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5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纸机,具体涉及一种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
背景技术
碎纸机是一种常用的办公设备,用于粉碎废弃纸文件。早期的碎纸机一次只能在进纸口放少量纸张,如果放入过多的纸张,容易造成卡纸,甚至损坏碎纸机。因此,需要粉碎大量纸张时,只能人工将纸张分多次放入进纸口,操作费时又费力,给使用者带来较大不便。为改进上述不足,人们研制出了多种能进行自动分纸的碎纸机,它可以在进纸通道内一次性放入较多的纸张,自动分纸机构能自动对这些纸张先进行分页,然后分批次地进行粉碎,从而提高碎纸机的工作效率。如申请号为200710041585. 1(公开号为CN10106986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分页碎纸机,该碎纸机顶部在对应刀轴的上方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盖板,纸托架倾斜地伸入盖板之下,并在纸托架和盖板之间形成自动进纸通道,盖板在靠近纸托架的底端处形成一个收窄段,使此处的托架和盖板之间的自动进纸通道较窄,这样,在进纸通道入口放入大量纸张后,碎纸机工作时每次仅有少量纸张可通过该间隙,纸张自动分多次通过该间隙。又如专利号为ZL200820095618. 0(授权公告号为CN20123117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碎纸机分页进纸装置,其在自动进纸通道两侧处分别设有光控发射管和光控接收管,在自动进纸通道内设有与导纸轮相配合的调纸结构,具体地,该调纸结构包括控制挡块和调纸板,调纸板的一侧与进纸通道侧壁活动连接,另一侧与导纸轮相切,调纸板与进纸通道侧壁间设有弹簧片,控制挡块垂直固定于进纸通道侧壁。当需要大量碎纸时,可将大量纸张一次性放入自动进纸通道内,纸张割断了光控发射管和光控接收管之间的信号, 碎纸机启动带动导纸轮转动,纸张的重量使调纸板由高位调整到低位,调纸板与导纸轮之间露出一定的空隙,使少量纸张通过;当纸张重量较大,使条纸板位置过低时,则挡块会挡住过来的纸张通过,使进纸的空隙保留在一定范围之内。当纸张碎完以后,光控发射管和光控接收管恢复光连接,则碎纸机停止工作。上述两专利的自动分页装置虽然结构都较为简单,并且也都较好地实现了自动分页,但是工作时只能少量纸张通过间隙粉碎完毕后再从剩余纸张中分出能通过间隙的少量纸张,即无法一次性对大量纸张实现同时分页,分页效率较低,且当纸皱褶时,极易卡纸。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实现同步分纸、分纸效率较高的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 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进纸托架,所述机架上具有一进纸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架设有一轴向平行于所述进纸通道出纸口下边沿的固定轴,在所述固定轴上轴向依次设有多个分纸针座,各所述分纸针座底部分别插设有针尖朝向正对所述进纸通道出纸方向的分纸针,各所述分纸针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在高度方向依次呈阶梯状分布,且各所述分纸针的针尖与进纸通道出纸口的垂直距离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各相邻的分纸针的垂直间距相等。这样,可以保证将一定量的纸张等分成张数大致相同的份额,进而确保每次碎纸的张数大致相同。所述的分纸针座可以采用多种结构,优选的方案为各所述分纸针座的底部具有插孔座,各所述插孔座的底端均设有一通孔,各所述通孔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在高度方向呈阶梯状分布,各所述分纸针穿过对应通孔后固定在对应的分纸针座上。这样,由于通孔在高度方向依次呈阶梯状分布,相应地,各分纸针也在高度方向依次呈阶梯状分布。为了使各分纸针在分纸过程中不发生左右晃动,更进一步的方案为一限位板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两端,所述限位板上横向开有多个开口朝下且深度依次呈阶梯状分布的凹槽,各所述的分纸针在上述凹槽内对应穿设而过,且各分纸针的针杆均抵靠在对应凹槽的底部。通过设置限位板,当插入分纸针的纸张向前碰到限位板时,触动到位开关,分纸完成。