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55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属于钓鱼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假饵壳体采用的是硬质材料,其钓钩为开放型,不宜在杂草、浮莲等水域中使用;硬质材料的假饵形象不够逼真,不足以吸引鱼儿上钩。
发明内容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它形象逼真,容易吸引鱼儿上钩,且能够在水生植物中拖钓时,无挂钩之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包括连接环、壳体、挂钩、配重块和尾巴,所述壳体呈软性空心体,壳体内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连接环形成一体,由嘴部贯穿于尾部,形成背钓钩,背钓钩的尖刺部朝向嘴部方向,所述背钓钩与壳体相贴合。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和尾巴为软质材料;尾巴为软质橡胶丝或仿生蛙脚;壳体的尾部缀有亮片;所述壳体为空腔,空腔中放置有不锈钢珠。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假饵不会勾住杂草、浮莲等,能在鱼儿喜栖的障碍区中畅通无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形态逼真,提高了钓鱼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尾巴为软质橡胶丝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腔内放置钢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包括连接环1、壳体2、挂钩、配重块和尾巴3,所述壳体2呈软性空心体,壳体2内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连接环1形成一体, 挂钩为双钩可单钩,由嘴部贯穿于尾部,形成背钓钩4,背钓钩4的尖刺部朝向嘴部方向,所述背钓钩4与壳体2相贴合。因假饵具有超强的浮水力与隐藏的钩身,所以能在鱼儿喜栖的障碍区中拖曳无阻。当鱼儿咬住假饵时,由于壳体2是空心体,一般为软塑胶材料,被咬后的假饵壳体2很快凹下去,使得原先与壳体2紧紧相贴合的背钓钩4突出来,迅速使鱼儿上勾。根据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2和尾巴3为软质材料,尾巴3为软质橡胶丝或仿生蛙脚,具有十分理想的仿真性,采用软质橡胶的壳体2可变换为各种颜色,为假铒的鲜艳程度增加亮点,当将其放入水中,并适当牵引时,这种形态的软质材料假铒就可以产生
3逼真的游动效果。本实用新型配重块放置在壳体2的腹部或空腔内,不致使壳体2在水中翻转,以达到壳体2的平衡;壳体2的尾部缀有亮片5,吸引鱼儿的注意力。本实用新型的壳体2可以为多种动物的形状,如青蛙、老鼠、小鱼、昆虫等。 根据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2为空腔,空腔中放置有不锈钢珠6,增加了重量,使用时,可满足漂浮的水位要求,钢珠6之间会相互碰撞,以制造响声来引诱鱼儿的食欲力,诱其上钩。
权利要求1.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包括连接环(1)、壳体(2)、挂钩、配重块和尾巴(3),所述壳体 (2)呈软性空心体,壳体(2)内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连接环(1)形成一体,由嘴部贯穿于尾部,形成背钓钩(4),背钓钩(4)的尖刺部朝向嘴部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钓钩(4)与壳体 (2)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其特征在于壳体(2)和尾巴(3)为软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其特征在于尾巴(3)为软质橡胶丝或仿生蛙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尾部缀有亮片(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为空腔,空腔中放置有不锈钢珠(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包括连接环(1)、壳体(2)、挂钩、配重块和尾巴(3),所述壳体(2)呈软性空心体,壳体(2)内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连接环(1)形成一体,由嘴部贯穿于尾部,形成背钓钩(4),背钓钩(4)的尖刺部朝向嘴部方向,所述背钓钩(4)与壳体(2)相贴合。壳体(2)和尾巴(3)为软质材料。尾巴(3)为软质橡胶丝或仿生蛙脚。壳体(2)的尾部缀有亮片(5)。所述壳体(2)为空腔,空腔中放置有不锈钢珠(6)。当鱼儿咬住假饵时,由于壳体(2)是空心体,一般为软塑胶材料,被咬后的假饵壳体(2)很快凹下去,使得原先与壳体(2)紧紧相贴合的背钓钩(4)突出来,迅速使鱼儿上勾。
文档编号A01K85/18GK202145801SQ201120188489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者沈明云, 王惠民 申请人:沈明云, 王惠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