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8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适用于工厂化、规模化、智能化的农业种植、养殖、林业 育苗等设置,以及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供应的工厂化农业设施。
背景技术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的 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 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 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 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 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 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质能。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 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 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 为新能源。广义新能源将主要包涵了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利用能源;2、资源综合利用;3、 可再生能源;4、代替能源;5、核能;以及6、节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已经在城镇广泛使用,其中太阳能分为低温、中 温以及高温使用,低温的热水应用技术已经成熟,主要产品形式是太阳能的热水器,采用真 空玻璃管技术进行吸热后加以利用,在此种应用中,有采用将热管插入到真空玻璃管内部 将热量传递到外部获得太阳能的技术。太阳能低温的光伏发电发展迅猛,单晶硅、多晶硅、 薄膜电池都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以及聚焦光伏发电,采用跟踪系统实现光伏但是由于 成本高,需要国家的补贴才能实现规模的应用。太阳能高温的应用主要是槽式、蝶式以及塔 式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温的发电以及高温的其他应用。现有太阳能的中高温度的太阳灶应 用,主要采用反射板对太阳进行反射,将太阳能直接聚焦到一个灶具上,实现对太阳能的利 用,在此种技术没有办法对太阳能进行收集以便于夜间及阴雨天应用,更不可能对其进一 步的其他方式的应用。除此之外,生物质以及沼气的应用也在不同的区域开展起来;利用浅 层地表热能为主要的热泵技术将地热能进行了利用。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利用主要是单户的应用,或者是每个单元的小规模 化的应用,不能成为规划化、工厂化的农业种植提供能源。所谓设施农业是指具有一定的设施,能在局部范围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 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的农业生产。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农村已推广应用多年,它的发展给我国传统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发达国家的设施农业,已形成成套技术、完备的设施设备、生 产规范,产量稳定。在这些国家,设施建设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始终坚持高新技术的示范、 推广与应用,获得了可观的效益。以荷兰为例,全国有玻璃温室13000hm2,且均为大型现代化连栋温室,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温室内温、光、水、气、肥等实现了智能化控制。从 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采收包装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规范的技术体系,番茄、黄瓜等实现了一 年一大茬的无土长季节栽培,采收期长达9 10个月,黄瓜平均每株采收80条,番茄平均 每株采收35穗果,平均产量60Kg/m2,创造了当今世界最高产量和效益水平。温室节能技 术也是温室研究工作的重点,随着《京都协议书》的执行,荷兰作为议定书的协议国,规定所 有行业的能源效率到2010年降至1980年的35%,相当于减少65%的化石燃料的使用,温 室行业分担了全国20%左右的义务。目前,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覆盖材料透光 率,增加温室太阳能入射量,在此方面他们主要开发了温室屋顶清洗机械和Zigzag板材的 开发;热能多用途利用和余热回收;温室浅层地能节能技术的应用;保温隔热技术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保温幕帘的广泛使用,二是天沟的保温,三是增加温室的气密 性和外维护结构的保温;新型节能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比如改造温室结构,充分利用太阳 能,培养耐低温作物等等。在以色列现代化温室可根据作物对环境的不同要求,通过计算机 对内部环境如光、温、水、气、肥等因子进行自动监测和调控,实现温室作物全天候、周年性 的高效生产。该国的工厂化农业,黄瓜、西红柿的产量达50Kg/m2,玫瑰产量达32枝/m2,是 露地栽培的10 20倍。