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

文档序号:11611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构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园林绿化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构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膨胀,导致了全球水资源的短缺,我国水资源问题尤为突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很多,而城市化过程中不合理的建设方法,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如,在城市中,大量的硬质地面,在降雨的时候,雨水未能补充到地下水中而快速流失,大量雨水流入城市雨水管道,给城市排涝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干旱的季节,地下水缺乏,导致城市绿地要大量补充灌溉,浪费水资源,增加绿地成本。城市绿地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创造舒适人居环境的核心部分,园林植物群落具有改善小气候、维持城市生态安全、吸纳雨水、调节雨洪、增湿释氧的功能。然而目前城市绿地的植物群落往往注重观赏游憩的功能,忽视了植物群落可以通过增加雨水吸纳和提高植物群落的抗旱性来维持植物群落自身水分平衡的作用,这不但减少了雨洪灾害,而且节约了水资源和养护管理费用。针对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存在的上述问题,将增加植物群落的雨水蓄留功能和提高植物群落抗旱性及稳定性相结合,是构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重要手段,从而达到减少城市雨洪和节约用水的双重效果。经过对现有技术检索发现,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在《节水新技术与示范工程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车武、刘红和孟光辉在《雨水利用与城市环境》(北京节能,3 :13),刘叶冰、谢峰、曾维嘉在《建筑中水和雨水回用技术应用探讨》(工程方法CAD 与智能建筑,2001,02),李俊奇、车武和孟光辉等在《城市雨水利用方案方法与技术经济分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中都谈到城市雨水截留的方法,主要是屋面雨水截留、 路面雨水控制和住宅区雨水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如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在《节水新技术与示范工程实例》中介绍的“方法暴雨条件下下凹式绿地雨水蓄渗效果分析”,利用下凹式绿地进行雨水收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构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促进水在群落中储留和选择适应性植物,从而实现植物群落内水分自我平衡,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20米* 20米的正方形建造区域进行地形平整。第二步、在该区域每边三等分的位置设置井字形沟槽,并在井字形沟槽的底部水平铺设碎石层,再在碎石层上回填植物种植土。所述的井字形沟槽,建造时在区域四边三等分点的位置挖土开沟,开设深1.0
31. 5m,宽1. 5 2. Om的沟槽,共四条,四条沟位于正方形区域内部,均与正方形区域的四边平行。所述的碎石层的厚度为30 50cm,该碎石层的组成为平均直径为10 20mm的碎石平均直径为30 40mm的碎石体积比=6 4。所述的植物种植土的组成为中壤土 泥炭土的体积比=7 8 2 3。第三步、在植物种植土上复合种植混交植物群落,具体为上层大乔木,高度>5米,郁闭度65 75%,常绿乔木落叶乔木数量比= 6 4。中层耐荫小乔木和大灌木,高度1. 5 3米,郁闭度25 30%,常绿乔灌木落叶乔灌木数量比=8 2。下层耐荫地被,灌木草本数量比=3 7,郁闭度70 75%,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数量比=9 1。所述的常绿乔木包括香樟、女贞、广玉兰以及乐昌含笑,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的落叶乔木采用栾树、苦楝、臭椿、朴树、青桐和水杉,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的常绿乔灌木采用夹竹桃、蚊母树、石楠和珊瑚树,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的落叶乔灌木采用溲疏和卫矛,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常绿灌木采用八角金盘、构骨、黄馨、桃叶珊瑚、海桐和小叶女贞,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的落叶灌木采用金丝桃、棣棠和继木,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草本植物采用麦冬、狗牙根、葱兰、书带草和鸢尾,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第四步、在乔灌木基部覆盖IOcm厚的碎木屑。本发明构建得到的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为20米* 20米正方形区域植物群落,包括地下部分雨水蓄留区和地上部分植物种植区。