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

文档序号:15326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土源的改良方法,属于环境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西北高原上的河西走廊,是蜚声世界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一条极度干渴的走廊。石羊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其下游有一片广阔的绿洲称为民勤绿洲。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人们在民勤进行资源不合理的开垦荒地,尤其是在防护林体系不健全,灌溉措施不完善的地段。大面积无序的开荒,导致绿洲与沙漠之间的过渡带防护体系被破坏。没有了防沙的屏障,沙漠向绿洲扩展速度加快。耕地的增加又加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大量打井,无节制地使用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土壤稳定性的扰动与破坏,极易引起土壤风蚀,风蚀起沙又可引起周边未垦土地产生沙埋,产生风蚀荒漠化。荒漠地的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近年来,我国土壤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 要因素。目前,世界上荒漠地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水利工程改良、化学改良、农业技术改良和生物改良等。传统治理荒漠化土壤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投资大、成本高、效果慢和不易大面积推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不易大面积推广的问题,和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以及治理荒漠化土壤投资大、成本高、效果慢,提供了一种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土壤,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彻底改变土地荒漠化状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下列步骤实现的:一、测土:3月份在地表植被覆盖率为10% 20%的荒漠化土壤取土化验(化验仪器为TFC-1B型土肥测试仪),测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钾、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低于《绿化种植土壤》土壤标准;二、选择植被:选择耐荒漠植物的种子、在当地具有生长优势的植物的种子或者优良栽培牧草种子;所述植被为草木樨种子、冰草种子、茅草种子或芨芨草种子中的几种或几种混合,种子的纯度为90% 98% ;三、整地:对土壤进行浅翻轻耙,浅翻深度为5 12cm ;四、施肥:如下组分以重量份数比计:肥料包括泥炭45 60%、碳酸铵11 20%、五氧化二磷5 10%、氧化钾9 18%、固氮菌I 3%,肥料与土壤混合的比例按重量分数计为1: 4 2: 7与土壤混合均匀,泥炭每亩的施用量为30 50kg ; 所述泥炭腐殖质含量大于45 % ;
五、播种:播种机按15 25cm间距进行条播,每亩播种量为4 6kg,覆土深度为2 5cm,播后填压I 3次。本发明所述一种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将植被恢复、生态制剂恢复和人工促进恢复有机结合,本发明能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土壤,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彻底改变土地荒漠化状况,本发明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实用性强和方法易于大面积推广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出阐述。实施例1一、测土:3月份在地表植被覆盖率为15%的荒漠化土壤取土化验(化验仪器为TFC-1B型土肥测试仪),测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钾、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低于《绿化种植土壤》土壤标准;二、选择植被:选择耐荒漠植物的种子、在当地具有生长优势的芨芨草种子,种子的纯度为96% ;三、整地:对土壤进行浅翻轻耙,浅翻深度为Ilcm ;四、施肥:如下组分以重量份数比计:肥料包括泥炭62kg、碳酸铵12kg、五氧化二磷8kg、氧化钾12kg、锌肥2kg、硫肥2kg、固氮菌2kg,肥料与土壤混合的比例按重量分数计为1: 4与土壤混合均匀,其中肥料组分粒径大的要经过粉碎,粉碎成粒径为0.5 10_的颗粒,与土壤混合 均匀,施用量为37kg/亩;五、播种:播种机按15cm间距进行条播,每亩播种量为5kg,覆土深度为4cm,播后填压3次。
权利要求
1.一种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包括测土、选择植被、整地、施肥、播种,其特征在于:在施肥步骤中:以重量份数比计:肥料包括泥炭45 60%、碳酸铵11 20%、五氧化二磷5 10%、氧化钾9 18%、固氮菌I 3%,肥料与土壤混合的比例按重量分数计为1: 4 2: 7与土壤混合均匀,泥炭每亩的施用量为30 50k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泥炭腐殖质含量大于·4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涉及一种对土源的改良方法,属于环境治理领域。解决荒漠化土壤的治理方法不易大面积推广的问题,和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以及治理荒漠化土壤投资大、成本高、效果慢等弊端。本发明包括测土、选择植被、整地、施肥、播种,其特征在于在施肥步骤中以重量份数比计肥料包括泥炭45~60%、碳酸铵11~20%、五氧化二磷5~10%、氧化钾9~18%、固氮菌1~3%,肥料与土壤混合的比例按重量分数计为1∶4~2∶7与土壤混合均匀,泥炭每亩的施用量为30~50kg。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土壤,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彻底改变土地荒漠化状况。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181273SQ2011104482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李银亭 申请人:李银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