美国、日本等国还推出了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全封闭式生 产体系,即人工补充光照、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由机器人或机械手进行移栽作业的“植物 工厂”全年收获产品20茬以上,蔬菜年产量是露地栽培的数十倍,这些国家的设施农业的共 同特点是已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温室及配套设施的生产高度社会化。目前, 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50余万公顷,约占世界设施园艺总面积的85%。设施园艺年产值 达到2000多亿元。在种植结构上,设施蔬菜面积占我国设施园艺总面积的95%以上。在区 域分布上,70%以上分布在黄淮海及其以北地区。设施园艺的发展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北 方地区蔬菜冬淡季供应问题,改善城乡居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 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 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作物秸杆、畜 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和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 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有机 转换过程。有机农业是一个促进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生态性生产管理 体系。有机农业要求尽量采取恢复、维持、促进生态和谐的管理措施,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 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尽可能减少空气、土壤 和水分的污染,遵循贴近自然的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 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持续稳定、循环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生产出的产 品,称为有机食品。与国内其他绿色食品的最显著差别是,前者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后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 食品的生产要比其他食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采用相应的替代技术。有机食 品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现有的设施农业发展中还存在 的主要问题一是,现有的设施农业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不高,设施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 力、生产管理很大程度上还依靠经验,与标准化、精准化生产管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设施农业在环境控制、管理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需要完善。二 是,设施农业的经营效益较低。我国土地生产经营方式以户为单位家庭承包经营,发展起来 的设施农业规模较小,产品的市场不稳定,全过程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还 未完全建立。三是,我国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低。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 械化作业水平低,目前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已成为制约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环节。四是,我国设施农业运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从专用品种 的繁育到环境运行的合理控制等方面来看,我国设施农业的运行管理水平与高产、优质、安 全、高效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运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总体上讲,许多关键技术问题还 有待于研究解决,与之相配套的相关产业还未健全,特别是现有的设施建筑的温室运行费 用普遍较高,水、电、暖费用较高,建筑能耗高,造成了农业生产成本高,致使设施农业缺乏 经济实用,障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现有的设施农业的设施主要集中在农业建筑领域,特别是各种温室大棚的建筑技 术,从单体到联栋的各种大棚,从采用塑料薄膜到采用pvc的透光板,但是相对于大棚内的 设施还没有改进,主要仍采用传统的土地栽培,这样障碍了种植业的发展,即使在我国设施 农业发展领先的寿光地区,其设施农业技术仍以温室技术为主,野蛮的利用土地采用大量 的化肥和农药,土地已经被野蛮过度的使用,无法再利用化肥实现更高的产能了,因而温室 实施农业也走到了发展的尽头,急需要新的技术突破来实现农业种植业的更新换代。