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水稻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0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水稻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播种机,具体说是一种手持操作的水稻播种机。
背景技术
传统水稻播种农民都会使用拖拉机埋草,秸杆还田后再进行人工撒种,最后用拖 拉机盖籽,机械操作费用高,不适合少量农田使用,另外人工撒播稻种不均勻,出苗不整齐, 易造成浓密不均,需出苗后重新补苗,且拖拉机盖籽深浅不一,造成出苗时间长短不一,影 响水稻成长。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小面积农田机械化播种成本高,人工撒种不均勻,播种深浅 不一,严重影响出苗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方便,使用成本 低,播种密度均勻,播种深浅一致,操作简单、方便的手持水稻播种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水稻播种机,其技术特点是包括拉杆、犁 部、播种器和盖籽器,所述播种器包括支架框、漏斗槽、旋转轴和行走轮,旋转轴两端分别设 有行走轮,支架框支承于旋转轴上,漏斗槽活动设置于支架框内呈沿旋转轴轴向左右滑动 状态,漏斗槽底部设有沿旋转轴轴向排列的多个漏孔,旋转轴上设有多个齿轮,齿轮轮周设 有多个位置与漏孔对应的齿槽;所述犁部包括连杆和多个小犁,连杆经铰链活动连接于支 架框前端,连杆上均勻间隔设置多个小犁,所述拉杆垂直固定连接在连杆上;所述盖籽器包 括盖土板和多个人字架,多个人字架的前腿经铰链活动连接于支架框后端,多个人字架的 后叉腿固定连接盖土板;所述人字架后叉腿在盖土板上交接点与小犁、齿槽在前后方向上 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框上端面设有压紧漏斗槽的压条。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框安装行走轮的两侧边框上均设有调节定位漏斗槽在支架 框内沿旋转轴轴向位置的固定螺丝。再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槽呈倒梯形或倒锥形。更进一步地,所述漏孔在漏斗槽底部位置偏向犁部方向。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播种器的支架框前端活动铰接犁部,由手动力作用拉杆带动犁部的多个小犁呈 一定角度在田地上拉出多路小槽,小槽深度可根据需要调节犁部与田地的角度控制,可满 足各种田地以及稻种的播种深度要求,使用范围广,且小槽深度一致,稻种出苗时间一致;2、播种器由拉杆带动旋转轴旋转依靠行走轮行走,旋转轴上的齿轮同步旋转,漏 斗槽内的稻种经其底部漏孔落入旋转到漏孔下方的齿轮齿槽内,旋转轴持续旋转转过一定 角度,齿轮将其内的稻种带动旋转一定角度依次由齿槽内落入小犁拉出的小槽内,下种量 适当,密度均勻,出苗后无须补苗,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有利于水稻成长;旋转轴上齿轮可更 换,可依据播种密度选取不同规格齿槽的齿轮,且播种器在支架框内可沿旋转轴轴向移动并由固定螺丝定位,调节漏斗槽底部漏孔与齿轮齿槽的接通处大小控制播种下种量,实用 性强;漏孔在漏斗槽底部位置偏向犁部方向,在播种器向犁部方向前进时,旋转轴带动齿轮 向犁部方向旋转,漏孔偏心与齿轮旋转方向相同,由偏心的漏孔下种稳定,避免中心位置漏 孔时而不下种的情况。3、盖籽器的人字架随播种器运动,人字架前腿活动铰接在播种器后端,人字架后 叉腿将小犁翻至小槽两边的泥土向像邻人字架后叉腿中间拨拢到小槽内,由人字架后叉腿 后的的盖土板盖平泥土,盖土一次完成,无须后续盖土操作。本实用新型采用犁部、播种器、盖籽器结合成一体结构实现一次拉动完成开槽、播 种、盖土,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使用范围广,播种密度均勻和深浅适当,有利 于水稻正常出苗,确保丰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播种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中播种器1,支架框11,漏斗槽12,漏孔121,压条13,旋转轴14,行走轮15,固 定螺丝16,齿轮17,齿槽171,犁部2,连杆21,小犁22,拉杆23,盖籽器3,人字架31,前腿 311,后叉腿312,盖土板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3所示,手持水稻播种机包括播种器1、犁部2和盖籽器3。