为了使各分纸针在分纸过程中不发生上下晃动,确保各相邻分纸针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相等以实现准确分纸,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各所述的分纸针座的顶部具有牵拉臂,所述各牵拉臂在拉簧的牵拉下使各分纸针保持有抵靠在对应凹槽底部的趋势。这样,在分纸过程下,各分纸针的针杆能时刻抵靠在所述对应凹槽底部而得以进一步限位,进而确保分纸张数准确。纸张的等分份额由所述分纸针座及分纸针的数量决定,优选的,所述的分纸针座及分纸针的数量为8个。当然,也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将分纸针座及分纸针的数量设计成其他个数。每等份纸张数量取决于分纸针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一次性输送几十张,效率极
尚ο为了使分纸前的纸张较为平整,所述进纸托架的前端部的上方设有一能对进纸通道内的纸张保持弹性下压的压纸板。这样,底部整理平齐的纸张放入进纸托架,推入压纸板时,在压纸板的下压下,纸张被压平压实,以更好地进入分纸针进行分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在分纸针座上的在高度方向依次呈阶梯状分布的分纸针即可实现自动分纸,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另外,由于各分纸针的针尖与进纸通道出纸口的垂直距离相等,使得当纸张从进纸通道进入分纸针时,纸张能同步接触到各个分纸针的针尖,从而实现同步分纸,提高分纸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碎纸机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所示凸轮转动带动分纸针座转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碎纸机的局部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纸针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分纸针座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轮及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分纸针的针尖刚接触纸张时的示意4[002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分纸针完成分纸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9所示,该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进纸托架2,进纸托架2上方形成进纸通道3。在进纸托架2的前端部的上方设有压纸板10, 压纸板10在弹簧片的作用下保持有下压趋势,通过压纸板10下压,进入进纸托架2与压纸板10之间的纸张11被压平压实,为自动分纸作好准备。固定轴4的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 且固定轴4的轴向平行于进纸通道3的出纸口下边沿,在固定轴4上轴向依次设有多个分纸针座5。一般地,分纸针座5的数量一般可以设置为6-10个,本实施例中,分纸针座5的数量为8个。具体地,分纸针座5包括轴套51、牵拉臂52、插孔座53及转动臂54,其中,轴套51套设在固定轴4上,牵拉臂52固定在轴套51上方,插孔座53固定在轴套51下方,转动臂54横向固定在轴套51上,为使分纸针座5的结构更为简洁、牢固,本实施例中的牵拉臂52、插孔座53及转动臂54为一体件,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固定在轴套51上。如图5和图 6所示,各插孔座53的顶端齐平于同一水平面上,底端沿着固定轴4的轴向在高度方向依次呈阶梯状分布,在各插孔座53的底端均设有一通孔,对应地,插设在各通孔内的分纸针6 沿着固定轴4的轴向在高度方向也依次呈阶梯状分布,最上方的分纸针6a固定在插孔座53 的底端位置最高的分纸针座5a上,最下方的分纸针6b固定在插孔座53的底端位置最低的分纸针座5b上。此外,各分纸针的前端部与对应转动臂54位于轴套51的两侧,各分纸针6 的针尖朝向正对进纸通道3的出纸方向,各分纸针6的针尾部分穿过对应通孔后固定在对应的分纸针座5上。在本实施例中,各分纸针6的针尖朝向与对应转动臂54的延伸方向正好完成相反,当然只要满足转动臂54转动能带动对应分纸针6转动,针尖朝向与转动臂54 的延伸方向不一定需要完全相反。