现有 的无土栽培中,气雾栽培以及液体栽培已经成熟,但是主要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虽然有简单 的无土栽培设施,如管道气雾栽培设施,但是这些设施没有温度控制设备,无法实现有效的 温度控制,仅依靠调节温室内的空气的方式来实现对种植物的温度调节和控制,这样的技 术不仅耗能,同时无法实现对种植物的温度控制,因而急需改进现有的农业种植设备。输送设备主要应用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码头、粮食等行业。不同的行业 应用不同的输送设备,输送设备的特点;输送设备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 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带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 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 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 的流水作业运输线。所以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输送设备除了一 些普通的输送带、输送机(固定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外,还有一些真空输送带、输送机 设备,真空上输送设备用于输送粉体物料,具有易于安装,易于清洁,低噪音,无尘输送的优 点O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 机可进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 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胶带 输送机是由输送带(胶带)、滚筒、支承装置、驱动装置、改向装置、进料装置、卸料装置、制 动装置、清扫装置和机架等部件组成。皮带输送机结构形式多样,有槽型皮带机、平型皮带 机、爬坡皮带机、侧倾皮带机、转弯皮带机等多种形式。皮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适用于输送 堆积密度小于1. 67/吨/立方米,易于掏取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的低磨琢性物料及袋装物 料,如煤、碎石、砂、水泥、化肥、粮食等。被送物料温度小于60°C。其机长及装配形式可根据 用户要求确定,传动可用电滚筒,也可用带驱动架的驱动装置。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可以规模化、智能化、模块 化、新能源化、工厂化的实现农业生产的设施,将农业生产箱体放置在传输设备上,通过在 输送设备及种植箱体周围设置温度控制、补光、液体提供、信息采集等装置实现生产过程的 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浓度等精确、动态、分区、智能、节能的控制,即实现了农 业生产箱体的传输同时也实现了对其进行人工环境的控制,进而实现了工厂化、低成本农 业生产,适合于育种、水产、畜产、菌类等的批量生产。具体发明内容如下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包括输送设备、农业生产箱体、支 架、补光的照明设备、营养液输送管道,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个横向生产线,它由至少一 层传输设备构成,在每层传输设备上设置有多个农业生产箱体,在农业生产箱体的内部设 置有用于种植、养殖的物质;在传输设备的周围设置有支架,为传输设备及其上的农业生 产箱体提供支撑;每层传输设备上设置有补光设备,其位置高于农业生产箱体,所述补光 设备通过支架支撑或者设置在上层的传输设备上,用以为农业生产箱体提供补充照明光 源;每层传输设备上设置有液体输送管道,所述液体输送管道通过支架支撑或者设置在 上层的传输设备上,用以为农业生产箱体提供营养液体。在横向生产线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纵向传输设备,多个横向传输设备共同与纵向传 输设备连接,用以通过纵向传输设备将农业生产箱体传输到每层横向传输设备上;在纵向 传输设备或者横向传输设备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工作区,生产工作人员在该区域内对农业生 产箱体的进行生产加工后,将通过横向或纵向传输生产线将农业生产箱体进行传输到设定 的位置。在纵向传输设备和横向传输设备之间或者纵向传输设备周围或者横向传输设备 周围设置有升降装置,通过该升降装置将底层传输设备的农业生产箱体升降到不同的层。为了给传输设备上的农业生产箱体保温及透光在传输设备两侧设置有至少下列 之一的装置A、透光保温的玻璃、PVC板;B、透光塑料薄膜;C、可以开启的保温窗帘、卷 帘保温被;D、可以移动的不透光保温材料。传输设备选自至少下列一种A、皮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B、固定式输送机; C、螺旋输送机;D、真空输送带、输送机。农业生产箱体内部设置有下列一种A、农业生产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层或多层 的种植盘,对于芽菜类农作物,在种植盘底部设置凹槽或开孔,在凹槽或开孔处放培养基 质、多孔类物质、培植杯、菌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将种子放置培养基质、多孔类物质、培 植杯中,可以实现种植芽菜、菌类不需要外接营养源的农作物的生产。B、用于基质栽培的基质;C、用于水产类养殖的液体;D、用于畜类养殖的器材。