播种器1包括支 架框11、漏斗槽12、压条13、旋转轴14和行走轮15,旋转轴14两端分别设有行走轮15,支 架框11支承于旋转轴14上,漏斗槽12活动设置于支架框11内呈沿旋转轴轴向左右滑动 状态,漏斗槽呈倒梯形或倒锥形,漏斗槽底部设有沿旋转轴轴向排列的多个漏孔121,支架 框安装行走轮的两侧边框上均设有调节定位漏斗槽在支架框内沿旋转轴轴向位置的固定 螺丝16,支架框11上端面设有压紧漏斗槽12的压条13,旋转轴14上设有多个齿轮17,齿 轮17轮周设有多个位置与漏孔121对应的齿槽171 ;犁部2包括连杆21、拉杆23和多个小 犁22,连杆21经铰链活动连接于支架框11前端,连杆上均勻间隔设置多个小犁22,拉杆23 垂直固定连接在连杆上;盖籽器3包括盖土板32和多个人字架31,多个人字架31的前腿 311经铰链活动连接于支架框11后端,多个人字架的后叉腿312固定连接盖土板32 ;多个 人字架后叉腿312在盖土板32上连接交接处与小犁22、齿槽171在前后方向上一致。
权利要求1.一种手持水稻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23)、犁部O)、播种器(1)和盖籽器 (3),所述播种器(1)包括支架框(11)、漏斗槽(12)、旋转轴(14)和行走轮(15),旋转轴两 端分别设有行走轮,支架框支承于旋转轴上,漏斗槽活动设置于支架框内呈沿旋转轴轴向 左右滑动状态,漏斗槽底部设有沿旋转轴轴向排列的多个漏孔(121),旋转轴上设有多个齿 轮(17),齿轮轮周设有多个位置与漏孔对应的齿槽(171);所述犁部( 包括连杆和 多个小犁(22),连杆经铰链活动连接于支架框前端,连杆上均勻间隔设置多个小犁,所述拉 杆垂直固定连接在连杆上;所述盖籽器C3)包括盖土板(3 和多个人字架(31),多 个人字架的前腿(311)经铰链活动连接于支架框后端,多个人字架的后叉腿(312)固定连 接盖土板;所述人字架后叉腿在盖土板上交接点与小犁、齿槽在前后方向上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水稻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支架框(11)上端面设有压 紧漏斗槽(12)的压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水稻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支架框安装行走轮的两侧 边框上均设有调节定位漏斗槽(1 在支架框(11)内沿旋转轴轴向位置的固定螺丝(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水稻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漏斗槽(1 呈倒梯形或倒 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手持水稻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漏孔(121)在漏斗槽 (12)底部位置偏向犁部( 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水稻播种机,包括拉杆、犁部、播种器和盖籽器,所述播种器包括支架框、漏斗槽、旋转轴和行走轮,旋转轴两端分别设有行走轮,支架框支承于旋转轴上,漏斗槽活动设置于支架框内呈沿旋转轴轴向左右滑动状态,漏斗槽底部设有沿旋转轴轴向排列的多个漏孔,旋转轴上设有多个齿轮,齿轮轮周设有多个位置与漏孔对应的齿槽;所述犁部由多个小犁经连杆活动连接于支架框前端组成;所述盖籽器由盖土板经多个人字架连接支架框后端组成。采用犁部、播种器、盖籽器结合成一体结构实现一次拉动完成开槽、播种、盖土,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使用范围广,播种密度均匀和深浅适当,有利于水稻正常出苗,确保丰收。
文档编号A01C7/18GK201869542SQ20102058798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日
发明者季生龙 申请人:季生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