分纸针6的针尖朝向正对进纸通道3出纸方向,这样纸张11从进纸通道3的出纸口出来后可顺利进入分纸针6间的间隙进行分纸。此外,为对进纸通道3内的纸张11实现快速同步分纸,各分纸针6的长度相等,且各分纸针6的针尖与进纸通道3出纸口的垂直距离相等。这样,如图8所示,纸张11从进纸通道3朝分纸针6方向推入时,纸张11能同步接触到各分纸针6的针尖,以此来实现同步分纸。进一步地,为对纸张11实现等分,参见图 8和图9所示,各相邻的分纸针6的垂直间距相等,每份分纸的数量大致相同。为了使各分纸针6在分纸过程中不发生左右晃动,在机架1上还固定有一块对分纸针6进行限位作用的限位板7,限位板7的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在限位板7上横向开有多个开口朝下且深度依次呈阶梯状分布的凹槽8,凹槽8的个数为8个。各分纸针6在上述凹槽8内对应穿设而过,即位于最上方的分纸针6a穿设在深度最深的凹槽8a内,依次类推,位于最下方的分纸针6b穿设在深度最浅的凹槽8b内,在分纸过程下,各分纸针6的针杆能时刻抵靠在对应凹槽8底部而得以进一步限位,进而确保准确分纸。此外,当纸张11 插入到各分纸针6内并与限位板7上开有凹槽8的端面相碰时,触动到位开关,分纸完成。此外,为了使分纸针6在分纸过程中不发生上下晃动,确保各相邻分纸针6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相等以实现准确分纸,各分纸针座5的顶部具有牵拉臂52,为使分纸针座5的结构更为简洁、牢固,该牵拉臂52与位于同一分纸针座5上的插孔座53及摆动臂54为一
5体件,三者作为一个整体件固定在对应的轴套51上。各牵拉臂52在拉簧9的牵拉下使各分纸针6保持有抵靠在对应凹槽8底部的趋势,拉簧9的一端固定在牵拉臂52上,拉簧9 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轴12上,该支撑轴12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并平行于固定轴4。这样, 在分纸状态下,各分纸针6的针杆能时刻抵靠在对应凹槽8底部而得以进一步限位,进而确保准确分纸。另外,拉簧9时刻保持对牵拉臂52的牵拉作用,便于完成一个碎纸循环后对分纸针座5进行及时复位。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需配合自动送纸结构进行工作。自动送纸的结构参见图1 至图3所示,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在机架1的两端安装有与固定轴4平行的凸轮轴13,在凸轮轴13上轴向依次固定有8个能绕该凸轮轴13同步转动的凸轮14,凸轮14与分纸针座 5 一一对应。凸轮轴13转动时,各凸轮14依次将对应的分纸针座5的摆动臂54向上顶,从而使各对应的分纸针6往碎纸辊组15的入纸口方向转动,进而将对应的分纸针6下方的纸张11依次送入至碎纸辊组15内进行粉碎。具体地,各凸轮14大体呈扇形,其具有扇形面、 位于外周的圆弧面143及位于扇形两边的第一端面141和第二端面142,各凸轮14的圆弧面143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各凸轮14的扇形面的面积沿所述凸轮轴13轴向从一侧依次逐步递减,且各凸轮14的第一端面141位于同一平面上,而各凸轮14的第二端面142则依次错开相同的角度。凸轮14与分纸针座5为一一对应关系,具体地,扇形面面积最大的凸轮 14b对应插孔座的底端位置最低的分纸针座5b,依次地,扇形面面积最小的凸轮14a对应插孔座的底端位置最高的分纸针座5a。分纸完成后,送纸起始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位于外侧的扇形面面积最大的凸轮14b的第二端面142与其对应转动臂54的下端面相碰,接着, 凸轮轴13开始旋转,凸轮14b向上顶起对应转动臂54,从而使插设在底端位置最低的插孔座内的即位于最下方的分纸针6b朝碎纸辊组15入纸口方向转动,最终使分纸针6b将位于其下方的纸张11送入到碎纸辊组15内,当纸张11送到图3所示位置后,凸轮轴13停止旋转,碎纸辊组15开始工作,对本次送入的纸张11进行粉碎。粉碎完毕后,开始进行第二次送纸,凸轮轴13旋转与第一次送纸时相同的固定角度,此时与扇形面面积最大的凸轮14b 相邻的凸轮开始转动并带动与最下方的分纸针6b相邻的分纸针朝碎纸辊组15入纸口方向转动。依次类推,各个分纸针座5在对应凸轮14的作用下依次转动,从而使各对应的分纸针6依次朝碎纸辊组15入纸口方向转动进行送纸,最后一次送纸由扇形面面积最小的凸轮 14a最终带动位于最上方的分纸针6a转动来实现。