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98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肥器。
技术背景果树施肥要求有一定的深度,每年要求施肥1-2次。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每次施肥前,在果树蔸部附近挖3-4个以果树为中心对称、均勻分布的施肥坑,将肥料放入坑内后把土覆上。果树施肥坑的深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为30-40cm。这样,每次施肥时挖坑的劳动强度大,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经专利文献检索,还没发现方便施肥的装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肥器。使用所述的施肥器施肥,将施肥器埋入土壤内后,不用挖坑就能将肥料放入要求的深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设计的一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圆筒状引导管。所述的一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圆筒状引导管的下端为喇叭型。所述的一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有2-4个均勻、对称分布的引导支管。所述的一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引导管的上端有一个与之相配合的端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施肥器,根据不同品种果树施肥的具体要求,做成适当的长度。2个以上的施肥器对称、均勻地埋在果树树蔸附近,施肥器的上端部露出土壤表面。 施肥时,可方便地将肥放入适当深度的位置,免除了每次施肥时挖施肥坑的劳苦,节省了劳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施肥的劳动效率。引导管的上端设置一个与之相配合的端盖,目的是为了防止泥土落入施肥器内,而堵塞施肥器内部空腔。施肥器下端设置引导支管或设置为喇叭型,目的是为了增加肥料跟土壤地接触面,便于肥料在土壤中扩散,有利于果树对肥料的吸收。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主剖视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主剖视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
三的主剖视图。图中1-端盖 2-引导管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介绍的一种施肥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圆筒状引导管2。 该引导管2的长度为35cm,内径为5cm。引导管2的上端部有一个与之相配合的端盖1。使用时,将2个以上的施肥器埋入果树树蔸附近的泥土内,并让施肥器的上端部露出地面 l-2cm。注意保证要让施肥器的内部空腔不堆积泥土,这样,施肥时,肥料就能落入施肥器的底部,肥料在土壤中慢慢扩散而被果树树根吸收。施肥器以树蔸为中心大致均勻对称分布。 平常将端盖盖住,施肥时将端盖揭开。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介绍的一种施肥器,其结构如图2所示。引导管2的上半部为圆筒状, 下半部为喇叭状。该引导管2的总高度为30cm。圆筒部分的长度为25cm,内径为5cm。引导管2的上端部有一个与之相配合的端盖1。使用时,将2个以上的施肥器埋入果树树蔸附近的泥土内,并让施肥器的上端部露出地面l-2cm。注意保证要让施肥器的内部空腔不堆积泥土,这样,施肥时,肥料就能落入施肥器的底部,肥料在土壤中慢慢扩散而被果树树根吸收。施肥器以树蔸为中心大致均勻对称分布。平常将端盖盖住,施肥时将端盖揭开。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介绍的一种施肥器,其结构如图3所示。引导管2的上半部为圆筒状, 下半部为由两个分支管组成的分支状。该引导管2的总长度为40cm。直圆筒部分长度为 25cm,内径为5cm。引导管2的下半部分支管内径为km。引导管2的上端部有一个与之相配合的端盖1。使用时,将2个以上的施肥器埋入果树树蔸附近的泥土内,并让施肥器的上端部露出地面l-2cm。注意保证要让施肥器的内部空腔不堆积泥土,这样,施肥时,肥料就能落入施肥器的底部,肥料在土壤中慢慢扩散而被果树树根吸收。施肥器以树蔸为中心大致均勻对称分布。平常将端盖盖住,使用时将端盖揭开。
权利要求1.一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圆筒状引导管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圆筒状引导管O)的下端为喇叭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有2-4个均勻、对称分布的引导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引导管O)的上端有一个与之相配合的端盖(1)。
专利摘要一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圆筒状引导管,圆筒状引导管的下端为喇叭型,引导管的上端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端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施肥器,根据不同品种果树施肥的具体要求,做成适当的长度,2个以上的施肥器对称、均匀地埋在果树树蔸附近,施肥器的上端部露出土壤表面。施肥时,可方便地将肥放入适当深度的位置,免除了每次施肥时挖施肥坑的劳苦,节省了劳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施肥的劳动效率。
文档编号A01C15/02GK202190536SQ2011203166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周雷雷 申请人:周雷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