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优选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悬挂线下端接一个滑动平衡 环,主钩套装在滑动平衡环中。采取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调节主钩的位置,以确保鱼吃食之 前主钩上提至与水平面保持一个80度左右的夹角,而且使鱼能够轻松地把主钩拉下来。为了使鱼有一个较好的进食角度,主钩和挂饵钩张开后的夹角须保持在100度左 右,为此,本实用新型在挂饵钩的末端背向主钩一侧设置了一个突起,当挂饵钩向下转动至 与主钩的角度达到100度左右时,该突起顶住主钩钩杆,使挂饵钩停止转动。这样,鱼就可 以从各个角度进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主钩的末端刻有环形槽,本自动挂鱼器所采用的 平衡块可以有多个,这些平衡块的质量互不相等,并设有能够卡主环形槽的弹簧卡,这样就 可以根据鱼饵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平衡块,配合前面所述的减阻环及转轴,可以更有效的确 保鱼吃食之前主钩上提至与水平面保持一个80度左右的夹角,减小鱼拉动钩组所需的拉 力。并且由于主钩的末端刻有环形槽,平衡块设有能够卡主该环形槽的弹簧卡,可以很方便 地更换平衡块。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平衡块可以优选为平衡铅坠,所采用的沉底重块可以优选为 铅坠。本自动挂鱼器的主钩和挂饵钩的钩尖都可以设置一倒钩,这样可以更牢固地挂住 鱼嘴,使其不脱落。本自动挂鱼器还可以设置一鱼浮,该鱼浮可上下移动地系在鱼线上,鱼浮的浮力 大于钩组的重力,沉底重块的重力大于鱼浮的浮力。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钩结构,鱼吃食之前主钩和挂饵钩自动张开,鱼吃食之 后在鱼自身重力的拉动下,双钩自动闭合,从而牢固的挂住鱼嘴,大大提高挂鱼的效率。另 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阻环、滑动平衡环和不同重量的平衡块,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控 制主钩和挂饵钩的开合,轻松使鱼“上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使用起来 很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拉合式自动挂鱼器在鱼吃食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拉合式自动挂鱼器在鱼吃食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合式自动挂鱼器第一种优选方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拉合式自动挂鱼器第二种优选方案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A处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拉合式自动挂鱼器去浮的安装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拉合式自动挂鱼器由鱼钩组3、鱼饵、铅坠8,鱼线9和鱼浮7组成,铅坠8系在鱼线9的一端,并沉入水底。鱼线9由尼龙材料做成,其长度足够长,可以伸至所能垂 钓的合理水域的水底,鱼线9上可以连接一个由芦苇做成的鱼浮7,鱼浮7可以在鱼线9上 自由移动,鱼线9的另一端连接在鱼竿上。当鱼线9上没有接鱼浮7时,整个鱼线9都是绷 直的,当鱼线9上接有鱼浮7时,鱼浮7到铅坠8之间的那段鱼线9是绷直的。鱼钩组3由 一个钢质结构的主钩31和一个钢质结构的挂饵钩32组成,主钩31的长度大于挂饵钩32 的长度,挂饵钩32通过一个活接连接在主钩31上,挂饵钩32整体制作成扁平形状,主钩31 从两钩连接处10到钩尖同样制作成扁平形状,从两钩连接处10到主钩31末端用圆钢,主 钩31和挂饵钩32可自由张合,在挂饵钩32末端背向主钩31 —侧焊接一阻挡杆5,当挂饵 钩32与主钩31张开的角度达到100度左右时,该阻挡杆5顶住所述主钩31钩杆,使挂饵 钩32停止转动。挂饵钩32和主钩31的钩尖到该两钩连接处10的距离大致相等并相向设 置,两钩弯曲的角度大约为180度,在两钩的钩尖各设有一小倒钩。主钩31的圆钢段以可 以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在鱼线9上,主钩31的末端接有一平衡铅坠4,该平衡铅坠4可以是 若干个质量不等的平衡铅坠4,每个平衡铅坠4的重量都略大于主钩31和挂饵钩32的重量 之和。