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引诱剂,更具体涉及一种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能使受害松树因生理性缺水而迅速枯萎、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因此又称松树的癌症,被认为是我国的头号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我国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已扩大至江苏、浙江、安徽等12个省份,对我国的松林资源构成巨大威胁,寻求有效的方法控制或抑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已是生产中面临的迫切问题。松褐天牛又称松墨天牛,是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该虫主要通过携带松材线虫的成虫的取食、产卵等行为传播该病,控制松褐天牛是抑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根本途径。利用引诱剂监测和控制松褐天牛成虫,是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控中较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
目前,松褐天牛引诱剂的产品类型较为多样。肖春等研制的引诱剂(申请号 200910094345)主要由60 80%的松节油、16 24%的乙醇、2 10%的苯乙醇、2 6%的松油醇等组成;陈纪文研制的引诱剂(申请号200810028389)主要由纯天然松针提取物和乙醇组成;樊建庭等研制的引诱剂(申请号201010577064)主要由95%的α-菔烯和40% 的乙醛组成;黄勇平等研制的引诱剂(申请号200510028194)主要由25 35% (v/v)的松节油、5 10% (v/v)的α -菔烯、5% 7% (v/v)的β _菔烯、5 8% (v/v)的月桂烯、5 12% (v/v)的3-蒈烯、5 10% (v/v)的α -松油醇和30 38% (v/v)无水乙醇等组成。上述松褐天牛引诱产品主要存在如下缺陷(1)4种引诱剂的组成成分都是来源于植物抽提物,诱集靶标特异性不 强,对松褐天牛的诱集效果具有局限性;(2) 4种引诱剂野外实际应用时用量大,使用成本较高;(3)除樊建庭等研制的引诱剂产品外,其它3种引诱剂的组成成分都十分复杂,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都不够清晰。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成成分简单、成本低、效果显著的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包括一种人工合成的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如下在烧瓶中加入十一醇,然后缓慢滴入2 3倍十一醇体积的二氯亚砜,搅拌,静置2 6小时后,加入3倍以上十一醇体积的半饱和食盐水,混合,分液,收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A液;在另一烧瓶中加入乙二醇,按每毫升乙二醇加入O. 4 O. 6克金属钠的量缓慢加入金属钠,在50 70 °C下持续加热2 6小时,冷却至室温,向烧瓶中滴加O.3 O. 8倍乙二醇体积的A液,搅拌2 6小时,再加热至50 70 °C,搅拌2 8小时, 然后加入5倍以上乙二醇体积的半饱和食盐水、5倍以上乙二醇体积的石油醚和2 4倍乙二醇体积的乙醚,振荡,分液,收集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得到人工合成的复合物。
所述引诱剂还包括松树挥发物、酒精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松树挥发物包括松节油。
所述引诱剂由人工合成的复合物和松节油组成,二者的体积比为1:200-800。
更优选地,人工合成的复合物和99%的松节油按体积比1:200、1:400和1:800的组合;其中人工合成的复合物是主效成分,松节油是增效成分。
本发明的优势(1)本发明优选采用人工合成的复合物和松节油组合,对松褐天牛具有较高的诱集作用,可作为监测和控制松褐天牛的有效手段,抑制和延缓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2)国内现有的松褐天牛引诱剂都来源于寄主松树的挥发物,且成分复杂,成本较高; 本发明所述及引诱剂包括人工合成的复合物,有效用量少;总体上,该引诱剂成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环保,诱虫效率高,优势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人工合成的复合物的制备在烧瓶中加入5 ml i^一醇,后缓慢滴入10 ml 二氯亚砜,搅拌,静置2小时后,加入15 ml的半饱和食盐水,混合,分液,收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得到A液。在另一烧瓶中加入10 ml乙二醇,后缓慢加入6克的金属钠,60 1持续加热 6小时,冷却至室温,向烧瓶中滴加6 ml A液,搅拌2小时,加热至60 1继续搅拌6小时, 后加入80 ml半饱和食盐水和80 ml的石油醚和30 ml乙醚的混合溶液,振荡,分液,收集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得到人工合成的复合物。利用制备的复合物开展松褐天牛触角电位反应测试和野外诱虫测试工作(表I 一表4)。
二、不同化合物对松褐天牛的触角电位反应测试利用不同化合物刺激松褐天牛不同性别成虫的触角电位测试表明人工合成的复合物刺激产生的触角电位最高,平均达1. 4220毫伏,其次是松节油,平均为1. 2681毫伏。
表I不同化合物对松褐天牛的触角电位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包括一种人工合成的复合物, 其制备方法如下在烧瓶中加入i^一醇,然后缓慢滴入2 3倍^^一醇体积的二氯亚砜,搅拌,静置2 6小时后,加入3倍以上十一醇体积的半饱和食盐水,混合,分液,收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A液;在另一烧瓶中加入乙二醇,按每毫升乙二醇加入O. 4 O. 6克金属钠的量缓慢加入金属钠,在50 70 °C下持续加热2 6小时,冷却至室温,向烧瓶中滴加O. 3 O. 8倍乙二醇体积的A液,搅拌2 6小时,再加热至50 70 °C,搅拌2 8小时,然后加入5倍以上乙二醇体积的半饱和食盐水、5倍以上乙二醇体积的石油醚和2 4倍乙二醇体积的乙醚,振荡,分液,收集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得到人工合成的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还包括松树挥发物、酒精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树挥发物包括松节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由人工合成的复合物和松节油组成,二者的体积比为1:200-8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包括一种人工合成的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加入十一醇、二氯亚砜、乙二醇、金属钠等试剂制备。本发明所述及引诱剂包括人工合成的复合物,有效用量少;对松褐天牛具有较高的诱集作用,可作为监测和控制松褐天牛的有效手段,抑制和延缓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蔓延;总体上,该引诱剂成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环保,诱虫效率高,优势明显。
文档编号A01N65/06GK102986739SQ20111026946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
发明者张飞萍, 王保德, 马斯特.维克托, 郭文硕, 苏军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