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池塘养殖防逃围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83阅读:2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青蟹池塘养殖防逃围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青蟹池塘养殖防逃围栏,属于海产品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青蟹的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在池塘养殖过程中,防逃是养蟹成败的关键。目前青蟹养殖池塘的防逃设施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用塑料薄膜围塘防逃。在池埂上固定木桩,桩顶用铁丝相连,将厚的塑料薄膜搭在铁丝上,形成双层, 薄膜下端用砖侧立压住或填土夯实。这种防逃设施简便易行,成本低,但不耐用,容易损坏。 第二种,砌墙防逃。用红砖或石块砌墙,墙壁内侧用水泥抹光。这种防逃设施效果好,使用期长,可是投资大、造价高,建造时耗时费力,一旦损坏维修比较麻烦。第三种,用油毡或石棉板围塘防逃。用油毡或石棉板将池塘围住后固定在木桩上,下端用土埋住夯实。此种防护设施不耐大风侵袭易损坏,实用性较差。第四种,围网防逃。在池塘周边围上一圈聚乙烯网,用木桩固定,围网下端插入水下。此种设施防逃效果一般,并不能十分有效的防止养殖青蟹逃走。青蟹逃逸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围网底端打洞逃走,另一种是爬到围网顶端翻越围网逃逸,养殖中发现通过第一种方式逃走的青蟹很少,而青蟹大多是通过第二种方式逃逸,尤其是在养殖水质恶化或饵料供应不足以及大潮期间。因此,有针对性的改进围网的结构,就可以杜绝青蟹逃逸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青蟹池塘养殖防逃围栏,通过改变防逃围栏的结构,使池塘养殖的青蟹不能逃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措施,青蟹池塘养殖防逃围栏,由聚乙烯网构成,在聚乙烯网的一边连接有宽度是50-80cm的由聚乙烯编织布形成的光滑层。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实用新型,在聚乙烯网上端连接一层宽50-80cm的聚乙烯编织布形成光滑层,这样即使青蟹爬到围网上部也会滑落回到池塘内而不会翻越围栏逃走。当防逃围栏足够高时,青蟹就无处可逃。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青蟹养殖池塘,能有效防止青蟹逃走,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此外本实用新型选用的材料易获取,比较廉价,建造成本低、投资少,易维护,防逃效果显著。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有聚乙烯网1,网目2-10mm,在聚乙烯网1的一边连接着宽度是50-80cm的聚乙烯编织布形成的光滑层2。连接的方式是粘结,或者缝制。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如图2、图3所示,在养殖青蟹的池塘5内侧池埂下挖一道窄沟3,深 60-70cm,在沟中每隔an打一根长2. 2m的木桩4,然后用网目2_10mm的聚乙烯网1沿沟将池塘5围住,拉紧后固定在木桩4上,回填挖出的土并夯实将聚乙烯网1的下端埋入地下 60cm,防止青蟹在围栏底部打洞逃走。在聚乙烯网1的上端连接一层宽50-80cm的聚乙烯编织布形成的光滑层2,这样即使青蟹爬到聚乙烯网1的上部也会在光滑层2上滑落回到池塘内而不会翻越围栏逃走。
权利要求1.青蟹池塘养殖防逃围栏,由聚乙烯网构成,其特征是在聚乙烯网(1)的一边连接有宽度是50-80cm的由聚乙烯编织布形成的光滑层(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青蟹池塘养殖防逃围栏。在池塘养殖青蟹过程中,防逃是养蟹成败的关键,青蟹逃逸的主要方式是爬到围网顶端翻越围网逃逸,因此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就能防止青蟹的逃逸。本实用新型在由聚乙烯网构成的防逃围栏上,连接有宽度是50-80cm的由聚乙烯编织布形成的光滑层。这样即使青蟹爬到围网上部也会滑落回到池塘内而不会翻越围栏逃走。当防逃围栏足够高时,青蟹就无处可逃。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青蟹养殖池塘,能有效防止青蟹逃走,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2179040SQ2011202685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
发明者刘丽梅, 宋忠魁, 杨家林, 聂振平, 赵鹏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