主钩31的末端刻有环形槽42,相应的每个平衡铅坠4都设有能够卡住该环形槽42 的弹簧卡41。使用时,在铅坠8重力和鱼浮7浮力的共同作用下,铅坠8到鱼浮7之间的那段鱼 线9呈绷直状态,这样可以确保鱼钩组3及平衡铅坠4绕主钩31与鱼线9的接点自由转动, 可以根据不同重量的鱼饵选择不同的平衡铅坠4,以使平衡铅坠4的重量略大于鱼钩组3及 鱼饵的重量之和,这样就可以确保鱼在吃食的时候不必用很大的力量就可以拉动鱼钩组3。 由于平衡铅坠4的重量大于鱼钩组3及鱼饵的重量,在平衡铅坠4的拉动下,主钩31上提 并与水平面保持一个80度左右的夹角,或者与水平面垂直,挂饵钩32在自身重量和鱼饵重 量的拉动下向下转动,当挂饵钩32与主钩31张开的角度达到100度左右时,设置在挂饵钩 32背向主钩31那一侧的阻挡杆5就会顶住主钩31钩杆,使挂饵钩32停止转动,此时,挂 饵钩32向下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一个20至10度的夹角,这个角度是鱼吃到鱼饵的最佳角 度,鱼可以从各个方向吃到鱼饵。图2给出了拉合式自动挂鱼器在鱼吃食时候的结构示意图,当鱼吃食咬住挂饵钩 32时,在鱼的重力拉动下,挂饵钩32向下转动,拉了通过主钩31与挂饵钩32的连接处10 带动主钩31下压,平衡铅坠4上提。拉力通过鱼线9传到鱼浮7及铅坠8上,鱼浮7与铅 坠8产生反作用力,拉紧滑动鱼线9迫使主钩31进一步下压、挂饵钩32上提,双钩同时卡 住鱼嘴,当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双钩同时刺穿鱼嘴,成心形挂住鱼嘴,并在双倒钩的作用 下实现自动锁挂鱼嘴的目的。图3给出了拉合式自动挂鱼器第一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在鱼线9上设置一 个减阻环1,该减阻环1中间横向设置一转轴11,主钩31钩杆固定在转轴11的中间部位。 这样,主钩31在转动的过程中就不受鱼浮7与铅坠8的拉力以及铅坠8和鱼浮7的连线与 主钩31的磨擦力影响,从而实现主钩31的自由转动,使鱼更容易拉动鱼钩组3。另外,还可 以在转轴11的中间部位设置一个滑动平衡环2,主钩31套装在滑动平衡环2中,这样,当使 用不同重量的鱼饵时,先可以更换的平衡铅坠4,当更换平衡铅坠4还不够精确时,再调节 滑动平衡环2,以保持平衡铅坠4的重量略大于鱼钩组3及鱼饵的重量,确保鱼吃食之前主 钩31上提至与水平面保持一个80度左右的夹角,而且当鱼吃食时不要用很大的力就能把鱼钩组3拉下来。图4给出了拉合式自动挂鱼器另一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在鱼线9上设置一 个减阻环1,该减阻环1顶部垂直向下设有一根长度大约等于减阻环1半径的悬挂线12,主 钩31钩杆活动连接在悬挂线12的下端。这样同样可以使得主钩31在转动的过程中就不 受鱼浮7与铅坠8的拉力以及铅坠8和鱼浮7的连线与主钩31的磨擦力影响,从而实现主 钩31的自由转动,使鱼更容易拉动鱼钩组3。也可以在悬挂线12下端接一个滑动平衡环 2,主钩31套装在滑动平衡环2中。以确保鱼吃食之前主钩31上提至与水平面保持一个80 度左右的夹角,而且使鱼能够轻松地把鱼钩组3拉下来。当然,本拉合式自动挂鱼器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来减少鱼浮7与铅坠8的拉力以 及铅坠8和鱼浮7的连线与主钩31的磨擦力对主钩31转动的影响,不限于减阻环1,比如 还可以用方形框,菱形框等其它结构代替减阻环1,转轴11和悬挂线12也可以用其它结构 代替,只要能够减少鱼浮7与铅坠8的拉力以及铅坠8和鱼浮7的连线与主钩31的磨擦力 对主钩31转动的影响,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鱼钩也不限于用钢质材料做成,还可以用其它材料比如合金制作。除了用阻挡杆 5之外,也可以用其它方式使得主钩31和挂饵钩32张开的角度最大为100度左右,比如可 以用短绳系住两钩。另外,铅坠8和平衡铅坠4也可以用其它重块代替。
权利要求一种拉合式自动挂鱼器,包括鱼钩组(3)、鱼饵、沉底重块(8)、鱼线(9),所述沉底重块(8)连接在鱼线(9)沉入水中的那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组(3)包括一个主钩(31)和一个挂饵钩(32),所述主钩(31)的长度大于挂饵钩(32)的长度,挂饵钩(32)以活动的方式连接在主钩(31)上,主钩(31)和挂饵钩(32)可自由张合,所述主钩(31)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鱼线(9)上,所述挂饵钩(32)和主钩(31)的钩尖到该两钩连接处(10)的距离大致相等并相向设置,所述自动挂鱼器还包括平衡块(4),该平衡块(4)连接在所述主钩(31)末端,所述平衡块(4)的重量略大于所述主钩(31)和挂饵钩(32)及鱼饵的重量之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挂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线(9)上设有一个减阻环 (1),该减阻环(1)中间横向装有一转轴(11),所述主钩(31)钩杆固定在所述转轴(11)的 中间部位。