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捕鲫鱼的捕鱼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51阅读:69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专捕鲫鱼的捕鱼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笼,特别是一种专捕鲫鱼的捕鱼笼,属于捕鱼笼具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江、河、湖、水库、大沟、池塘、养鱼塘等水面捕鲫鱼时,一般都是使用 粘网、挂网、三层网、吊网、抬网、提网、旋网等捕捞,在大水面采用上述捕鱼工具捕鱼时,由 于上述水域中的底部河床自然情况复杂,沟、坑,乱石、芦苇、杂草、木桩等较多,鲫鱼类非常 喜欢生活在此类复杂的地形中,使用上述网具捕捞,很难捕到很多的鲫鱼,且造成网具损坏 严重,人员劳动强度大,捕获量低,捕捞效果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捕鱼效果好,捕获量高,劳动强度小,网具不易 损坏的一种专捕鲫鱼的捕鱼笼,克服现有传统网具由于水域中障碍物多,网具损坏严重,以 及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捕获量少,捕鱼效果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专捕鲫鱼的 捕鱼笼,它是由捕鱼笼有一笼体架,笼体架的中间部位设有一诱饵袋,笼体架外包裹有网片 形成笼体,笼体的二端有进鱼口,进鱼口内凹形成倒须,在笼体架侧壁的网片上设有一取鱼 口 ;笼体架上有二个支撑杆与三个钢筋网圈连接,并将三个钢筋网圈均勻分布形成笼体架, 笼体架外包裹网片后形成的笼体为圆筒状;倒须的端部有牵绳,牵绳与支撑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捕鲫鱼的笼中放入鲫鱼最喜欢吃 的诱饵,笼具下水后,诱饵袋中的诱饵会逐渐散开,散发出强烈的腥香味,并迅速扩散到很远 的水域中,使鲫鱼闻到浓厚的诱饵后迅速游来,快速通过进鱼口钻入笼中抢食诱饵,被诱入笼 中的鲫鱼就再也不能从笼中出去了,因为进鱼口前大后小,取鱼时,将笼具提出水面,直接从 取鱼口即可取鱼,劳动强度低,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该捕鱼笼具结构简单,造价低,在 复杂水域捕鱼效果好,能够满足各种复杂水域的捕捞,克服了现有传统网具由于水域中障碍 物多,网具损坏严重,以及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捕获量少,捕鱼效果差的缺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中所示:1、钢筋网圈;2、网片;3、牵绳;4、支撑杆;5、软质倒须;6、取鱼口 ;7、诱
饵袋;8、笼体架;9、进鱼口。
具体实施方式
捕鱼笼有一笼体架(8),笼体架(8)的中间部位设有一诱饵袋(7),笼体架(8)外包裹有网片(2)形成笼体,笼体的二端有进鱼口(9),进鱼口(9)内凹形成倒须(5),在笼体 架(8)侧壁的网片(2)上设有一取鱼口(6);笼体架(8)上有二个支撑杆(4)与三个钢筋网 圈(1)连接,并将三个钢筋网圈(1)均勻分布形成笼体架(8),笼体架(8)外包裹网片(2) 后形成的笼体为圆筒状;倒须(5)的端部有牵绳(3),牵绳(3)与支撑杆(4)连接。
权利要求1. 一种专捕鲫鱼的捕鱼笼,其特征是笼体架(8)上有二个支撑杆(4)与三个钢筋网 圈(1)连接,并将三个钢筋网圈(1)均勻分布形成笼体架(8),笼体架(8)外包裹网片(2) 后形成的笼体为圆筒状;倒须(5)的端部有牵绳(3),牵绳(3)与支撑杆(4)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专捕鲫鱼的捕鱼笼,它是由捕鱼笼有一笼体架,笼体架的中间部位设有一诱饵袋,笼体架外包裹有网片形成笼体,笼体的二端有进鱼口,进鱼口内凹形成倒须,在笼体架侧壁的网片上设有一取鱼口;笼体架上有二个支撑杆与三个钢筋网圈连接,并将三个钢筋网圈均匀分布形成笼体架,笼体架外包裹网片后形成的笼体为圆筒状;倒须的端部有牵绳,牵绳与支撑杆连接。
文档编号A01K69/10GK201774900SQ2010202142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5日
发明者吴孝顺 申请人:吴孝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