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82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态鱼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鱼缸,具体地说是一种仅需补水,而不需换水就能保持水质完好的鱼缸。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观赏鱼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并且日益普及。但是 “养鱼即养水”,如何将鱼吃剩的残留物和鱼在养鱼缸里排泄的排泄物清理除以使鱼缸里的水保持清澈,如何向鱼提供更多的氧气和更多的硝化细菌,给鱼带来更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养好观赏鱼的根本所在。专利号为,200520132905.0,名称为,“鱼缸内置式的紫外线杀菌过滤泵”称,“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鱼缸内置式的紫外线杀菌过滤泵,由泵头组件、过滤桶组件、杀菌灯组件、镇流器盒组件、吸盘架组成。其中泵头组件、过滤桶组件、杀菌灯组件和吸盘架组成一整体,共同浸于鱼缸的水中的任意位置使其集杀菌、过滤、泵水功能为一体,连接简单,装拆容易,占据空间小,不存在漏水的问题,同时增加了紫外线杀菌灯,增加了杀菌功能,改善了养鱼水的水质。”但该杀菌过滤泵的结构较复杂,而且该过滤泵不能使鱼缸里的水广泛顺畅地流动起来,这样要清理整个鱼缸底部的残留物和鱼儿排泄物有相当大的困难。又如专利号为,200810027387. 4,名称为,“生态山水鱼缸”称,“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山水鱼缸,包括鱼缸和景观造型体,所述景观造型体由带底座的下造型体和上造型体组成,下造型体内设置循环水泵及过滤装置,所述鱼缸设置在底座上……上造型体设置在下造型体上,且设有向所述鱼缸上方延伸的水流通道,循环水泵的出口管道延伸至该水流通道处。本发明的优点是水循环装置内藏式设置,使鱼缸和景观造型具有完整的整体观感, 使鱼缸与景观造型体更和谐完美的结合,容易实现山水景观和鱼缸内生物共同构成自然的生态效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观赏性更强……”该专利技术的生态山水鱼缸确实因景观造型为鱼缸外形增添了不少色彩,主要突出了造型。但“生态山水鱼缸”的水过滤装置较粗糙,也没有对水质进行杀菌的措施。因此,该“生态山水鱼缸”还是没有抓住“养鱼即养水” 最根本的问题。可以想象“生态山水鱼缸”的景观造型不错而观赏鱼还是没能养好时,光看鱼缸而看不到鱼的感觉是不能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拆装方便,具有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过滤的、实现长年免换水的观赏鱼缸。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鱼缸,包括鱼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缸底部连接有储水腔,储水腔内设有一微型水泵,该鱼缸与所述储水腔间连接有一个带有鱼缸出水口和鱼缸进水口的连接器;所述的鱼缸设有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该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含有生化球水滴流过滤层的过滤介质,且该过滤装置的过滤缸底部的过滤缸出水口与所述鱼缸进水口相通,所述过滤缸底部的过滤缸出水口之高度等于所述鱼缸内的正常水位之高度,所述过滤缸内的过滤缸进水喷出口置于所述过滤缸的顶部,该过滤缸进水喷出口与所述的微型水泵相通。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所述的过滤缸、过滤缸内的生化过滤棉层、所述的含有生化球水滴流过滤层的过滤介质、所述的微型水泵、连接所述微型水泵与所述过滤缸进水喷出口的鱼缸出水管道和连接所述过滤缸出水口与所述连接器之鱼缸进水管的鱼缸进水管道。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
所述的过滤介质包括活性碳层和生化球层。水流过该过滤介质能带来更多的氧气,寄生更多的硝化细菌,从而达到很好的生化效果。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还包括