这样,整个碎纸循环过程包括8次送纸过程及8次碎纸过程,一个碎纸循环后,凸轮轴13正好旋转一周而回到如图2所示的起始状态,触动复位开关而停止转动,以等待碎纸机先进行分纸工作。其中,每次送纸过程凸轮轴13旋转的固定角度即为各凸轮14的第二端面142间所错开的角度。与现有的自动送纸结构相比,本实施例的凸轮轴13的每次旋转均由感应器控制角度,从而可实现分次定时送纸,显著提高碎纸机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上述自动送纸结构的工作原理可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靠搓纸轮与废纸之间的摩擦力送纸,本实施例给出的送纸方式更为稳定,不会出现卡纸和送纸少于额定张数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1.一种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包括机架(1)和设于机架(1)上的进纸托架(2),所述机架(1)上具有一进纸通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一轴向平行于所述进纸通道(3)出纸口下边沿的固定轴(4),在所述固定轴(4)上轴向依次设有多个分纸针座(5),各所述分纸针座(5)底部分别插设有针尖朝向正对所述进纸通道(3)出纸方向的分纸针(6),各所述分纸针(6)沿所述固定轴(4)的轴向在高度方向依次呈阶梯状分布,且各所述分纸针(6)的针尖与进纸通道(3)出纸口的垂直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相邻的分纸针(6)的垂直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纸针座(5) 的底部具有插孔座(53),各所述插孔座(53)的底端均设有一通孔,各所述通孔沿所述固定轴(4)的轴向在高度方向呈阶梯状分布,各所述分纸针(6)穿过对应通孔后固定在对应的分纸针座(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纸机的自动送纸结构,其特征在于一限位板(7)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两端,所述限位板(7)上横向开有多个开口朝下且深度依次呈阶梯状分布的凹槽(8),各所述的分纸针(6)在上述凹槽(8)内对应穿设而过,且各分纸针(6)的针杆均抵靠在对应凹槽(8)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碎纸机的自动送纸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的分纸针座(5) 的顶部具有牵拉臂(52),所述各牵拉臂(52)在拉簧(9)的牵拉下使各分纸针(6)保持有抵靠在对应凹槽(8)底部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纸针座(5) 及分纸针(6)的数量为8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纸托架(2)的前端部的上方设有一能对进纸通道(3)内的纸张(11)保持弹性下压的压纸板(10)。
专利摘要一种碎纸机的自动分纸结构,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进纸托架,机架上具有一进纸通道,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一轴向平行于进纸通道出纸口下边沿的固定轴,多个分纸针座轴向分布在该固定轴上,各分纸针座底部分别插设有针尖朝向正对所述进纸通道出纸方向的分纸针,各分纸针沿固定轴的轴向在高度方向依次呈阶梯状分布,且各分纸针的针尖与进纸通道出纸口的垂直距离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高度方向依次呈阶梯状分布的分纸针即可实现自动分纸,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另外,由于各分纸针的针尖与进纸通道出纸口的垂直距离相等,使得当纸张从进纸通道进入分纸针时,纸张能同步接触到各个分纸针的针尖,从而实现同步分纸,提高分纸效率。
文档编号B02C18/22GK202219200SQ201120339920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高慧岗, 魏武军 申请人:启发(宁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王志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