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葡萄的一种组合式滴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73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滴灌葡萄的一种组合式滴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水灌溉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滴灌系统。
技术背景在干旱区,节水灌溉技术在大面积推广,尤其是滴灌技术在新疆得到大面积运用,滴灌不仅应用到棉花、加工番茄、小麦、水稻等大田的经济、粮食作物,在葡萄、蟠桃、大枣等林果业也广泛应用。在滴灌的系统设计、布置模式和灌溉制度上,大田的经济、粮食作物应用相对较早,技术也很成熟。但是在果树上运用还存在ー些问题。对葡萄而言,根据研究結果,葡萄的根系分布并不是沿主干均匀分布,而是在葡萄架下的根系分布多,架外分布少,传统的滴灌毛管布置模式是沿葡萄种植行根两侧各一根 滴灌带,因此采用传统的滴灌毛管布置模式,灌水会沿葡萄行的根两侧均匀分布,与葡萄根系分布并不相协调,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本发明经过创新设计,利用滴灌和地下滴灌组合灌溉方法,保证灌溉与葡萄根系分布相协调,达到节水、增产、提高果实质量的作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在于研制ー个可以节水、增产、提高果实质量滴灌葡萄的灌水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寒区葡萄树经过冬季掩埋保温,春季开墩上架后,在田间布置完善的滴灌输水系统,滴灌葡萄地沿葡萄种植行布置三根滴灌带,其中葡萄架下布置两根滴灌带,葡萄架外布置一根滴灌带。葡萄架下外侧滴灌带埋于地下,滴头流量选择1.8-2.4L/h,埋设深度为15-25cm,保证中耕不损伤滴灌带,滴灌带选用专门的地下滴灌带,避免滴灌带在灌溉周期堵塞,地下滴灌带和地面滴灌带一祥,均毎年更换。架下内侧滴灌带不用掩埋,距葡萄树根部20-30cm,保证不影响机耕道的正常使用。葡萄架外布置一条滴灌带,滴灌带不掩埋,距葡萄树根部20-30cm,两条地面滴灌带滴头流量选用I. 8-2. 4L/h,保证灌水协调。作为改进技术方案,上述的地下滴灌带可埋于地下2-5年更换一次,根据滴灌带的质量,田间输水系统配置、滴灌带滴头堵塞情况确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避免了葡萄架下根系分布多而灌水量不多的不合理模式,使灌水趋于合理,提高水分利用率,同时避免葡萄架下布置两条滴灌带影响中耕机耕道正常使用。同时改进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減少回收地下滴灌带的工作量。

图I为本发明的实施例I的示意图。I为葡萄树,2为葡萄架外滴灌带,3为架下内侧滴灌帯,4架下外侧地下滴灌带,5为机耕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I :參照图1,新疆北疆地区葡萄树经过冬季掩埋保温,春季开墩上架后,在田间布置完善滴灌输水系统,滴灌葡萄地沿葡萄种植行布置三根滴灌带,其中葡萄架下布置两根滴灌带,葡萄架外布置一根滴灌带。葡萄架下外侧滴灌带埋于地下,滴头流量选择1.8-2.4L/h,埋设深度为15-25cm,保证中耕不损伤滴灌带,滴灌带选用专门的地下滴灌带,避免滴灌带在灌溉周期堵塞,地下滴灌带和地面滴灌带一祥,均毎年更换。架下内侧滴灌带不用掩埋,距葡萄树根部20-30cm,保证不影响机耕道的正常使用。葡萄架外布置一条滴灌带,滴灌带不掩埋,距葡萄树根部20-30cm,两条地面滴灌带滴头流量选用I. 8-2. 4L/h,保证灌水协调。此方法经过使用后表明,葡萄增产12%,节水5%,葡萄收获后检查地下滴灌带无损伤,机耕道使用正常。实施例2:与实施例I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地下滴灌带使用两年后更换,此方法经过使用后表明,葡萄增产12 %,节水5 %,节省回收地下滴灌带人工费20元/亩,葡萄收获后 检查地下滴灌带无损伤,机耕道使用正常。
权利要求1.滴灌葡萄的ー种组合式滴灌系统,其特征是葡萄树经过冬季掩埋保温,春季开墩上架后,在田间布置完善的滴灌输水系统,滴灌葡萄地沿葡萄种植行布置三根滴灌带,其中葡萄架下布置两根滴灌带,葡萄架外布置一根滴灌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滴灌系统,葡萄架下外侧滴灌带埋于地下,滴头流量选择I. 8-2. 4L/h,埋设深度为15-25c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滴灌系统,架下内侧滴灌带不用掩埋,距葡萄树根部20_30c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滴灌系统,葡萄架外布置一条滴灌带,滴灌带不掩埋,距葡萄树根部20-30cm,两条地面滴灌带滴头流量选用I. 8-2. 4L/h。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滴灌葡萄的一种组合式滴灌系统。寒区葡萄树经过冬季掩埋保温,春季开墩上架后,滴灌葡萄地沿葡萄种植行布置三根滴灌带,其中葡萄架下布置两根滴灌带,葡萄架外布置一根滴灌带。葡萄架下外侧滴灌带埋于地下,滴头流量选择1.8-2.4L/h,埋设深度为15-25cm。架下内侧滴灌带不用掩埋,距葡萄树根部20-30cm,保证不影响机耕道的正常使用。葡萄架外布置一条滴灌带,滴灌带不掩埋,距葡萄树根部20-30cm,两条地面滴灌带滴头流量选用1.8-2.4L/h,保证灌水协调。
文档编号A01G17/02GK202455988SQ2011203662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何新林, 刘洪光, 李宁, 杨贵森, 王振华, 龚萍 申请人:石河子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