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捕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4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捕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蝇装置,属于生活卫生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捕蝇器效果都不错,品种也很多,但多数都没有离开电源或商品诱饵,购买和使用成本较高,使用受限制,有的捕蝇器价格虽低但使用网罩的方式,清洗不方便,以上原因影响了捕蝇器的推广。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使用能源、不需要商品诱饵、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和方便清洗的新型捕蝇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捕蝇器,利用苍蝇的生活习性,使用废弃食物作诱饵进行诱捕,用塑料材料制造,由堵盖、外罩、内罩和底座采用便于拆装的结构形式组成。外罩为圆弧顶过渡至圆锥筒的形状,圆弧顶部设外螺纹圆筒开口并配螺旋堵盖,圆锥筒底部四周均布 3-6个开竖口的圆孔,用于和内罩连接,选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当外罩透明时,堵盖的材料无限制,当外罩半透明时,堵盖透明,以保证捕蝇效果。内罩为透气或不透气的圆弧形罩,透气时选用不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不透气时选用半透明材料,上部有圆凸口,是苍蝇由内罩进入外罩的入口,底部做出翻卷边,四周均布3-6个凸柱,用于和外罩及底座相连。底座的结构是3-6个均布支脚撑起带凹腔的诱饵托盘,托盘之上类似圆筒结构,圆筒四周以托盘上面为底边均布3-6个矩形开口(在圆筒的展开面上看),是苍蝇进入诱捕空间的通道,在开口间隔支撑的上部做出通透有竖口的横向长圆孔,用于和内罩四周的凸柱卡入式连接。外罩圆锥筒底部的开口圆孔,内罩翻卷边上的凸柱和底座圆筒上有竖口的横向长圆孔等连接元素数量相等,统一为3-6个,底座支脚和托盘上面圆筒四周的开口均对应为3-6个。


图1是塑料捕蝇器的装配图,底座支脚和托盘上面圆筒四周的开口和三个零件的连接元素均为4个,组件包括(1)-堵盖、(2)-外罩、(3)-内罩和G)-底座。图 2是外罩(2)和内罩(3)装配关系示意图。图3是图2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组装后的外罩内罩和底座(4)装配关系示意图。图6是图5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5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图2、图5采用局部剖的方式表达,外罩内表面增强刚性的凹凸轮廓线未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塑料捕蝇器时先将外罩(2)和内罩(3)按照图2组装,外罩套内罩,内罩的3-6个凸柱卡入外罩对应数量开竖口的圆孔中,使外罩和内罩连成一体。底座 (4)的凹腔中放入鱼内脏或腐烂的葡萄等自然废弃食物,之后将组装后的外罩内罩按照图 5装入底座中,内罩的3-6个凸柱卡入底座对应数量开竖口的横向长圆孔中,右旋外罩带动内罩的各个凸柱横向卡入底座的长圆孔内,使外罩内罩和底座稳妥连接,拧上堵盖(1),塑料捕蝇器即可工作。将其置于苍蝇较多且温度在30°C左右的环境中,苍蝇将寻着诱饵的气味由底座托盘上面的开口进入放置诱饵的底座凹腔,苍蝇就食过程中无论是受到惊吓还是自然起飞,都会因为自身习性沿着一定的角度寻着光亮向上飞行,由内罩进入相对封闭的外罩而无法逃生,苍蝇达到一定数量或基本被收尽后,左旋外罩后将连接着的内外罩从底座中取出,倒置内外罩并向罩中加适量清水,晃动外罩,苍蝇就会被淹死,打开堵盖(1)即可清除苍蝇的尸体,拆解后可用水清洗各个组件。
权利要求1.塑料捕蝇器,其特征是用塑料材料制造,由堵盖、外罩、内罩和底座采用便于拆装的结构形式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捕蝇器,其特征是外罩为圆弧顶过渡至圆锥筒的形状, 圆弧顶部设外螺纹圆筒开口并配螺旋堵盖,圆锥筒底部四周均布3-6个开竖口的圆孔,外罩选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当外罩透明时,堵盖的材料无限制,当外罩半透明时,堵盖透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捕蝇器,其特征是内罩为透气或不透气的圆弧形罩,透气时选用不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不透气时选用半透明材料,上部有圆凸口,底部做出翻卷边,四周均布3-6个凸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捕蝇器,其特征是底座的结构是3-6个均布支脚撑起带凹腔的诱饵托盘,托盘之上类似圆筒结构,圆筒四周以托盘上面为底边均布3-6个矩形开口,在开口间隔支撑的上部做出通透有竖口的横向长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捕蝇器,其特征是外罩圆锥筒底部的开口圆孔,内罩翻卷边上的凸柱和底座圆筒上有竖口的横向长圆孔等连接元素数量相等,统一为3-6个,底座支脚和托盘上面圆筒四周的开口均对应为3-6个。
专利摘要塑料捕蝇器,一种生活卫生器具,利用苍蝇的生活习性,使用废弃食物作诱饵进行诱捕,用塑料材料制造,由堵盖、外罩、内罩和底座采用便于拆装的结构形式组成,克服了现有捕蝇器不能离开电源或商品诱饵、成本高、使用受限制,清洗不方便等问题。
文档编号A01M1/10GK202035407SQ201120054299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张延颂, 李世雁, 郑养启 申请人:张延颂, 李世雁, 郑养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