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工作降雨时,随着雨量的增大,在普通绿地无法蓄留更多雨水时,形成雨水地面径流,雨水地面径流到井字形沟槽,蓄留在井字形沟槽的雨水一部分蓄留在井字形沟槽内,一部分渗透到周边土壤中,从而达到使尽量多的雨水蓄留到绿地中的目的。地上植物种植区为复层混交植物群落,密集的植物树体、枝叶截留更多的雨水在植物群落内,同时,构成群落的植物由深根分布由浅到深,在地下形成多层次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使得雨水容易下渗,并起到涵养地下水的作用。植物群落的种类选择上,以耐旱、耐贫瘠、适应能力强的乡土植物为主,通过合理的植物构成比例,形成抗旱能力强、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本发明通过构建节约型植物群落的地下部分井字形沟槽提高雨水下渗和被土壤截留的量,从而使更多的雨水蓄留在土壤中;通过地上部分耐旱性复层混交植物群落配置增加雨水的吸收能力和减少对水的依赖,与常规绿地相比,可以多截留1 2倍的雨水,并不需要浇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图1为20米* 20米正方形区域井字形沟槽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面分层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1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1、在上海闵行建造20米* 20米的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包括地下部分雨水蓄留区和地上部分植物种植区。2、20米* 20米的正方形每边三等分,设置井字形沟槽,井字形沟槽每条槽的深度为1. 5m,宽为2. 0m,在底边水平铺50cm厚的碎石,碎石组成为平均直径为20mm的碎石 平均直径为40mm的碎石体积比=6 4,上面回填植物种植土,植物种植土组成为中壤土 泥炭土体积比=7:3。3、植物种植区为复层混交植物群落,上层大乔木,高度> 5米,郁闭度65%,常绿乔木落叶乔木数量比=6 4。所述常绿乔木采用香樟、女贞、广玉兰以及乐昌含笑,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落叶乔木采用栾树、苦楝、臭椿、朴树、青桐和水杉,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4、中层耐荫小乔木和大灌木,高度1. 5 3米,郁闭度30%,常绿乔灌木落叶乔灌木数量比=8 2。所述常绿乔灌木采用夹竹桃、蚊母树、石楠和珊瑚树,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落叶乔灌木采用溲疏和卫矛,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5、下层耐荫地被,灌木草本数量比=3 7,郁闭度75%,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数量比=9 1。所述常绿灌木采用八角金盘、构骨、黄馨、桃叶珊瑚、海桐和小叶女贞,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落叶灌木采用金丝桃、棣棠和继木,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草本植物采用麦冬、狗牙根、葱兰、书带草和鸢尾,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6、在乔灌木基部覆盖IOcm厚的碎木屑。7、按照以上方法,雨水蓄留能力是普通植物群落的1倍,除在栽植前半年需要浇灌外,以后植物群落不再需要浇灌。实施例2本实施例2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1、在上海宝山区建造20米* 20米的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包括地下部分雨水蓄留区和地上部分植物种植区。2、20米* 20米的正方形每边三等分,设置井字形沟槽,井字形沟槽每条槽的深度为1. 2m,宽为1. 8m,在底边水平铺40cm厚的碎石,碎石组成为平均直径为20mm的碎石 平均直径为30mm的碎石体积比=6 4,上面回填植物种植土,植物种植土组成为中壤土 泥炭土体积比=8:2。3、植物种植区为复层混交植物群落,上层大乔木,高度> 5米,郁闭度68%,常绿乔木落叶乔木数量比=6 4。所述常绿乔木采用香樟、女贞、广玉兰以及乐昌含笑,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落叶乔木采用栾树、苦楝、臭椿、朴树、青桐和水杉,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4、中层耐荫小乔木和大灌木,高度1. 5 3米,郁闭度25%,常绿乔灌木落叶乔灌木数量比=8 2。所述常绿乔灌木采用夹竹桃、蚊母树、石楠和珊瑚树,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落叶乔灌木采用溲疏和卫矛、,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5、下层耐荫地被,灌木草本数量比=3 7,郁闭度70%,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数量比=9 1。所述常绿灌木采用八角金盘、构骨、黄馨、桃叶珊瑚、海桐和小叶女贞,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落叶灌木采用金丝桃、棣棠和继木,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草本植物采用麦冬、狗牙根、葱兰、书带草和鸢尾,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6、在乔灌木基部覆盖IOcm厚的碎木屑。