所述的鱼缸进水管道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使已经滴流过滤的水再经紫外线杀菌。所述的鱼缸出水管道和鱼缸进水管道均一头穿入所述的储水腔另一头穿入所述的过滤缸,在两头的衔接部均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由内管、外管和二者间的密封圈组成。使整个鱼缸便于拆卸、安装和搬动运输。 所述的外管和内管以螺纹连接。所述的鱼缸连接器由使所述鱼缸与所述储水腔连接的连接管、穿过所述连接管中央的进水管和连接管上的密封圈组成,该进水管与鱼缸进水管道连接;所述进水管外壁与连接管内壁间的间隙形成了所述鱼缸的鱼缸出水口。所述的鱼缸设于所述支架的一侧,该支架下面是与鱼缸连接的储水腔,所述的过滤缸设于该支架高度高的另一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鱼缸设有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该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含有生化球水滴流过滤层的过滤介质,再加所述过滤缸内的过滤缸进水喷出口置于所述过滤缸的顶部,因此水流从顶部喷出,滴流而下,将水打散,使每一滴水都能经由生化球内部,弯弯曲曲的路线,使得整个过滤的途径变长,这样会带来更多的氧气,寄生更多的硝化细菌,给鱼缸里的鱼儿带来更好的生态坏境。由于本发明水过滤装置的过滤缸底部的过滤缸出水口与所述鱼缸进水口相通,该过滤缸进水喷出口与所述的微型水泵相通,微型水泵设于与鱼缸底部相通的储水腔内,所以,鱼缸的进、出水口与过滤缸的出、进水口相通,又因所述过滤缸底部的过滤缸出水口之高度等于所述鱼缸内的正常水位之高度,过滤缸与鱼缸之间的水压差很大,使水循环十分畅通,鱼缸里的水是下出下进,在鱼缸中形成图1中标注的B状态,能将鱼缸中的污染水,尤其是沉淀在鱼缸底部的污物较好地抽入过滤缸顶部,经过生化过滤棉层过滤和滴流过滤及杀菌后的生化水能迅速畅通流入鱼缸内,真正使鱼缸内水成为流动的活水。由于本发明的水管在衔接部均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由内管、外管和二者间的密封圈组成,内管、外管以螺纹连接,因此使整个鱼缸非常便于拆装和搬运。由于本发明水过滤后的净化、增氧,寄生硝化细菌和消毒杀菌效果好,所以只要定期从过滤缸中缓缓加入清水以对鱼缸补水即可,真正实现了养鱼缸的免换水。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I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3是本发明过滤缸示意图(剖视)。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中的各附图标记名称是
鱼缸1、鱼缸进水口 2、鱼缸出水口 3、连接器4、连接管41、连接管密封圈42、鱼缸进水管43、管接头5、外管51、内管52、管接头密封圈53、储水腔6、微型水泵7、过滤缸进水喷出口 8、生化过滤棉层9、过滤介质10、活性碳层101、生化球层102、过滤缸11、过滤缸出水口 12、支架13、鱼缸进水管道14、紫外线杀菌灯15、鱼缸出水管道16。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生态鱼缸,包括鱼缸1、支架13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缸1底部连接有储水腔6,储水腔6内设有一微型水泵7,该鱼缸1与所述储水腔6间连接有一个带有鱼缸出水口 3和鱼缸进水口 2的连接器4 ;所述的鱼缸设有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该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含有生化球水滴流过滤层的过滤介质10,且该过滤装置的过滤缸11底部的过滤缸出水口 12与所述鱼缸进水口 2相通,所述过滤缸11底部的过滤缸出水口 12之高度等于所述鱼缸1内的正常水位之高度,所述过滤缸11内的过滤缸进水喷出口 8置于所述过滤缸11的顶部,该过滤缸进水喷出口 8与所述的微型水泵7相通。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所述的过滤缸11、过滤缸11内的生化过滤棉层9、所述的含有生化球水滴流过滤层的过滤介质10、所述的微型水泵7、连接所述微型水泵7与所述过滤缸进水喷出口 8的鱼缸出水管道16和连接所述过滤缸出水口 12与所述连接器4之鱼缸进水管43的鱼缸进水管道14。所述的过滤介质10包括活性碳层101和生化球层102。使每一滴水都能经由生化球内部,弯弯曲曲的路线,使得整个过滤的途径变长,水流过该过滤介质会带来更多的氧气,寄生更多的硝化细菌,从而达到很好的生化效果。所述的鱼缸进水管道14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5。所述的鱼缸出水管道16和鱼缸进水管道14均一头穿入所述的储水腔6另一头穿入所述的过滤缸11,在两头的衔接部均设有管接头5。