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越冬池扣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82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越冬池扣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水池,具体地说是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越冬池扣棚。
背景技术
目前,东北林蛙养殖户在林蛙越冬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将要越冬的林蛙装在事先做好的网箱里,然后将网箱下在河里,这种人工使林蛙越冬的方式,一是林蛙易被水中耗子吃掉;ニ是网箱里的林蛙易被河中流砂淹埋、导致窒息死亡;三是气温骤降河水迅速结冰易将林蛙冻死。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ー种封闭严密、结构科学、采光、通气、安全、水质清洁,不生细菌、有利观察、能使林蛙越冬成活率提高在98%以上的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越冬池扣棚。其技术内容是,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越冬池扣棚,其特征是,越冬池宽4-6米、长100米、深2米,越冬池内每间隔4-5米,设一道带有通水孔的隔墙,池底上铺厚8-10厘米的河沙,沙层上面铺厚20-30厘米的河卵石层,越冬池内壁附防水层,越冬池四周建有保温木刻楞板房、高度为地面以上I. 5米,木刻楞板房上设有保温彩钢蓬,彩钢蓬上留有通气孔,池内设有便桥,越冬池设有与外部小河相连的排水ロ。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先进之处在干,该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越冬池扣棚,具有结构合理、封闭严密、可随时观察林蛙越冬、越冬池水清洁,不生细菌、能提高林蛙越冬成活率在98%以上的特点,从而克服了现有东北林蛙养殖户在林蛙越冬过程中在河水中使用网箱,所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


本图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局剖结构示意图;其中,排水ロ I、木刻楞板房2、越冬池3通水孔的隔墙4、河卵石层5、通气孔6、河沙7、防水层8、便桥9、彩钢蓬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ー步地描述,越冬池3宽4-6米、长100米、深2米,越冬池3内每间隔4-5米,设一道带有通水孔的隔墙4,池底上铺厚8-10厘米的河沙7,沙层上面铺厚20-30厘米的河卵石层5,越冬池3内壁附防水层8,越冬池3四周建有保温木刻楞板房2、高度为地面以上I. 5米,木刻楞板房2上设有保温彩钢蓬10,彩钢蓬10上留有通气孔6,池内设有便桥9,越冬池3设有与外部小河相连的排水ロ 1,以上便构成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越冬池扣棚,其特征是,越冬池宽4-6米、长100米、深2米,越冬池内每间隔4-5米,设一道带有通水孔的隔墙,池底上铺厚8-10厘米的河沙,沙层上面铺厚20-30厘米的河卵石层,越冬池内壁附防水层,越冬池四周建有保温木刻楞板房、高度为地面以上I. 5米,木刻楞板房上设有保温彩钢蓬,彩钢蓬上留有通气孔,池内设有便桥,越冬池设有与外部小河相连的排水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越冬池扣棚,其特征是,越冬池宽4-6米、长100米、深2米,越冬池内每间隔4-5米,设一道带有通水孔的隔墙,池底上铺厚8-10厘米的河沙,沙层上面铺厚20-30厘米的河卵石层,越冬池内壁附防水层,越冬池四周建有保温木刻楞板房、高度为地面以上1.5米,木刻楞板房上设有保温彩钢蓬,彩钢蓬上留有通气孔,池内设有便桥,越冬池设有与外部小河相连的排水口。该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越冬池扣棚,具有布局合理、设计科学、排水方便、有利随时观察林蛙越冬、保持水质清洁,不生细菌、使林蛙越冬成活率在98%以上的特点,是一种比较适合东北林蛙养殖户所使用的半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越冬池扣棚。
文档编号A01K67/02GK202354232SQ20112050932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
发明者张凤春 申请人:铁力市四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