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鲜嫩竹笋生长的专用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52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鲜嫩竹笋生长的专用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鲜嫩竹笋生长的专用袋,属农林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竹木林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盛产竹笋。竹笋是一种无污染、多纤维 的天然绿色林业食品,竹笋是我国传统的土特产品,一直是我国人民餐桌上的理想菜肴,随 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竹笋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有限的天然竹笋难于满足。因为鲜 嫩竹笋的生长期短,刚出土的鲜嫩竹笋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会变老,因此,在竹笋尚 未长老前,就需将其挖出才可食用,否则长老后就成了竹子。竹子虽然也是一种可利用的 建材,但其经济效益远不如竹笋,如果能让鲜嫩竹笋继续生长却又不老,推迟竹笋变老的时 间,鲜嫩竹笋将会给种植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推迟鲜嫩竹笋变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 用于鲜嫩竹笋生长的专用袋,从竹笋出土起,就开始罩上专用袋,使竹笋在不接触空气的环 境下,在袋中不断生长,获得更长、更大的鲜嫩竹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由深颜色塑料薄膜制成的长圆形 袋,这种圆形袋上部封闭下部开口,可制成上小下大的喇叭形或圆台形袋;上部直径为 20cm-50cm,下部直径为25cm-65cm ;圆形袋长度为lm_5m ;喇叭形袋喇叭口高为15cm_25cm。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鲜嫩竹笋生长的专用袋在使用时,在破土出笋尖处,将专用 袋口罩住,用土将袋口 20cm左右紧紧埋在土下,使袋内空气与袋外隔绝,专用袋地面上部 分自然倒伏在旁即可。竹笋在密封的环境中生长,逐渐将专用袋顶起,直至长到所需要的长 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专用袋后,可采得 2m-4m的鲜嫩竹笋,相较天然生长的只有20-50cm的竹笋,其经济效益可提高10倍以上,可 以大大满足人们对竹笋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类鲜嫩竹笋生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喇叭形专用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台形专用袋示意图;图中D是专用袋大端直径;d是专用袋小端直径;H是专用袋袋长;h是专用袋大 端喇叭口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001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由黑色塑料薄膜制成 的长圆形袋,这种圆形袋上部封闭下部开口,制成喇叭形;上部直径d为30cm,下部直径为 38cm ;喇叭形袋长度为2m,高度h为20cm。使用时,喇叭形袋下部喇叭口对准出土竹笋,喇叭高度20cm的边沿用土埋好压 紧,使袋内与袋外空气隔绝,专用袋地面上部分自然倒伏在旁即可。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由褐色塑料薄膜制成 的长圆形袋,这种圆形袋上部封闭下部开口,制成喇叭形;上部直径d为40cm,下部直径为 50cm;喇叭形袋长度为細。使用时,喇叭形袋下部喇叭口对准出土竹笋,喇叭高度20cm的边沿用土埋好压 紧,使袋内与袋外空气隔绝,专用袋地面上部分自然倒伏在旁即可。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例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由黑色塑料薄膜制成 的长圆形袋,这种圆形袋上部封闭下部开口,制成圆台形;上部直径d为2km,下部直径为 30cm;圆台形袋长度为an。使用时,圆台形袋下部袋口对准出土竹笋,袋口高度20cm的边沿用土埋好压紧, 使袋内与袋外空气隔绝,专用袋地面上部分自然倒伏在旁即可。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例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由褐色塑料薄膜制成 的长圆形袋,这种圆形袋上部封闭下部开口,制成圆台形;上部直径d为40cm,下部直径为 50cm;圆台形袋长度为4. 5m。使用时,圆台形袋下部袋口对准出土竹笋,袋口高度20cm的边沿用土埋好压紧, 使袋内与袋外空气隔绝,专用袋地面上部分自然倒伏在旁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鲜嫩竹笋生长的专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袋是一种由塑料薄膜制成 的长圆形袋,这种圆形袋上部封闭下部开口,可制成上小下大的喇叭形或圆台形袋;上部直 径为20cm-50cm,下部直径为25cm_65cm ;圆形袋长度为lm_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鲜嫩竹笋生长的专用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形 袋喇叭口高为15cm-25cm。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鲜嫩竹笋生长的专用袋,该专用袋是一种由深颜色塑料薄膜制成的长圆形袋,这种圆形袋上部封闭下部开口,可制成上小下大的喇叭形或圆台形袋;上部直径d为20cm-50cm,下部直径D为25cm-65cm;圆形袋长度H为1m-5m。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专用袋后,可采得2m-4m的鲜嫩竹笋,相较天然生长的只有20-50cm的竹笋,其经济效益可提高10倍以上,可以大大满足人们对竹笋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类鲜嫩竹笋生长使用。
文档编号A01G7/06GK201869600SQ201020552668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沈训铭 申请人:沈训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