在传输设备、农业生产箱体周围设置下列至少一种设备A、信息采集系统通过 设置在传输设备、农业生产箱体周围的信息采集器件,将农业生产箱体内部的信息采集后, 通过信息传递线将信息传递到箱体外部;B、气体输送管道该管道与农业生产箱体连接, 将外部的二氧化碳、氧气、新风输送到农业生产箱体内部,多种气体可以利用一个管道在不 同的时间进行输送或者多种气体利用设置在气体输送管道内部的多个子管进行输送;C、 电力使用设备所述设备选自下列至少一种灯泡、音频发生器、电加热器、微波发生器、雾化器、电磁发生器;D、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传输设备的底部或者内壁或者顶部,其 选自下列至少一种热管、套管、换热器、散热器、风机盘管、塑料管、毛细管;E、液体管道的 末端设备所述末端设备为将液体进行气雾化的装置,或者为将液体进行喷淋的装置,或者 为液体开关阀门。所需要的能源为传统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或其互补系统,传统能源由电网提 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优选采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采集热能、沼气设备,并将其设置在至 少一个农业建筑物的顶部、周围,地热能采集设备设置农业建筑物的周围或底部。设置有一个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对所有种植、养殖、设施、器件的监测、检测、计量、 控制,所述中央控制器由智能控制软件、计算机、单板机、传感器、检测设备组成,可以实现 对每个箱体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物质含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 智能化的生产;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物质含量传感器设置在传输农业 生产箱体的周围或内部或者工厂化农业建筑物内部,实现对各所控制的物理量的采集,所 述的传感器与中央计算机连接,在计算机内设置有专业的智能控制软件,实现对工厂化农 业建筑物内部设置各种设施的智能控制。在一个工厂化农业建筑物内部设置有多个自动化生产线,多个生产线可以水平和 垂直的排列,优选的建筑物按照东西长南北方短的布局,使得室内的生产线可以有更大的 采光效果,在建筑物内部的一个区域设置用于办公、加工、仓储、交易、育种、中央控制管理 的区域,优选将此区域设置在建筑物北侧,太阳能采集设备设置在建筑物顶部,或者设置在 建筑物的底部或周围,根据透光的要求选择太阳能真空管、太阳能透光薄膜电池、单晶硅、 多晶硅电池的至少一种作为太阳能采集设备。在一个区域内设置有多个工厂化农业建筑物,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有多组生产线, 区域内设置一定的建筑物用于办公、加工、仓储、交易、育种、中央控制管理用地,其余用于 作物生产,电力设施、空调设施提供到每一个建筑物内,太阳能电力及热能采集装置设置在 建筑物顶部或区域内地面上或建筑物墙体上,优选的将太阳能采集设备设置在配套用房上 部,或者根据透光的要求选择太阳能真空管、太阳能透光薄膜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电池,沼 气池设置在建筑物的底部或周围。此种实施农业能源供应的优点为1、采用本实用新型为工厂化农业提供了农业 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使得工厂化农业可以依托此设施实现农业工厂化的生产。2、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针对独立的建筑提供设施农业设施,更适合于应用于在一个 区域内的多个设施农业建筑内的农业设施。3、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合于各种种植、养殖、水产等农业生产。4、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大批量、智能化、工厂化、无菌化的农业生产。5、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采用新能源实现工厂化农业的能源供应。

附图中数字具体含义为1 太阳能光伏电池,2 太阳能光热采集系统,3 辅助用 房,4 养殖设施,5 种植设施,6 蓄热箱体,7 保温墙体,8 沼气池,9 太阳能光热采集传 输系统,10 液体输送管道,11 电力传输管道,12 空调热能(冷)传输管道,13 信息传输 管道,14 气体输送管道,15 农业生产箱体,16 皮带传输机,17 气雾发生器,18 监控设备,19 补光灯,20 音频发生器,21 保温箱体,22 风机盘管,23 视频采集器,24 二氧化 碳发生器,25 营养储存器,26 农业生产箱体内设施,27 横向生产线,28 纵向传输设备, 29 升降机,30 工作区,31 保温窗帘,32 支架。附图内容为图1:三横二纵生产线(俯视图);图2:三层皮带机生产线(侧视 图);图3:生产线上设置的管理控制系统;图4:单体工厂化农业自动化生产系统;图 5 营养液体及能源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三横二纵生产线如图1所示,本图为三横二纵生产线,设置有三个横 向生产线27以及二个纵向传输设备观,在一个横向生产线上的两侧设置有可以开启的保 温窗帘31,根据需要为其提供保温;在横向生产线与纵向传输设备的连接处设置有升降机 四,本实施例中设置了 6个,用于将农业生产箱体进行升降;在纵向生产线的一侧,设置有 工作区30,用于对农业生产箱体进行加工。工作人员在纵向的工作区内对农业生产箱体 进行加工后,将农业生产箱体通过设置在一层的纵向传输设备传输到第三条横向生产线一 侧,设置在其中的升降机将农业生产箱体从一层升到三层后,再将其通过三层的横向传输 设备传送到中间位置,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加工和生产。