7、按照以上方法,雨水蓄留能力是普通植物群落的1. 2倍,除在栽植前半年需要浇灌外,以后植物群落不再需要浇灌。实施例3本实施例3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1、在上海浦东建造20米* 20米的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包括地下部分雨水蓄留区和地上部分植物种植区。2、20米* 20米的正方形每边三等分,设置井字形沟槽,井字形沟槽每条槽的深度为1. 5m,宽为1. 8m,在底边水平铺50cm厚的碎石,碎石组成为平均直径为20mm的碎石 平均直径为35mm的碎石体积比=6 4,上面回填植物种植土,植物种植土组成为中壤土 泥炭土体积比=7:3。3、植物种植区为复层混交植物群落,上层大乔木,高度> 5米,郁闭度70%,常绿乔木落叶乔木数量比=6 4。所述常绿乔木采用香樟、女贞、广玉兰以及乐昌含笑,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落叶乔木采用栾树、苦楝、臭椿、朴树、青桐和水杉,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4、中层耐荫小乔木和大灌木,高度1. 5 3米,郁闭度32%,常绿乔灌木落叶乔灌木数量比=8 2。所述常绿乔灌木采用夹竹桃、蚊母树、石楠和珊瑚树,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落叶乔灌木采用溲疏和卫矛、,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5、下层耐荫地被,灌木草本数量比=3 7,郁闭度75%,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数量比=9 1。所述常绿灌木采用八角金盘、构骨、黄馨、桃叶珊瑚、海桐和小叶女贞,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落叶灌木采用金丝桃、棣棠和继木,所述草本植物采用麦冬、狗牙根、 葱兰、书带草和鸢尾,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6、在乔灌木基部覆盖IOcm厚的碎木屑。7、按照以上方法,雨水蓄留能力是普通植物群落的1倍,除在栽植前半年需要浇灌外,以后植物群落不再需要浇灌。
权利要求
1.一种构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20米* 20米的正方形建造区域进行地形平整;第二步、在该区域每边三等分的位置设置井字形沟槽,并在井字形沟槽的底部水平铺设碎石层,再在碎石层上回填植物种植土 ;第三步、在植物种植土上复合种植混交植物群落;第四步、在乔灌木基部覆盖IOcm厚的碎木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字形沟槽,建造时在区域四边三等分点的位置挖土开沟,开设深1. 0 1. 5m,宽1. 5 2. Om的沟槽,共四条,四条沟位于正方形区域内部,均与正方形区域的四边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碎石层的厚度为30 50cm,该碎石层的组成为平均直径为10 20mm的碎石平均直径为30 40mm的碎石体积比=6 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种植土的组成为中壤土泥炭土的体积比=7 8 2 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交植物群落是指上层大乔木,高度>5米,郁闭度65 75%,常绿乔木落叶乔木数量比=6 4;中层耐荫小乔木和大灌木,高度1.5 3米,郁闭度25 30%,常绿乔灌木落叶乔灌木数量比=8 2;下层耐荫地被,灌木草本数量比=3 7,郁闭度70 75%,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数量比=9 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常绿乔木采用香樟、女贞、广玉兰以及乐昌含笑,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的落叶乔木采用栾树、苦楝、臭椿、朴树、青桐和水杉,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的常绿乔灌木采用夹竹桃、蚊母树、石楠和珊瑚树,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的落叶乔灌木采用溲疏和卫矛,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常绿灌木采用八角金盘、构骨、黄馨、桃叶珊瑚、海桐和小叶女贞,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的落叶灌木采用金丝桃、棣棠和继木,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所述草本植物采用麦冬、狗牙根、葱兰、 书带草和鸢尾,均为等数量比例混植。
全文摘要
一种园林绿化技术领域的构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首先对20米×20米的正方形建造区域进行地形平整;然后在该区域每边三等分的位置设置井字形沟槽,并在井字形沟槽的底部水平铺设碎石层,再在碎石层上回填植物种植土;再在植物种植土上复合种植混交植物群落;最后在乔灌木基部覆盖10cm厚的碎木屑。本发明可满足节水型植物群落储留雨水,水量群落内自我平衡,以达到减少浇灌和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文档编号A01G25/00GK102150596SQ20111010989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周娴, 宋亚男, 潘桂菱, 车生泉, 靳思佳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