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98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捕捉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猪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捉笼。
背景技术
在野猪养殖领域中,有时需要从野外抓取成年野猪或幼仔回来进行饲养,由于野外的野猪没有经过人工驯化,脾气比较暴躁,当将其放入笼中后,会不断地撞击笼子,很容易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捉笼,将网格状框体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将野猪放入位于笼中的网格状框体内,限制其移动空间,避免其四处乱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捕捉笼,包括有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铁丝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出入口,箱体的底板上放置有网格状框体,箱体的顶部设有二个支座,所述的二个支座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前端向下延伸并系在网格状框体的两侧;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把手。所述的捕捉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框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吊耳,所述钢丝绳的前端系在吊耳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限制了野猪的移动空间,避免了由于野猪四处乱撞而导致其受伤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保持了野猪的完整性,为后续的驯化做好了充分准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捕捉笼,包括有箱体1,箱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铁丝网8,箱体1的一侧设有出入口 5,箱体1的底板上放置有网格状框体6,箱体1的顶部设有二个支座3,二个支座3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3,转轴3上绕有钢丝绳4,钢丝绳4的前端向下延伸并系在网格状框体6的两侧;转轴3的一端安装有把手7。进一步,网格状框体6的两侧分别设有吊耳9,钢丝绳4的前端系在吊耳9上。获取野猪后,将野猪置于网格状框体6中,摇动把手7,将网格状框体6提升到一定高度,这样就限制了野猪的活动范围,然后再摇动把手7,将网格状框体6放下,就能够从箱体1中取出野猪。
权利要求1.一种捕捉笼,包括有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铁丝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出入口,箱体的底板上放置有网格状框体,箱体的顶部设有二个支座,所述的二个支座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前端向下延伸并系在网格状框体的两侧;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框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吊耳,所述钢丝绳的前端系在吊耳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捉笼,包括有箱体,箱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铁丝网,箱体的一侧设有出入口,箱体的底板上放置有网格状框体,箱体的顶部设有二个支座,二个支座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前端向下延伸并系在网格状框体的两侧;转轴的一端安装有把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限制了野猪的移动空间,避免了由于野猪四处乱撞而导致其受伤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保持了野猪的完整性,为后续的驯化做好了充分准备。
文档编号A01K1/03GK202335281SQ2011204095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汪新春 申请人:东至县天野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