实施例二 三层皮带机生产线如图2所示,本图中设置有三个支架32,两侧二个 和中央一个,还设置有三层传输设备,传输设备选择皮带传输机,传输设备的传输轴承与支 架进行焊接、螺纹连接、插接、捆绑连接或者粘接,传输带设置在传输轴承上部并可以在轴 承上滚动运动,农业生产箱体设置在传送带上部,在农业生产箱体的上部设置有补光装置 和营养液输送装置。实施例三生产线上设置的管理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本图为设置在生产线的中 央控制系统,该部分设置在农业生产箱体周围,用于对农业生产箱体进行管理控制。在农业生产箱体内部设置有五个管道,液体输送管道10,电力传输管道11,空调 热能(冷)传输管道12,信息传输管道13,气体输送管道14,为箱体内部的种植物提供所 需的物质、能源、信息、液体,所述五个管道可穿过箱体与箱体外部对应装置进行连接。在箱 体内部的液体输送管道10上,设置有下列至少一种器件气雾装置、喷淋装置或者管道出 口,将水输送给农业生产箱体内部。电力传输管道11,箱体内部的电力设备选自下列至少一 种灯泡、音频发生器、电加热器、微波发生器、雾化器、电磁发生器。采用灯泡对种植物进行 补光,采用音频发生器、电磁发生器发出的不同的音频、磁场实现对种植物种植过程的刺激 和影响,促进植物、动物的生长,电加热器在传统能源不足是为系统提供热能或实现局部 的温度的调节和控制,微波发生器、雾化器实现对水进行雾、气化。空调热能(冷)传输管 道12上设置有空调末端,并设置在箱体的底部、内壁、顶部,即设置在隔板上部或隔板的下 部或隔板上,空调末端设备选自下列至少一种热管、套管、换热器、散热器、风机盘管、塑料 管、毛细管。信息传输管道13,在信息管道内部设置有信息传递线,在箱体内部设置信息采 集器件,将箱体内部的信息采集后,通过信息传递线将信息传递到箱体外部,信息采集器件 优选下列至少一个器件温度压力浓度传感器、视频采集器、叶茎长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 气体输送管道14,可以将外部的二氧化碳、氧气、新风输送到箱体内部。多种气体可以利用 一个管道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输送或者多种气体利用设置在气体输送管道内部的多个子管进行输送。所有箱体内部的器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箱体的底部、内壁、顶部,当在箱体内 设置隔板时,可以设置在隔板上部或隔板的下部或隔板上,但无论设置在箱体任何部位或 隔板或下部,都是通过这五个管道与外部进行物质、能源、信息的交换、传递。实施例四单体工厂化农业自动化生产系统如图4所示,在一个梯形外形的工厂 化建筑物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光伏电池1以及太阳能光热采集系统2 ;在其内部设置有种 植设施5和养殖设施4,也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包括种植生产线5和养殖 生产线4 ;梯形农业建筑按照东西长进行布置,北侧墙体内侧设置辅助用房,辅助用房内设 置电力设备间、锅炉设备间、加工设备间、储存设备间、办公设备间;太阳能光热采集系统将 采集热能储存在设置在建筑物地面以下的蓄热箱体内6,蓄热箱体的热能通过与蓄热箱体 相连的空调输送管道实现热能的输送,将热能输送到每一个农业生产箱体内,通过设置在 箱体内部的换热装置(风机盘管)实现对种植物的能源供应和控制;动植物的废弃物放置 在沼气池8中,沼气池设置在建筑物北侧的地面以下;建筑物按照50%的节能标准进行设 计,建筑物顶部的太阳能光热采集系统中采用透明玻璃,其顶部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也 可以采用透明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内部种植物就可以在透明玻璃的对应处种植采光的农 作物,这样农业生产的主要能源都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生产。实施例五营养液体及能源输送管道如图5所示,在一个工厂化农业车间内设置 有两条横向的生产线农业自动生产线,生产线的水、电力、空调设备的管道相互连接,实现 对农业生产箱体内的营养液、能源的输送与控制,营养液体将营养液输送给第一条生产线 后再输送到第二条生产线,然后回流到营养液储存装置中,电力输送电线将电力输送到第 一条以及第二条生产线上,实现营养液及电力的输送。太阳能光热采集系统采集的热能存 储在设置在地面以下的蓄热箱体中,蓄热箱体通过管道将热能输送到每一个箱体内,通过 设置在传输带内部的换热装置(风机盘管)实现对种植物的能源供应和控制。可以结合上述的案例实现各种工厂化农业的生产。
权利要求1.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包括传输设备、农业生产箱体、支架、补光的照明设备、营养 液输送管道,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个横向生产线,它由至少一层传输设备构成,在每层传输设备上设置有多 个农业生产箱体,在农业生产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种植、养殖的物质;在传输设备的周围设置有支架,为传输设备及其上的农业生产箱体提供支撑;每层传输设备上设置有补光设备,其位置高于农业生产箱体,所述补光设备通过支架 支撑或者设置在上层的传输设备上,用以为农业生产箱体提供补充照明光源;每层传输设备上设置有液体输送管道,所述液体输送管道通过支架支撑或者设置在上 层的传输设备上,用以为农业生产箱体提供营养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在横向生产线的至少一 侧设置有纵向传输设备,多个横向传输设备共同与纵向传输设备连接,用以通过纵向传输 设备将农业生产箱体传输到每层横向传输设备上;在纵向传输设备或者横向传输设备的至 少一侧设置有工作区,生产工作人员在该区域内对农业生产箱体的进行生产加工后,将通 