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55873阅读:1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地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地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生地,又名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该药材块根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β甘露醇、谷固醇、地黄素、生物碱等。生地性凉,味甘, 入心、肝、肾经,既能凉血,又能滋阴,具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的作用。生地的栽培管理技术对生地的品质及产量影响很大,开展生地栽培技术的研究对生地生产有着重要的指
眉、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地的栽培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地种植的品质和产量,提高种植生地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生地的栽培方法如下
1)选地选土层深厚、腐殖质多、地势干燥、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最好是无工矿企业无污染的壤土地,不宜重茬;
2)整地每年三月中、下旬翻耕土地25-35厘米,同时每亩施入有机肥3000-4000公斤,磷肥20-30公斤作基肥,每亩用1公斤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然后耙细整平做成小畦;
3)选种及处理栽培生地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俗称栽子,栽子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播种前对栽子要进行处理,将栽子去头斩尾,选直径4-6厘米、外皮新鲜、没有黑点的肉质块根作为繁殖栽子,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浸栽子3 5分钟,切口沾以草木灰,晾干后下种;
4)播种日平均温度达13°C以上即可播种,18-21°C时播种较好,播种时按行距30-40 厘米开沟,深3-5厘米,在沟内每隔18-20厘米放栽子1段,然后覆土,也可用地膜覆盖,稍压实后浇透水;
5)及时间苗补苗当苗高4-5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遇有缺株,及时补栽,补栽时应带土起苗;
6)去花蕾和黄叶生地孕蕾开花时,应结合除草及时将花蕾摘除,在生长后期当底部叶片变黄时也要及时摘除黄叶;
7)中耕除草中耕宜浅,幼苗周围的杂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8)追肥在间苗后每亩施磷肥80-100公斤、腐熟饼肥30-50公斤,封行时,叶面喷施磷、钾肥;
9)灌溉生育前期应勤浇水,地下根茎膨大期,宜勤浇少浇,但应保持地面潮湿,对雨后或灌后的积水,应及时排除;10)预防病虫害地黄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枯萎病,一般在5月上中旬易发生,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病区防治,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发生时可用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11)采收和加工当地上茎叶全部枯黄时应及时采收,在畦的一端开35厘米左右的深沟,顺次取土、摘取根茎,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即为商品。生地是以收获根茎为目标的植物,因此,要选择壤土或砂质壤土质,整地要深翻。 选用上一年秋季倒栽“栽子”作种,是因为该项措施生产的生地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对生地及时去花蕾和摘除黄叶的目的是为减少开花结实消耗养分,减少失去制造养分的叶片消耗养分,促进块根生长。生地喜水、肥,无论底肥还是追肥一定要及时施用,生地前期需水量大,应勤浇水,当进入地下根茎膨大期时,宜勤浇少浇,保持地面潮湿既可。生地易发生病害,应选用抗病品种,并注意采取预防病害的措施。用本发明方法栽培生地,产量高,品质好,可有效提高种植生地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生地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选种及处理、播种、及时间苗补苗、去花蕾和黄叶、中耕除草、追肥、灌溉、预防病虫害、采收和加工多个生产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栽培要求,这些措施都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选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灌溉要方便、排水要良好、无污染、不重茬。播种前要深耕土地25-35厘米,同时每亩施入有机肥3000-4000公斤,磷肥20-30公斤作基肥,每亩用1公斤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然后耙细整平做成小畦,为生地根茎向下膨大打好基础。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播种前对栽子要进行处理,将栽子去头斩尾,选直径4-6厘米、外皮新鲜、没有黑点的肉质块根作为繁殖栽子,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栽子3 5分钟, 切口沾以草木灰,晾干后再下种。日平均温度达13°C以上即可播种,18-21°C时播种较好, 播种时按行距30-40厘米开沟,深3-5厘米,在沟内每隔18-20厘米放栽子1段,然后覆土, 也可用地膜覆盖,稍压实后浇透水。当苗高4-5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遇有缺株,及时补栽,补栽时应带土起苗。生地孕蕾开花时,应结合除草及时将花蕾摘除,在生长后期当底部叶片变黄时也要及时摘除黄叶,减少所有无用的养分消耗,全力促进块根生长。生地根茎较浅,因此,中耕宜浅,幼苗周围的杂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生地喜欢水肥,生长期要及时追肥与灌溉,在间苗后每亩追施磷肥80-100公斤、腐熟饼肥30-50公斤,封行时,叶面喷施磷、钾肥,生育前期应勤浇水,地下根茎膨大期,宜勤浇少浇,但应保持地面潮湿,对雨后或灌后的积水,应及时排除。除在整地时用杀菌剂处理土壤外,一旦发生病害要及时用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病区防治,发生虫害时用敌百虫800倍液喷杀。当地上茎叶全部枯黄时应及时采收,在畦的一端开35厘米左右的深沟,顺次取土、摘取根茎,并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即为商品。
权利要求
1. 一种生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1)选地选土层深厚、腐殖质多、地势干燥、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最好是无工矿企业无污染的壤土地,不宜重茬;2)整地每年三月中、下旬翻耕土地25-35厘米,同时每亩施入有机肥3000-4000公斤,磷肥20-30公斤作基肥,每亩用1公斤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然后耙细整平做成小畦;3)选种及处理栽培生地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俗称栽子,栽子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播种前对栽子要进行处理,将栽子去头斩尾,选直径4-6厘米、外皮新鲜、没有黑点的肉质块根作为繁殖栽子,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浸栽子3 5分钟,切口沾以草木灰,晾干后下种;4)播种日平均温度达13°C以上即可播种,18-21°C时播种较好,播种时按行距30-40 厘米开沟,深3-5厘米,在沟内每隔18-20厘米放栽子1段,然后覆土,也可用地膜覆盖,稍压实后浇透水;5)及时间苗补苗当苗高4-5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遇有缺株,及时补栽,补栽时应带土起苗;6)去花蕾和黄叶生地孕蕾开花时,应结合除草及时将花蕾摘除,在生长后期当底部叶片变黄时也要及时摘除黄叶;7)中耕除草中耕宜浅,幼苗周围的杂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8)追肥在间苗后每亩施磷肥80-100公斤、腐熟饼肥30-50公斤,封行时,叶面喷施磷、钾肥;9)灌溉生育前期应勤浇水,地下根茎膨大期,宜勤浇少浇,但应保持地面潮湿,对雨后或灌后的积水,应及时排除;10)预防病虫害地黄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枯萎病,一般在5月上中旬易发生,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病区防治,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发生时可用敌百虫800倍液喷杀;11)采收和加工当地上茎叶全部枯黄时应及时采收,在畦的一端开35厘米左右的深沟,顺次取土、摘取根茎,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即为商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生地的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选种及处理、播种、去花蕾和黄叶、中耕除草、追肥、灌溉、预防病虫害、采收和加工。用本发明方法栽培生地,产量高,品质好,可有效提高种植生地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01C1/08GK102301886SQ20111020075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白艳丽 申请人:屯留县民康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