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固定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1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鼠固定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鼠固定盒。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大鼠固定装置,固定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同时进行的多种实验要求,因此,大多采用手工操作,手工操作效率低,不方便,一般一人很难完成,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大鼠固定盒,它主要解决了现有的大鼠固定装置,固定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同时进行的多种实验要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大鼠固定盒由盒体、尾孔、盒盖、把柄、凹形槽、颈孔、注射孔、铰链构成。盒体通过铰链与盒盖相连接,盒体和盒盖上设有对称的尾孔、凹形槽和颈孔, 盒体上的凹形槽上设有注射孔,盒盖上设有把柄。该产品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可作灌胃、 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心内注射、尾静脉注射及尾静脉采血等,能够满足同时进行的多种实验要求,操作方便,安全,一人即可独立完成操作实验,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工作效率。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大鼠固定盒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鼠固定盒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鼠固定盒的侧视图。I-盒体2-尾孔3-盒盖4-把柄5-凹形槽6-颈孔7-注射孔8-铰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大鼠固定盒由 盒体I、尾孔2、盒盖3、把柄4、凹形槽5、颈孔6、注射孔7、铰链8构成。盒体I通过铰链8 与盒盖3相连接,盒体I和盒盖3上设有对称的尾孔2、凹形槽5和颈孔6,盒体I上的凹形槽5上设有注射孔7,盒盖3上设有把柄4。
权利要求1.一种大鼠固定盒,它由盒体(I)、尾孔⑵、盒盖(3)、把柄(4)、凹形槽(5)、颈孔(6)、注射孔(7)、铰链(8)构成,其特征在于盒体(I)通过铰链(8)与盒盖(3)相连接,盒体⑴和盒盖(3)上设有对称的尾孔(2)、凹形槽(5)和颈孔(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鼠固定盒,其特征在于盒体(I)上的凹形槽(5)上设有注射孔(7),盒盖(3)上设有把柄(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鼠固定盒,它由盒体、尾孔、盒盖、把柄、凹形槽、颈孔、注射孔、铰链构成。盒体与盒盖相连接,盒体和盒盖上设有对称的尾孔、凹形槽和颈孔,盒体上的凹形槽上设有注射孔,盒盖上设有把柄。该产品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可作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心内注射、尾静脉注射及尾静脉采血等,能够满足同时进行的多种实验要求,操作方便,安全,一人即可独立完成操作实验,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D3/00GK202342228SQ20112051396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刘洋, 姚嵩坡, 张慧明, 李江华, 杨丽杰, 王石, 王长山, 罗文哲, 赵斌 申请人:佳木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