过横向或纵向传输生产线将农业生产箱体进行传输到设定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在纵向传输设备和横向 传输设备之间或者纵向传输设备周围或者横向传输设备周围设置有升降装置,通过该升降 装置将底层传输设备的农业生产箱体升降到不同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为了给传输设备上的农 业生产箱体保温及透光在传输设备两侧设置有至少下列之一的装置A、透光保温的玻璃或PVC板;B、透光塑料薄膜;C、可以开启的保温窗帘或卷帘保温被;D、可以移动的不透光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传输设备选 自至少下列一种A、皮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B、固定式输送机;C、螺旋输送机;D、真空输送带或者输送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农业生产箱体内部设置 有下列一种A、农业生产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层或多层的种植盘,对于芽菜类农作物,在种植盘底 部设置凹槽或开孔,在凹槽或开孔处放培养基质、多孔类物质、培植杯、菌类生长所需的营 养物质,将种子放置培养基质、多孔类物质、培植杯中,可以实现种植芽菜、菌类不需要外接 营养源的农作物的生产;B、用于基质栽培的基质;C、用于水产类养殖的液体;D、用于畜类养殖的器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在传输设备、农业生产箱体周围设置下列至少一种设备A、信息采集系统通过设置在传输设备、农业生产箱体周围的信息采集器件,将农业生 产箱体内部的信息采集后,通过信息传递线将信息传递到箱体外部;B、气体输送管道该管道与农业生产箱体连接,将外部的二氧化碳、氧气、新 风输送到农业生产箱体内部,多种气体可以利用一个管道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输送或者多种 气体利用设置在气体输送管道内部的多个子管进行输送;C、电力使用设备所述设备选自下列至少一种灯泡、音频发生器、电加热器、 微波发生器、雾化器、电磁发生器;D、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传输设备的底部或者内壁或者顶部,其选自下 列至少一种热管、套管、换热器、散热器、风机盘管、塑料管、毛细管;E、液体管道的末端设备所述末端设备为将液体进行气雾化的装置,或者为将液体进 行喷淋的装置,或者为液体开关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设置有一个中央控制系 统,实现对所有种植、养殖、设施、器件的监测、检测、计量、控制,所述中央控制器由智能控 制软件、计算机、单板机、传感器、检测设备组成,可以实现对每个箱体内部的温度、湿度、光 照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物质含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智能化的生产;温度、湿度、光 照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物质含量传感器设置在传输农业生产箱体的周围或内部或者 工厂化农业建筑物内部,实现对各所控制的物理量的采集,所述的传感器与中央计算机连 接,在计算机内设置有专业的智能控制软件,实现对工厂化农业建筑物内部设置各种设施 的智能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在一个工厂化农业建筑 物内部设置有多个自动化生产线,多个生产线可以水平和垂直的排列,建筑物按照东西长 南北方短的布局,使得室内的生产线可以有更大的采光效果,在建筑物内部的一个区域设 置用于办公、加工、仓储、交易、育种、中央控制管理的区域,此区域设置在建筑物北侧,太阳 能采集设备设置在建筑物顶部,或者设置在建筑物的底部或周围,根据透光的要求选择太 阳能真空管、太阳能透光薄膜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电池的至少一种作为太阳能采集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其特征是在一个区域内设置有多 个工厂化农业建筑物,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有多组生产线,区域内设置一定的建筑物用于办 公、加工、仓储、交易、育种、中央控制管理用地,其余用于作物生产,电力设施、空调设施提 供到每一个建筑物内,太阳能电力及热能采集装置设置在建筑物顶部或区域内地面上或建 筑物墙体上,太阳能采集设备设置在配套用房上部,或者根据透光的要求选择太阳能真空 管、太阳能透光薄膜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电池,沼气池设置在建筑物的底部或周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可以规模化、智能化、模块化、新能源化、工厂化的实现农业生产的设施,将农业生产箱体放置在传输设备上,通过在输送设备及种植箱体周围设置温度控制、补光、液体提供、信息采集等装置实现生产过程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浓度等精确、动态、分区、智能、节能的控制,即实现了农业生产箱体的传输同时也实现了对其进行人工环境的控制,进而实现了工厂化、低成本农业生产,适合于育种、水产、畜产、菌类等的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A01G9/26GK201888129SQ2010202371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李建民 申请人: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