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挂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的中间部位固定设置 一个滑动平衡环(2),所述主钩(31)套装在滑动平衡环(2)中。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挂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线(9)上设有一个减阻环 (1),该减阻环(1)顶部垂直向下设有一根长度大约等于减阻环(1)半径的悬挂线(12),所 述主钩(31)钩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悬挂线(12)的下端。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自动挂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线(12)下端接有一个滑动 平衡环(2),所述主钩(31)套装在滑动平衡环(2)中。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自动挂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钩(31)与所述 挂饵钩(32)张开的角度为100度左右。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自动挂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饵钩(32)末端背向所述主钩 (31) 一侧设有一突起(5),当挂饵钩(32)与主钩(31)张开的角度达到100度时,该突起 (5)顶住所述主钩(31)钩杆,使所述挂饵钩(32)停止转动。
8.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自动挂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钩(31)的末端 刻有环形槽(42),所述平衡块(4)数量为若干个,且质量不等,并设有能够卡住所述环形槽 (42)的弹簧卡(41)。
9.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自动挂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4)为平 衡铅坠,所述沉底重块(8)为铅坠。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自动挂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钩(31)和挂 饵钩(32)的钩尖设有倒钩。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自动挂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挂鱼器还包 括一个鱼浮(7),该鱼浮(7)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鱼线(9)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合式自动挂鱼器。该拉合式自动挂鱼器由鱼钩组(3)、鱼饵、沉底重块(8)、鱼线(9)和鱼浮(7)组成。鱼钩组(3)包括一个主钩(31)和一个挂饵钩(32),主钩(31)的长度大于挂饵钩(32)的长度,挂饵钩(32)以活动的方式连接在主钩(31)上,主钩(31)和挂饵钩(32)可自由张合,主钩(31)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鱼线(9)上,主钩(31)末端接有平衡块(4),该平衡块(4)的重量略大于主钩(31)和挂饵钩(32)及鱼饵的重量之和。当鱼吃食时主钩和挂饵钩可以同时夹住鱼嘴,挂鱼率很高,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01K91/10GK201674892SQ20102014368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0日
发明者卢红林 申请人:卢红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