所述管接头5由内管52、外管51和二者间的密封圈53组成。所述的外管51和内管52以螺纹连接。所述的鱼缸连接器4由使所述鱼缸1与所述储水腔6连接的连接管41、穿过所述连接管41中央的进水管43和连接管41上的密封圈42组成,该进水管43与鱼缸进水管道 14连接;所述进水管43外壁与连接管41内壁间的间隙形成了所述鱼缸1鱼缸出水口 3。所述的鱼缸1设于所述支架13的一侧,该支架13下面是与鱼缸1连接的储水腔 6,所述的过滤缸设于该支架高度高的另一侧。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鱼缸,包括鱼缸(1)、支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缸(1)底部连接有储水腔(6 ),储水腔(6 )内设有一微型水泵(7 ),该鱼缸(1)与所述储水腔(6 )间连接有一个带有鱼缸出水口(3)和鱼缸进水口(2)的连接器(4);所述的鱼缸设有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该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含有生化球水滴流过滤层的过滤介质(10),且该过滤装置的过滤缸(11)底部的过滤缸出水口( 12)与所述鱼缸进水口(2)相通,所述过滤缸(11)底部的过滤缸出水口( 12)之高度等于所述鱼缸(1)内的正常水位之高度,所述过滤缸(11)内的过滤缸进水喷出口(8)置于所述过滤缸(11)的顶部,该过滤缸进水喷出口(8)与所述的微型水泵(7)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所述的过滤缸 (11)、过滤缸(11)内的(过滤层(9)、所述的含有生化球水滴流过滤层的过滤介质(10)、所述的微型水泵(7)、连接所述微型水泵(7)与所述过滤缸进水喷出口(8)的鱼缸出水管道 (16)和连接所述过滤缸出水口( 12)与所述连接器(4)之鱼缸进水管(43)的鱼缸进水管道 (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介质(10)包括活性碳层 (101)和生化球层(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缸进水管道(14)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缸出水管道(16)和鱼缸进水管道(14)均一头穿入所述的储水腔(6)另一头穿入所述的过滤缸(11),在两头的衔接部均设有管接头(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头(5)由内管(52)、外管 (51)和二者间的密封圈(53)组成,该进水管(43)与鱼缸进水管道(14)连接;所述的外管 (51)和内管(52)以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缸连接器(4)由使所述鱼缸 (1)与所述储水腔(6)连接的连接管(41)、穿过所述连接管(41)中央的进水管(43)和连接管(41)上的密封圈(42)组成;所述进水管(43)外壁与连接管(41)内壁间的间隙形成了所述鱼缸(1)的鱼缸出水口(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缸(1)设于所述支架(13) 的一侧,该支架(13)下面是与鱼缸(1)连接的储水腔(6),所述的过滤缸设于该支架高度高的另一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鱼缸。一种生态鱼缸包括鱼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缸底部连接有储水腔,储水腔内设有一微型水泵,该鱼缸与所述储水腔间连接有一个带有鱼缸出水口和鱼缸进水口的连接器;所述的鱼缸设有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该外置式水滴流过滤装置含有生化球水滴流过滤层的过滤介质,且该过滤装置的过滤缸底部的过滤缸出水口与所述鱼缸进水口相通,所述过滤缸底部的过滤缸出水口之高度等于所述鱼缸内的正常水位之高度,所述过滤缸内的过滤缸进水喷出口置于所述过滤缸的顶部,该过滤缸进水喷出口与所述的微型水泵相通。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拆装方便,具有水滴流过滤装置过滤,真正实现了观赏鱼缸长年免换水。
文档编号A01K63/00GK102369903SQ20111038110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6日
发明者徐伟宁 申请人:徐伟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